基于“三个自信”的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探析
2014-09-25张珍
张珍
【摘 要】分析当前高校政治认同教育在增强大学生“三个自信”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思路:打破封闭式的内容框架,强化理论宣讲与社会现实的结合;打破单向的理论宣讲方式,强化互动和引导;打破各自为政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强化统筹、规划和协同推进。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政治认同教育 “三个自信”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041-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当前,大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主流,须充分肯定。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学生所处的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复杂,受西方价值观念、中国与西方发展差距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少数大学生存在政治信仰迷惘、理想信念模糊、认同西方的政治制度、看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少数大学生对我国的“道路、理论、制度”缺乏自信。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对我国的“道路、理论、制度”缺乏信心,不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增进政治共识、凝聚力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尤其是国内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妖魔化”、“丑化”中国,否定中国“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偏向,增强大学生“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于“三个自信”的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必要性
(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在近代中国,爱国主义主要体现为致力于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这是每个中国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正如邓小平指出:“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中国的历史和实践也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因此,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是统一的。加强政治认同教育,坚定“三个自信”,对于深化学生对祖国的理性认识、激发爱国热情、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深化政治共识,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正确方向,防范和应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从党的领导人的讲话和文献资料看,党对改革的方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四个如何认识”(2000年6月)、“六个为什么”(2009年)、“划清四个界限”(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六个坚决不搞”(2011年)、“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党的十八大报告)等内容向国内外和党内外传递出改革的方向信息,即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当前,国际国内敌对势力企图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干扰或阻挠我国改革发展。一方面,利用其强大的经济、科技、文化和网络优势,不断制造各种信息,美化自己,丑化中国,企图全盘否定“道路、理论、制度”。另一方面,以西方标准衡量中国的发展状况,诸如以欧美的市场经济标准、美国的国别人权报告等标准衡量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对我国的市场经济、政治制度等横加指责,还以改革的面目兜售全盘西化思想,妄图把中国引向西方式的发展道路。如果我们对此现象放任自流,不加以引导,正本清源,容易导致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生命力的怀疑,以及对于当下流行的西方强势价值观和话语体系的屈从”。我国的发展就会容易偏离正确的方向,出现颠覆性错误。因此,要正确推进改革,要让全社会都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需要进一步在方向问题上增进共识。大学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参与力量,通过政治认同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排除各种干扰,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坚定改革蓝图变成现实的信心,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三)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大学生的接力奋斗,因此,应做好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进共识,凝聚力量。
二、当前高校政治认同教育在增强大学生“三个自信”方面存在的不足
当前高校政治认同教育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作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育效果不明显,课堂内外各方面教育力量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合作,没有形成教育引导的强大合力,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一)教学内容布局过于封闭,不利于学生对“道路、理论、制度”的认知和接受。“课堂上一节课抵不上社会曝一件事,在校一礼拜抵不上回家一周末,大学象牙塔敌不过社会大染缸。”反映了教育的有效性受社会大环境的制约,也反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不足。长期以来,不少老师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教学缺乏吸引力。因为教材承载的知识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社会发展的新内容,容易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且统一的教材难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在“道路、理论、制度”的宣讲上,主要讲授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对其历史渊源、现实基础和发展变化讲得不多,对改革开放中一些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引发的思想困惑不能及时引导,对当前我国存在的各种社会思潮缺乏政治上的敏感性,缺乏理性的分析,对其消极的、落后的方面没有及时进行批判和斗争。这样的宣讲缺乏现实针对性,很难帮助学生澄清模糊认识,解答思想困惑,且在政治资讯来源渠道多和获取便利面前,显得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
(二)课堂教学缺少互动,难以引导学生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上增进共识。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教师只顾完成宣讲任务,缺乏与学生互动、交流的问题。一方面,大班授课不利于师生互动。客观上,国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受到各高校教学设施、教学条件、教师人数等的限制而普遍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主观上,无论是教学管理者还是一线的教师,或多或少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不重要,只是完成教学任务,无需过多地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思想,也主张大班授课。大班授课,人数众多,难以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讨论,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另一方面,“教师教、学生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师生互动。长期以来,老师习惯于“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老师只管教,对学生的学不怎么关心,还有的老师担心自身的能力不足,无法驾驭课堂,不敢或不善于引导学生互动。缺少互动,老师很难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特别是在对学生具有很强吸引力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看法上,不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就无法对学生中存在的片面或错误的思想观念作出及时有力的回应,也无法对有市场、有蛊惑力的片面或错误主张进行有力地批判、斗争,更无法引导学生看清问题的本质,消除学生思想疑虑,不利于深化理解共识。
(三)教育主体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教育引导的强大合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形成合力,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在高校教育探索和实践中,各教育主体虽然也有各种合作,但基本上是各自为政,还没有形成教育引导的强大合力。一方面,教育主体缺乏横向沟通、交流,宣讲内容大同小异,而不是进一步深化,难以吸引学生,以至于教育做了很多工作,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另一方面,少数教师对教师职业的政治责任没有清醒的认识,个别教师甚至在公开场合发表与党中央精神相悖的言论,造成学生思想困惑,削弱了教育的效果。
三、增强“三个自信”,改进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和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工夫”。
(一)打破封闭式的内容框架,强化理论宣讲与社会现实的结合。具体措施如下:
1.有的放矢地联系实际,增强理论宣讲的针对性。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联系学生所在的地区实际,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国际政治实际,对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和干扰,针锋相对、理直气壮地表达我们的立场,宣扬我们的政治主张。第一,讲清楚“道路、理论、制度”的主要理论,其历史渊源、现实基础和发展变化,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第二,突出主旋律,用经济上的巨大成功来证明我国“道路、理论、制度”的合理性。第三,加强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用中国梦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增进对我国发展道路和内外政策的理解认同。第四,强化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引导,深入分析其存在及产生的根源,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热点难点问题,解答学生在思想认识上的困惑,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第五,加强社会思潮动态分析,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主要观点、政治诉求、社会影响力及其特点,增强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坚定“三个自信”。
2.创新理论宣讲方式,增强理论宣讲的吸引力。要让学生爱听、信服,就要改变枯燥无味地从理论讲到理论的做法,创新宣讲方式。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指导教学,理论宣讲不能走两个极端。就我国的“道路、理论、制度”而言,针对大学思辨能力较强的特点,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而是辩证地讲其优越性及存在的不足,辩证地讲当前西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破除对西方的迷信。善于在历史纵向发展中、在国际横向比较中深化学生对“道路、理论、制度”认知。善于借助学生耳熟能详的案例特别是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热点和难点问题说明观点。善于运用讲故事、讲基本事实的方式而不是采用说教、直接给出政治结论的方式宣讲,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善于区分层次和对象,找准与学生思想的共鸣点,更好地做到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善于将理论宣讲和增强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理论知识。
(二)打破单向的理论宣讲方式,强化互动和引导。教学活动是师生、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对一位教师而言,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师生、学生之间交往和互动的必要性是不够的,还应认识到如何强化互动并在互动中引导学生深化理解共识。第一,重新认识教师角色。在网络时代,教师的角色已由传授者、组织者转向学习伙伴,“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将演变为教师、学生、社会各行业有专长的人士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如果教师没有认清自身角色的转变,很难改变传统单向的理论灌输或宣传的方式。第二,转变传统的教学内容观。教学内容“不是一堆等待传递和接受的东西,而是有待于理解和重新思考的东西;不是识记和掌握的对象,而是思考和批判的对象”,因此,教学不能只靠教师的宣讲,而是需要在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辩论中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第三,力戒空话套话,多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教育引导,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第四,直面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实话实说、研讨、辩论等形式,在互动中引导学生增进政治共识。
(三)打破各自为政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强化统筹、规划和协同推进。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党委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布局,整合全校各种教育资源,促使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协同推进教育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效果。对增强大学生“三个自信”而言,教育要形成合力,特别要注重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以正确的导向推进宣传思想工作。各教育主体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都要严守教育教学纪律和学术规范,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原则,在讲台上不得散布违背宪法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和言论,严禁打着思想和言论自由的旗号,利用社会矛盾和问题,煽动学生仇恨国家、仇恨政府,制造分裂的言行。
2.加强校园各教育主体沟通联系,密切配合,共同构建优势互补、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思想政治理论课、党课、形势与政策课、专业课老师加强沟通交流,相互配合,多渠道多层面去引导学生认知“道路、理论、制度”的合理性,将“道路、理论、制度”的选择与国家、社会发展和个人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辅导员、班主任改变将政治认同教育看做应对突发或敏感的政治事件、社会事件的做法,将政治认同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主管学生工作的职能部门的人员统一思想认识,在日常的管理和服务中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大学生党员、干部坚定政治立场,团结和联系同辈群体,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校园网络社区特别是热闹论坛的版主们自觉遵守有关互联网的法律规定,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把舆论宣传引到利党利国利民利社会主义的方向上来。为促使各教育主体切实负起责任,学校党委需要统一规划、明确各自职责,密切协调,督促监管。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结合日常形势、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不断完善学生守则,强化规章制度实施力度,彰显社会主流价值,使正确行为得到鼓励,错误行为受到谴责。加强对讲座、研讨会、报告会、论坛的管理,避免少数人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将讲座、研讨会、报告会、论坛作为宣扬西方政治制度的平台。加强校报、校内广播电视、校园网和科普屏的建设,宣传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各行各业先进人物先进典型,绝不给错误观点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
【参考文献】
[1]2013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大学生思想主流持续积极健康向上[EB/OL].(2013-06-03) [2013-09-08].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87/201306/152702.html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92
[3]侯惠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上如何取得共识?[J].红旗文稿,2012(4)
[4]齐卫平.基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思想政治教育反省[J].思想理论教育,2012(1)
[5]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6
[6]韩震.北外校长:高等教育改革要甩掉陈旧的包袱[EB/OL].(2013-06-03) [2014-02-20].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3-06/03/c_124801410.htm
[7]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54
【基金项目】广西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立项课题(2012JGB359)
【作者简介】张 珍(1980- ),女,广西北海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思政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卢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