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校园园区学生自主管理的实践和完善

2014-09-25刘军

教师·中 2014年9期
关键词:自主管理学生

刘军

摘 要:高校各管理系统是不相同的,起点为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道路并不一致,学生自我管理的做法也是因地制宜,各具特色。马克思哲学的矛盾论认为,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纵使高校的管理系统再先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再适合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更新管理理念。

关键词:自主管理;学生;校园园区

近年来,大学生在校园生活自我管理方面积极尝试,积极组织开展建设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根据不同的工作、自我管理组织的范围与功能,目前高校学生生活园区自我管理有以下两种模式。

模式一:该模式目前在各个高校被广泛应用。对应于住宿环境结构,建立“总建筑委员会—建设委员会—单元楼长—寝室长”的学生楼委员会制度。

模式二:此模式目前受到少数院校的质疑。这种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是学习国外大学宿舍管理经验而产生的。校园学生公寓的管理人员为所有的学生,每个学生轮流值班宿舍前台,学生自己是学校日常清洁和日常检查的工作人员。每个楼层都可以成立一个自主管理小组,来指导本楼层的卫生工作及生活工作,但各项工作必须以全体参与和民主精神为前提。

东西方高校管理系统各有特点,学生自我管理的做法也是因地制宜,各具特色,没有更好或更坏。

笔者认为,牢记“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下两个要求,学生将实现更好的自我管理。

1积极建设学生自主管理体系

(1)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完善监督条例。

楼委会应建立组织条例,设置部门,明确分工。规定各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工作程序,并制订考核和监督机制。条例只能由学生投票后生效。楼委会需要按照严格的“章程”工作,以确保规范工作,以此建立在学生的心目中的地位。楼委会事务监督的学生领袖,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骨干,是校园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的组织者和自我管理。学生领袖应该拥有严于律己、团结同学、多才多艺的特质。其应得到广大学生的支持,在学生中具有号召力。

(2)校园法规和政策的制定,需考虑到学生参与决策的权利。

学生不仅参与自我管理,还应给予他们参与决策的权利。楼委会作为学生和学校之间的沟通桥梁,必须做好反馈工作。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应包括总楼面生活园区任命的负责人,在涉及校园或在校园之内的规则和法规的制定时,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根据学生的直接参与,尊重学生的合理要求,以确保政策、措施和法规的可行性。

2丰富校园园区的管理内容,让学生能够积极充分地参与其中

(1)学校应当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自我的外在环境。

校园的文化生活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深远的影响。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开展内容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涵盖艺术、体育、科技、学术,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这里寻找到自己的舞台。通过参与活动,提高学生的能力,建立校园认同感,能让学生在校园管理中更积极地担当参与人的角色。

(2)教师与辅导员应当让校园工作与学生工作相融合,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的业余工作职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工作。

校园生活的基本功能是生活园区服务功能,这一特点决定了校园中有大量服务工作,它为勤工俭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学校应与负责校园生活服务的物业公司一同开辟一部分勤工俭学岗位,校园则可建设成为最大的勤工俭学基地。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参加勤工俭学,可以提高在实践中的综合能力。对于学校,半工半读的实施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自我管理中,实现自我服务,以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对于经济方面,学生参加勤工助学,不仅降低了生活成本,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校园管理的水平。

(3)尽可能多地开展正能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志愿者工作,感受校园生活的乐趣。

志愿者一般有较高的积极性。这种激情来自教育的影响力和学校的舆论,是值得赞扬和鼓励的。校园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可以发起各种类型、各种主题的志愿者活动,可以是长期的活动,也可以是暂时的活动,可以是一个以绿色为主题的活动,也可以是以安全为主题的活动,等等。特色的校区、合群的学生,使各种形式的志愿活动成为可能,学生的自助服务成为推动校园建设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花君楠,杨育鸿.关于高校学生园区自我管理组织建设的思考.科技致富向导,2010(36).

王立丁.高校学生公寓园区学生教育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5(01).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管理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学生写话
小学生如何通过自主管理来落实班级制度
探索自主管理智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