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视角下高职院校订单培养模式利弊分析
2014-09-25王亚芳
doi=10.3969/j.issn.1001-8794.2014.08.029
【摘 要】订单培养模式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对高职学生就业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订单培养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建立订单培养的长效机制是当前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就业视角;高职院校;订单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8-0097-03
【收稿日期】2014-05-20
【作者简介】王亚芳(1980-),女,江苏江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职业教育。
一、 订单培养的内涵及提出的背景
订单培养是指校企双方在协商的基础上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根据双方要求共同制订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进行合作,利用双方的资源优势,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由企业安排学生实习、就业的一种合作办学模式。
教育部文件多次强调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1]“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2]订单培养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近年来在高职院校得到了大力的实施和推广,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已逐渐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条重要出路。
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是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职业教育本身的属性,它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应以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而订单培养是岗位针对性很强的培养模式,既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发展的需要,同时对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提升就业质量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订单培养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近几年,高职院校认识到要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必须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订单培养是该模式最好的试金石,实现了三方共赢,即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
(一)人才培养更具岗位适应性
订单培养既然是一种校企双方基于合作共赢意识开展的联合育人模式,共同培养企业所需人才。为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符合“订单”的要求,行业企业针对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全方位、深层次地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校企双方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过程。许多高职院校成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或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各专业下设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和教学骨干担任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委员,定期召开专业建设专题会议,共同研讨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机制、人才培养方案等,使订单培养模式下的学生更具岗位适用性。
(二) 专业设置更加市场化
高职院校的订单培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根据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来设置专业。在专业设置和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校企双方往往针对企业目前和将来岗位需求及具体岗位工作的技能要求,经过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坚持与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与企业发展相协调,与岗位需求相一致的原则,最后确定出“订单班”专业开设方向,[3]并共同制订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等在内的一整套教学计划,学校基础教学内容与企业专业知识相结合。校企共同实施专业教学的模式,有效地提高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准确性,推进了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使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改革更加符合市场的实际需求,与生产和经营相匹配,从而推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良性发展。
(三)学生专业技能更具实用性
订单班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未来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教学内容的确定是以具体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和依据,对岗位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归纳出订单学生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综合能力等。在培养过程中强调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传授企业最新技术和工艺,融入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等内容,使订单班学生一上岗就能适应工作岗位,缩短岗位适应期。另外,订单培养在实施过程中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课程设置随着每一个订单计划的签订而不断地被修订和完善,使订单培养更具实用性、针对性、典型性和适用性。[4]
(四)教学软硬件环境明显升级
课程设置的特殊性决定了订单班级教学师资的特殊性。除了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对订单班级进行授课外,企业的专业技术课程及企业文化课程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具有现场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到校进行授课或组织订单班级学生到企业集中授课。
订单企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校外实训场景,弥补了校内实训设备单一、场地不足的缺憾。学生在企业真实环境中学习最先进的生产技术,熟悉企业生产流程,了解企业管理理念及企业文化,提升综合职业素质。
在订单培养实施过程中,大多订单企业实习激励机制,为订单班级设置奖助学金或提供学费减免的政策,提升了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还减轻了学生的学习成本。
(五)毕业与上岗“零过渡”
根据订单协议,订单培养实施过程的最后步骤是订单学生以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业务素质,在订单企业顺利就业,实现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并成长为操作能手和业务骨干。实施订单培养的高职院校,不仅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由于校企双方共同精心地培养人才,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较之其他院校也明显的提升。另外,因订单专业与企业岗位的吻合度非常高,专业对口率明显高于其他模式。
订单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实施“就业为导向”的有效途径,使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未雨绸缪,实现了学生及家长、高职院校、用人企业三方共赢。
三、订单培养对高职学生就业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一)订单培养对高职学生就业的不利影响
订单培养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除了这显而易见的积极作用外,订单培养的负面作用和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从高职学生的就业方面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订单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与一般模式的通用性教育不同,订单培养侧重于针对性教育,是为企业量身打造所需人才。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导致对人才培养和人才管理的要求不一。企业在考虑“订单学生”的培养时,虽然按照协议加入了企业的相关课程,但是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在与其利益发生冲突时,就会放弃那些不能立竿见影为企业创造效益的能力的培养。因此,订单学生虽然实现了短期就业,但不利于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订单学生满足了岗位针对性,但是缺乏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
2. 订单企业需求稳定性不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需求经常会受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产生变化,此外,我过中小型企业占非常大的比例,这类企业更容易受到外部经济形势的影响,企业的发展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就会遭到淘汰,经营不善导致难以履行订单协议。而订单培养协议规定的培养时间一般2到3年,培养周期长和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本身存在着非常大的矛盾。企业如果难以履行协议安排学生就业,直接影响了订单的稳定性。这对于学生和学校都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学生不能按时就业,同时因缺乏综合职业能力而难以快速就业。同时也浪费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损害校企双方的声誉。
3.订单培养实施过程存在不规范现象
订单培养的实施过程直接决定了订单培养的质量,这一过程依赖于订单企业对整个订单培养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是否安排企业专业核心技术课程;是否配备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企业兼职教师担任任课教师;是否拥有设备齐全且运行良好的实训实习基地;是否具备符合岗位需求的课程教材;是否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监控及考核体系。目前来说,由于订单企业考虑到运营成本和操作的复杂性,企业往往不愿意按照高职院校的正规教育教学要求来实施订单培养过程,导致了订单培养过程实施不规范,培养质量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对策
订单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虽然这种模式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只要校企双方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存在的问题,使订单培养的积极作用最大化,真正实现三方共赢。
1. 制定全面的人才培养方案
作为高职院校, 不管实施任何人才培养模式, 都应该懂得一个道理:人才培养不应只注重于当前, 更应重视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订单培养提高了就业的针对性, 但是也要强调专业及职业能力的通用性。所以在制定“订单”人才培养方案时,高职院校要与企业进行周密的研讨,整个培养计划、课程设计、教学内容、评价机制必须同时兼顾通用性和针对性,明确校企双方责权利,把订单培养各项环节落实到位,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转岗能力,全面发展,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
2. 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预案
订单企业需求的不稳定性迫使高职院校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预案。首先是在确定订单之前要对企业进行筛选,尽量选择信誉度好、企业工艺和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社会责任感强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能够提供专业对口岗位,满足学生专业技能培养需求,并且每年能够稳定地接收一定数量学生实习和就业的企事业单位。其次,在“订单”实施过程中要做好另一手准备,一旦出现企业需求不旺甚至企业倒闭导致“订单”“流产”的情况,学校要做好这方面的预案。同时建议国家建立相应的法律保障机制的,明确校企双方在订单人才培养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将校企合作纳入国家法律保障体系中。
3. 建立规范的订单培养过程监控体系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面性、课程标准的完整性、教学过程监控的周密性是符合教学规律的,培养模式的改变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正常的教学规律。订单培养的实施过程理应是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因各种原因导致培养过程实施不规范。首先,高职院校自身应建立一套针对订单培养的教学实施过程监控体系,在与企业签订协议时,将教学管理的要求明确写进协议,尤其是企业所承担的责任部分。如企业兼职教师授课要求严格按照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的标准实施;对学生的教学考核应建立一套规范的考核体系;教学过程的监督应由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部门、教务部门、订单院系及企业人事部门共同实施,建立多方共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
四、结束语
总之,订单培养模式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但同时,订单培养模式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高职院校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完善。另外,从政府层面也要给予校企合作更多的政策支持,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订单培养,建立订单培养模式的长效机制,使订单培养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发挥里程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
[2]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Z].2011.
[3]付震.如何完善“订单培养”流程构想中的校企互动[J].科教文汇,2011,(7):61.
[4]卢丽明. 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教育学院,2012:11.
On the Order-based Cultivating Mode of High Vocational Institutes from the Aspect of Employment
WANG Yafa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fice,Changzhou 213164,China)
【Abstract】The orderbased cultivation mod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 which greatly promotes the employment of high vocational students. However, there are lots of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arryingout process of orderbased cultivation pattern. Therefore, to figure out and solve the problems, and also to establish a longterm effective mechanism are the most urgent tasks for the high vocational schools.
【Key words】the aspect of employment; high vocational schools; orderbased cultivation mode
(编辑/徐 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