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缺失的“冷”思考*
2014-09-25白雪苹
白雪苹
劳动与教育本应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但由于对劳动教育的定位不明而导致对劳动教育内核的把握不准,由于对劳动教育作用的认识不清而导致劳动教育的效益未获得充分实现,以及由于与对劳动教育内涵挖掘的不充分而导致劳动教育的魅力高度丧失。通过学校、家庭和学生的全面重视,通过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等其他教育内容的系统性设计和教育行政部门、媒体等教育教学活动的外部力量的强力助推,可以实现劳动教育对加强素质教育的现实性回应、对现当代中小学生特征性缺陷的自然性弥补和对基础教育与中等和高等教育人为脱节的自然性贯通。
中小学劳动教育缺失素质教育劳动对社会和生活的作用,已被历史和现实所明证。作为为未来生活准备的教育活动,当然也缺少不了劳动教育这一内容。在中外教育史上,从国外的马克思、欧文、佩斯泰洛齐、卢梭、杜威、马卡连柯,到我国的墨子、陶行知、毛泽东等,对劳动教育的内涵、必要性及具体的实施,都有系统的思考和具体的制度及实践安排。
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建国后我们通过开办校办工厂、校办农场、勤工俭学、开设劳动课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劳动教育的管理和实践经验。之后,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和基础教育改革的稳步进行,劳动教育也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有所体现。但从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和现实劳动教育的开展现状来看,二者之间还相距较远。倡导劳动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当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
1.与对劳动教育的定位不明相关的对劳动教育内核的把握不准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虽然不时地提及劳动教育,但对劳动教育的定位始终都缺乏稳定性。有一些教育家把劳动教育视为一种教育内容在学校教育中大力呼吁和倡导,比如佩斯泰洛奇,在其所提出的和谐发展教育的内容中,就包括体育、劳动教育这一重要方面[1]。而如直接和间接地提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家以及包括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段时期里我国所开展的教育教学实践,其实是把劳动和劳动教育视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来对教育活动进行安排的。比如倡导“生活教育论”的陶行知先生,当创办的晓庄师范于1930年4月遭到国民党政府封闭之后,又创办了山海工学团,在解释什么是工学团时他这样说:工是工作,学是科学,团是团体。工学团既是一个工场,又是学校,还是社会,是把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的教育组织,贯彻“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的精神[2]。在另一些时候,如在我国20世纪初启动的新课程改革中,更直接地把劳动教育微观化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课程分支,甚至对课程的标准也进行了微观的操作层面上的规定。当这种宏观的不稳定性和微观的细致性同时出现时,就极易造成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劳动教育核心要素的把握不准。其产生的结果就是:现实的劳动教育因只强调其自身的某一方面而缺乏前后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继而造成现实劳动教育的实践混乱以及劳动教育的应有效果不能在教育活动中并最终在受教育者身上自然呈现出来,从而使现实的教育实践者表现为对劳动教育的忽视或对之的优势作用丧失信心。
2.与对劳动教育作用的认识不清相关的劳动教育的效益未获得充分实现
由于劳动教育的潜在效益不能立竿见影地发挥出来以及由于对“考试”的全民焦虑和与之相关的应试教育,一些老师和家长就把学习与劳动教育看成是具有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的两种存在:劳动教育占用的时间多了,学习的时间就少了,学习时间少了,学习成绩很可能就下降了。因此,老师很自然地侵占了所有的本该属于劳动教育的时间而用来进行直接的知识学习,家长也“好心”地为了让孩子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来更好地投入学习而自愿地包揽了全部的(甚至是理应由孩子自己来承担的一部分)家务劳动。而实际上,这样的学习在很多时候都是单向和被动的。而这些,是完全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真实的劳动教育来进行激活的。
3.与对劳动教育内涵挖掘的不充分相关的劳动教育魅力的高度丧失
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劳动教育常常沦为日常教学中的一项简单任务或单纯的体力性教育,异化为教师和家长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或成为在老师的严密监督之下的另一种场合和方式的控制,这样的工具主义的劳动教育[3]既无法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也不会激发出学生的劳动兴趣,更无从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似乎仍然扮演着一个外加者的角色,被淡化、弱化甚至是轻视。它好似教育活动的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或调味品,一直没能有机地融合于整个学校教育之中而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中小学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
1.对我国教育界优化素质教育的现实性回应
针对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病,人们强烈呼吁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现实中对素质教育之“素质”的应试化解读使得素质教育的成果大为缩水。劳动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多元价值和多维功能的活动,如果能够真正地开展和实施的话,其产生的作用将是辐射性的和全方位的。
2.对现当代中小学生特征性缺陷的自然性弥补
现如今中小学生独生子女的人口学特征对我们的教育所带来的各方面的冲击是很明显的。自觉和不自觉的娇生惯养,主动或被动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产生的后果就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眼高手低、好逸恶劳,物欲和自我的双重膨胀以及伴随而来的对劳动、劳动者的轻视甚至是鄙视。劳动最光荣的观念甚至已被那些现实中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歌二代以及学二代和啃老族等彻底颠覆。在此种情势下,劳动教育的开展将借助劳动这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自然和切实的过程,会给其参与者以真切的感受与体会。相应的学风、个人作风甚至是社会风气也会有所转向和调整。
3.对基础教育与中等和高等教育人为脱节的自然性贯通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本应是步步为营,后为前继的。但现实的教育由于过度的功利化和工具主义,而使小学生最远大的目标就是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而当迈入大学校门之后,更多学生感到的是茫然而不知所措。当走出大学校门时,这种后遗症还会持续:如非北上广不去,月收入非五千不签约等现象比比皆是。当代的大学生也不是本身不爱学习、不会学习和不知道学了之后去干什么,而是以往多年变味的教育让其不知道该去学什么和怎么去学习。如果有一贯如一的劳动教育的熏陶和影响,想必他们在走入大学校门后甚至是再走出大学校门后不会有那么多的浮躁和不如意,也会以更积极的心理态度应对择业就业过程当中的各种困难,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三、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实路径
1.全面重视
要想使劳动教育的应有作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都要高度重视并广泛参与进来。首先,作为学校教育的直接安排者和实施者的学校和教师应先身士卒。要看到升学率之外的对学生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的更多的方面,并能在教育教学的内容设计上、课程和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教学环境和条件的配置上予以平衡,这些将为劳动教育的开展和作用的发挥起到举足轻重作用。其次,家庭和家长也要密切配合。家庭和家长要协助并协同学校和老师,为学生接受劳动创造环境的、时间的、思想等方面的条件。此外,鉴于劳动教育所具有的鲜明的体验性特征,也客观要求学生自身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心地去实践和体验劳动。
2.系统设计
这种系统性体现在多种方面。首先是对“劳动教育”的系统性认识。劳动教育,应是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方式再到具体的教育内容和教学知识点的系统工程。其次,是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等其他教育内容的系统性结合。劳动教育不应是孤立的,它可以通过自身的优化设计和系统安排,强化学生通过具体的劳动体会、感受和实践而获得自然的、生动的、鲜活的、直接的经验,从而在形成劳动观点、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而表现为品行、知识、体能、审美等方面的统合发展。
3.有机安排
这种有机性,首先体现在中小学教育中劳动教育内容的有机安排上。比如要依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特征,不同时代的历史的、科技的、经济的条件以及不同地区的状况和特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并综合安排。其次,还应注意各种劳动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的有机结合,如课内与课外、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等,以此来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4.强力助推
教育行政部门、媒体等教育教学活动的外部力量也要注意形成合力,强力助推。作为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通过政策方针的倡导、教育教学方式和内容的引导及相关的财政、奖惩制度和措施的执行等方式对那些在劳动教育方面开展较好的学校和地区通过表扬、宣讲、奖励、财政倾斜等方式,巩固其成果、扩大其影响。各级各类媒体也不要把报道关注的焦点仅仅定格在各地的“高考状元”和各校的“学霸”身上。在媒体影响力日趋强大的今天,对劳动教育方面的关注和正面报道也会对劳动教育的推进产生积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
总之,对劳动教育的倡导,可以弥补我们把关注教育的视角仅停留在诸如学校硬件设施的配备、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师队伍的建设、办学模式的选择等教育活动的微观层面上的不足,从而使我们的教育在理念上有更核心性的、导向性的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王天一,等.外国教育史(修订本,上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3]刘猛.劳动教育:从陶行知到毛泽东.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