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空肠间置术在近端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2014-09-25蔡联明

上海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吻合术空肠消化道

蔡联明

(赣州市肿瘤医院肿瘤科 赣州 341000)

摘 要 目的:探讨改良空肠间置术在近端胃癌根治术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行近端胃癌根治术患者65例,根据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行改良空肠间置术)和对照组(35例,行食管残胃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2月后营养、体重状况和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全身炎症综合征、吻合口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总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体重变化评分、反流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血清白蛋白水平、预后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改良空肠间置术能明显改善患者营养和反流症状,可应用于近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消化道重建。

关键词 改良空肠间置术 胃癌根治术

中图分类号:R730.56; R73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17-0048-03

Clinical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modified jejunal interposition

in proximal gastric cancer radical surgery*

CAI Lianming**

(Department of Oncology, the Cancer Hospital of Ganzhou City, Jiangxi 34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odified jejunal interposition in proximal gastric cancer radical surgery. Methods: Sixty-five cases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who were undergoing proximal gastrectom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30 cases with modified jejunal interposition) and a control group (35 cases with esophagogastrostomy) based on the different procedures of alimentary tract re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nutrition and weight status and the symptoms of reflux esophagiti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was much long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showed a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however, the comparisons of the bleeding volum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ulmonary infection, 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 systemic inflammatory syndrome, anastomotic fistula)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Hemoglobin level and total lymphocyte count after two months of ope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change of body weight and the score of regurgitation severit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P<0.05). However, the comparisons of serum albumin level and 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Conclusion: The modified jejunal interposition operation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nutrition and reflux symptoms of patients and be applied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digestive tract in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proximal gastrectomy.

KEY WORDS modified jejunal interposition; radical resection; gastric cancer

胃癌是常见恶性肿瘤,近端胃癌发病率逐年增加,根治性手术是治疗胃癌的首选方式。根治性手术有近端胃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在手术切除边缘足够的前提下次全近端胃切除术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全近端胃切除术患者,十二指肠入路重建术的效果明显优于非十二指肠入路手术患者[1]。但近端胃切除术不仅严重损伤下段食管括约肌的抗胃食管反流机制,而且损伤了迷走神经功能,导致残胃-食管吻合术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相关研究报道表明改良空肠间置术在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胃肠重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近端胃癌根治术的研究中,有必要进一步探寻简便有效的胃肠重建方式,以降低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风险。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近端胃癌患者65例,全部患者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胃上部癌[3],具有近端胃切除根治术的手术适应证:①术前胃镜诊断肿瘤处于胃部贲门Z线之上,近端1/3胃,1~4 cm大小,病理组织学证实胃上部癌,全部患者常规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完善胃癌术前准备和检查,全部患者均行胃次全切除术或胃全切术、改良空肠间置术。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35~66岁,平均年龄(51.33±10.51)岁,TNM分期:I期13例,II期14例,III期3例。对照组:3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52.53±10.91)岁,TNM分期:I期12例,II期14例,III期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中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手术方法

全部患者采用全身麻醉,麻醉成功后采用D2或D2+术式行近端胃癌根治术、癌旁食管、淋巴结清扫术,次全胃切除术或全胃切除术。注意保留胃网膜右血管弓及胃右血管一分支和胃右血管二分支,缝合关闭胃断端。观察组患者行改良空肠间置术,在结肠前提起空肠,将距Treitz韧带25~30 cm的空肠段与食管用管状吻合器行侧端吻合,注意保证吻合口无张力,在空肠输出袢距此吻合口15~20 cm处作空肠与残胃后壁侧侧吻合,距空肠残胃吻合口远段10~15 cm,作输入、输出袢空肠侧侧吻合,分别距食管空肠吻合口5 cm输入袢空肠和残胃输出袢吻合口下方(注意不要形成空肠盲袋)行肠管缩窄闭锁术(用7#丝线在拟闭锁处系膜侧紧贴肠壁缝过,结扎肠管后,在结扎线两侧行浆肌层缝合一圈。对照组行食管与残胃直接吻合术。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吻合口瘘)、术后2月后营养状况(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ALB、总淋巴结计数TP、预后营养指标PNI=ALB+0.005×TP)和反流严重程度评分(1分:症状不明显;3分:症状明显,偶尔服药;5分:症状严重,长期服药;2分介于1、3分之间,4分介于3、5分之间)。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x±s)表示,两组间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全身炎症综合征SIRS、吻合口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表2)。

营养状况比较

术后2个月,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Hb)、总淋巴细胞计数(T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白蛋白(ALB)、预后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体重变化和反流严重程度评分

观察组患者体重变化评分、反流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表4)。

讨论

食管-胃残端吻合术是传统的消化道重建术,但食管-空肠端吻合、胃残端-空肠侧侧吻合、输入-输出段侧侧吻合术和空肠缩窄术的消化道重建效果更佳[4]。改良空肠间置术是在胃残端-空肠侧侧吻合术和的空肠缩窄术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该术式因间置了空肠,而对于远侧胃仅保留1/4全胃时也可作近端胃癌根治术,较远侧胃需保留1/3全胃的食管-胃残端吻合术扩大了近端胃癌根治术的手术适应证[5]。另一方面,改良空肠间置术不仅具有改善食物经胃-十二指肠-小肠的消化道后的食物消化吸收的生理功能,又通过间置单向通道空肠袢的作用,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6-7]。改良空肠间置术手术操作简单,且与间置游离空肠术相比,改良空肠间置术降低开放肠腔术中感染发生风险,保证吻合口血液供应,降低血运而导致的吻合口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肺部感染的发生率[8]。因此,改良空肠间置术是较为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术。

本研究揭示改良空肠间置术的消化道重建效果更佳,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状况更好,明显改善了术后患者饮食营养水平和体重及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文献报道结果相一致[9]。

综上所述,改良空肠间置术能明显改善患者营养和反流症状,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术后并发症无差异,可应用于近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消化道重建。

参考文献

姬社青, 张斌, 花亚伟, 等. 改良空肠间置术在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3, 33(S1): 13-15.

朱汉达, 周元, 蒋松琪. 改良空肠间置术对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J]. 实用癌症杂志, 2011, 26(5): 477-478, 489.

许夕霞, 王彦霞, 王玲玲, 等. 老年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空肠间置术后胃肠功能快速恢复的临床措施[J]. 河北医药, 2013, 35(23): 3544-3545.

黄良平, 耿兴荣, 施正家, 等. 改良空肠间置术在贲门癌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体会(附79例临床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7, 11(9): 77, 79.

杨静. 胃癌根治术后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全肠外营养的观察[J]. 江西医药, 2013, 48(12): 1172-1174.

Blackmon SH, Correa AM, Skoracki R, et al. Supercharged pedicled jejunal interposition for esophageal replacement: a 10-year experience[J]. Ann Thorac Surg, 2012, 94(4): 1104-1113.

张斌, 姬社青, 花亚伟, 等. 空肠间置术在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 中华肿瘤杂志, 2013, 35(7): 530-533.

张斌, 姬社青, 花亚伟, 等. 两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在近端胃癌切除术中的应用[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3, 28(6): 477-478.

龙诏. 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10): 219, 222.

(收稿日期:2014-07-07)

KEY WORDS modified jejunal interposition; radical resection; gastric cancer

胃癌是常见恶性肿瘤,近端胃癌发病率逐年增加,根治性手术是治疗胃癌的首选方式。根治性手术有近端胃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在手术切除边缘足够的前提下次全近端胃切除术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全近端胃切除术患者,十二指肠入路重建术的效果明显优于非十二指肠入路手术患者[1]。但近端胃切除术不仅严重损伤下段食管括约肌的抗胃食管反流机制,而且损伤了迷走神经功能,导致残胃-食管吻合术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相关研究报道表明改良空肠间置术在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胃肠重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近端胃癌根治术的研究中,有必要进一步探寻简便有效的胃肠重建方式,以降低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风险。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近端胃癌患者65例,全部患者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胃上部癌[3],具有近端胃切除根治术的手术适应证:①术前胃镜诊断肿瘤处于胃部贲门Z线之上,近端1/3胃,1~4 cm大小,病理组织学证实胃上部癌,全部患者常规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完善胃癌术前准备和检查,全部患者均行胃次全切除术或胃全切术、改良空肠间置术。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35~66岁,平均年龄(51.33±10.51)岁,TNM分期:I期13例,II期14例,III期3例。对照组:3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52.53±10.91)岁,TNM分期:I期12例,II期14例,III期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中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手术方法

全部患者采用全身麻醉,麻醉成功后采用D2或D2+术式行近端胃癌根治术、癌旁食管、淋巴结清扫术,次全胃切除术或全胃切除术。注意保留胃网膜右血管弓及胃右血管一分支和胃右血管二分支,缝合关闭胃断端。观察组患者行改良空肠间置术,在结肠前提起空肠,将距Treitz韧带25~30 cm的空肠段与食管用管状吻合器行侧端吻合,注意保证吻合口无张力,在空肠输出袢距此吻合口15~20 cm处作空肠与残胃后壁侧侧吻合,距空肠残胃吻合口远段10~15 cm,作输入、输出袢空肠侧侧吻合,分别距食管空肠吻合口5 cm输入袢空肠和残胃输出袢吻合口下方(注意不要形成空肠盲袋)行肠管缩窄闭锁术(用7#丝线在拟闭锁处系膜侧紧贴肠壁缝过,结扎肠管后,在结扎线两侧行浆肌层缝合一圈。对照组行食管与残胃直接吻合术。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吻合口瘘)、术后2月后营养状况(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ALB、总淋巴结计数TP、预后营养指标PNI=ALB+0.005×TP)和反流严重程度评分(1分:症状不明显;3分:症状明显,偶尔服药;5分:症状严重,长期服药;2分介于1、3分之间,4分介于3、5分之间)。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x±s)表示,两组间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全身炎症综合征SIRS、吻合口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表2)。

营养状况比较

术后2个月,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Hb)、总淋巴细胞计数(T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白蛋白(ALB)、预后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体重变化和反流严重程度评分

观察组患者体重变化评分、反流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表4)。

讨论

食管-胃残端吻合术是传统的消化道重建术,但食管-空肠端吻合、胃残端-空肠侧侧吻合、输入-输出段侧侧吻合术和空肠缩窄术的消化道重建效果更佳[4]。改良空肠间置术是在胃残端-空肠侧侧吻合术和的空肠缩窄术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该术式因间置了空肠,而对于远侧胃仅保留1/4全胃时也可作近端胃癌根治术,较远侧胃需保留1/3全胃的食管-胃残端吻合术扩大了近端胃癌根治术的手术适应证[5]。另一方面,改良空肠间置术不仅具有改善食物经胃-十二指肠-小肠的消化道后的食物消化吸收的生理功能,又通过间置单向通道空肠袢的作用,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6-7]。改良空肠间置术手术操作简单,且与间置游离空肠术相比,改良空肠间置术降低开放肠腔术中感染发生风险,保证吻合口血液供应,降低血运而导致的吻合口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肺部感染的发生率[8]。因此,改良空肠间置术是较为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术。

本研究揭示改良空肠间置术的消化道重建效果更佳,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状况更好,明显改善了术后患者饮食营养水平和体重及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文献报道结果相一致[9]。

综上所述,改良空肠间置术能明显改善患者营养和反流症状,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术后并发症无差异,可应用于近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消化道重建。

参考文献

姬社青, 张斌, 花亚伟, 等. 改良空肠间置术在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3, 33(S1): 13-15.

朱汉达, 周元, 蒋松琪. 改良空肠间置术对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J]. 实用癌症杂志, 2011, 26(5): 477-478, 489.

许夕霞, 王彦霞, 王玲玲, 等. 老年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空肠间置术后胃肠功能快速恢复的临床措施[J]. 河北医药, 2013, 35(23): 3544-3545.

黄良平, 耿兴荣, 施正家, 等. 改良空肠间置术在贲门癌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体会(附79例临床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7, 11(9): 77, 79.

杨静. 胃癌根治术后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全肠外营养的观察[J]. 江西医药, 2013, 48(12): 1172-1174.

Blackmon SH, Correa AM, Skoracki R, et al. Supercharged pedicled jejunal interposition for esophageal replacement: a 10-year experience[J]. Ann Thorac Surg, 2012, 94(4): 1104-1113.

张斌, 姬社青, 花亚伟, 等. 空肠间置术在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 中华肿瘤杂志, 2013, 35(7): 530-533.

张斌, 姬社青, 花亚伟, 等. 两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在近端胃癌切除术中的应用[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3, 28(6): 477-478.

龙诏. 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10): 219, 222.

(收稿日期:2014-07-07)

KEY WORDS modified jejunal interposition; radical resection; gastric cancer

胃癌是常见恶性肿瘤,近端胃癌发病率逐年增加,根治性手术是治疗胃癌的首选方式。根治性手术有近端胃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在手术切除边缘足够的前提下次全近端胃切除术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全近端胃切除术患者,十二指肠入路重建术的效果明显优于非十二指肠入路手术患者[1]。但近端胃切除术不仅严重损伤下段食管括约肌的抗胃食管反流机制,而且损伤了迷走神经功能,导致残胃-食管吻合术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相关研究报道表明改良空肠间置术在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胃肠重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近端胃癌根治术的研究中,有必要进一步探寻简便有效的胃肠重建方式,以降低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风险。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近端胃癌患者65例,全部患者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胃上部癌[3],具有近端胃切除根治术的手术适应证:①术前胃镜诊断肿瘤处于胃部贲门Z线之上,近端1/3胃,1~4 cm大小,病理组织学证实胃上部癌,全部患者常规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完善胃癌术前准备和检查,全部患者均行胃次全切除术或胃全切术、改良空肠间置术。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35~66岁,平均年龄(51.33±10.51)岁,TNM分期:I期13例,II期14例,III期3例。对照组:3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52.53±10.91)岁,TNM分期:I期12例,II期14例,III期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中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手术方法

全部患者采用全身麻醉,麻醉成功后采用D2或D2+术式行近端胃癌根治术、癌旁食管、淋巴结清扫术,次全胃切除术或全胃切除术。注意保留胃网膜右血管弓及胃右血管一分支和胃右血管二分支,缝合关闭胃断端。观察组患者行改良空肠间置术,在结肠前提起空肠,将距Treitz韧带25~30 cm的空肠段与食管用管状吻合器行侧端吻合,注意保证吻合口无张力,在空肠输出袢距此吻合口15~20 cm处作空肠与残胃后壁侧侧吻合,距空肠残胃吻合口远段10~15 cm,作输入、输出袢空肠侧侧吻合,分别距食管空肠吻合口5 cm输入袢空肠和残胃输出袢吻合口下方(注意不要形成空肠盲袋)行肠管缩窄闭锁术(用7#丝线在拟闭锁处系膜侧紧贴肠壁缝过,结扎肠管后,在结扎线两侧行浆肌层缝合一圈。对照组行食管与残胃直接吻合术。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吻合口瘘)、术后2月后营养状况(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ALB、总淋巴结计数TP、预后营养指标PNI=ALB+0.005×TP)和反流严重程度评分(1分:症状不明显;3分:症状明显,偶尔服药;5分:症状严重,长期服药;2分介于1、3分之间,4分介于3、5分之间)。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x±s)表示,两组间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全身炎症综合征SIRS、吻合口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表2)。

营养状况比较

术后2个月,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Hb)、总淋巴细胞计数(T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白蛋白(ALB)、预后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体重变化和反流严重程度评分

观察组患者体重变化评分、反流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表4)。

讨论

食管-胃残端吻合术是传统的消化道重建术,但食管-空肠端吻合、胃残端-空肠侧侧吻合、输入-输出段侧侧吻合术和空肠缩窄术的消化道重建效果更佳[4]。改良空肠间置术是在胃残端-空肠侧侧吻合术和的空肠缩窄术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该术式因间置了空肠,而对于远侧胃仅保留1/4全胃时也可作近端胃癌根治术,较远侧胃需保留1/3全胃的食管-胃残端吻合术扩大了近端胃癌根治术的手术适应证[5]。另一方面,改良空肠间置术不仅具有改善食物经胃-十二指肠-小肠的消化道后的食物消化吸收的生理功能,又通过间置单向通道空肠袢的作用,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6-7]。改良空肠间置术手术操作简单,且与间置游离空肠术相比,改良空肠间置术降低开放肠腔术中感染发生风险,保证吻合口血液供应,降低血运而导致的吻合口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肺部感染的发生率[8]。因此,改良空肠间置术是较为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术。

本研究揭示改良空肠间置术的消化道重建效果更佳,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状况更好,明显改善了术后患者饮食营养水平和体重及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文献报道结果相一致[9]。

综上所述,改良空肠间置术能明显改善患者营养和反流症状,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术后并发症无差异,可应用于近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消化道重建。

参考文献

姬社青, 张斌, 花亚伟, 等. 改良空肠间置术在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3, 33(S1): 13-15.

朱汉达, 周元, 蒋松琪. 改良空肠间置术对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J]. 实用癌症杂志, 2011, 26(5): 477-478, 489.

许夕霞, 王彦霞, 王玲玲, 等. 老年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空肠间置术后胃肠功能快速恢复的临床措施[J]. 河北医药, 2013, 35(23): 3544-3545.

黄良平, 耿兴荣, 施正家, 等. 改良空肠间置术在贲门癌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体会(附79例临床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7, 11(9): 77, 79.

杨静. 胃癌根治术后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全肠外营养的观察[J]. 江西医药, 2013, 48(12): 1172-1174.

Blackmon SH, Correa AM, Skoracki R, et al. Supercharged pedicled jejunal interposition for esophageal replacement: a 10-year experience[J]. Ann Thorac Surg, 2012, 94(4): 1104-1113.

张斌, 姬社青, 花亚伟, 等. 空肠间置术在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 中华肿瘤杂志, 2013, 35(7): 530-533.

张斌, 姬社青, 花亚伟, 等. 两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在近端胃癌切除术中的应用[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3, 28(6): 477-478.

龙诏. 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10): 219, 222.

(收稿日期:2014-07-07)

猜你喜欢

吻合术空肠消化道
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改善胃恶性肿瘤患者疗效观察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猪的消化道营养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循证护理在经鼻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中的应用效果
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应用胃肠减压46例临床分析
单通道空肠间置在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术中的应用
空肠造瘘管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护理
选择性痔及痔上黏膜缝扎切除吻合术治疗脱垂性非环状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