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拨让阅读教学精彩而有效

2014-09-24唐惠忠

基础教育参考 2014年13期
关键词:红狐雷峰塔文章

唐惠忠,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高考语文命题专家库成员,全国中语会课堂优化研究课题组特聘专家。1995年至今,在多种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专业文章,其中核心期刊18篇,人大书报资料中心《高中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12篇;出版两部专著《新课标全心讲解·高中同步作文》和《新课堂作文·高考话题作文》。自2005年起,每年应《语文月刊》之约,撰写当年高考作文题的评析文;培养多名学子进入北大、清华等名校深造,辅导学生公开发表优秀习作200多篇。目前正主持江苏省十二五立项课题“‘三主思想指导下的优化高中作文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工作。

“点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指点”。从“指点”的含义看,它很古老,因为无论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还是孔孟程朱,他们的教育实践无不闪耀着点拨教学的光辉;但它又较现代,点拨教学是在当代著名特级教师蔡澄清的研究、推介下,取现代教育理论的精华,从一种微观的方法与技巧发展为一种宏观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原则。

一、对点拨教学法的基本认识

什么是点拨教学法?蔡澄清老师这样定义: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障碍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1]

点拨教学的个性特点,蔡先生总结为:点拨法具有方法与思想有机统一的特点;点拨法具有统管语文各方面的整体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点拨法具有多向交流的特点。[2]正因其具有这样的个性特点,我们认为,从宏观上说,它是一种教育思想,是指导我们教学的一种观念、一条教学原则;从中观上说,它是一种教育科学,是一种教学方法论;从微观上来说,它是一种教学方法。

二、点拨教学法的类别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点拨教学的核心内容应该是点出问题所在,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层面上重新建构。要让学生顺利地研读,进而消化教材、培养能力,点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说来,教师的点拨设计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预先设定的点拨。教师备课时既吃透教材,又有效把握学情,他的教学设计中必然会有对学生学习障碍(疑点、难点等)的预判,以及对相应的点拨方略的预设。

例如,钱梦龙老师执教《论雷峰塔的倒掉》,提出过一个似乎与理解课文全然“不搭界”的问题:“听说杭州人民正在建议重修雷峰塔,如果鲁迅健在,你认为他会反对还是赞成?理由是什么?”学生发言很踊跃,但大多说不到点子上。有的认为鲁迅会反对,因为雷峰塔是“封建势力的象征”;有的认为会赞成,因为现在重建的雷峰塔是“社会主义的象征”。钱老师料到学生会这样说,于是相机诱导:“难道雷峰塔非有什么象征意义不可吗?”学生一下子开了窍,有个男学生站起来说:“鲁迅在文章里把雷峰塔作为封建势力的象征,不过是借题发挥;现在重建,那是跟鲁迅的文章毫不相干的。至于鲁迅会反对还是赞成,我们谁也回答不了,因为我们不是鲁迅。”这说明学生已理解了文章“借题发挥”的特点,钱老师顺势点明:理解“借题发挥”手法,是读懂本文进而欣赏鲁迅杂文艺术的一把钥匙。学生顿时领悟:老师提出“节外生枝”的问题,原来问在此而意在彼,是别有一番用意的。[3]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难道雷峰塔非有什么象征意义不可”的点拨,自然是与“如果鲁迅健在,你认为他会反对还是赞成”一并设计的(即课前备教时早已设定好的)。因其点在肯綮处,于是拨难为易,使教学推进非常顺利,学生则不仅为找到了读懂文章的“钥匙”而高兴,而且为发现了老师的“秘密”而感到满意。

第二,随机生成的点拨。教师精心备课,充分考虑课堂上将会出现的种种状况,但在具体教学中,一些意外随时可能出现。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来调整预先设计好的教学程序,做到随机应变,“当点则点,当拨则拨”。

例如,研读名篇《指南录后序》,在疏通文意后,我出示的思考题是:“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课文重点表现的是文天祥求“( )”不择“( )”的人生选择——请你们试着在括号内填写,注意只能填一个字。研讨这个问题时,全班同学基本选填的是求“死”不求“生”,显然出错了,而错误率之高,则大大出乎教师的预料。为排解这一具有普遍性的疑难问题,我当即决定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如下环节:请同学们细读课文,看看文中直接体现作者生死抉择的文句究竟有哪些?按顺序逐句找出来,不要遗漏。学生较快找到了下列几句: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几自刭死……几从鱼腹死……几彷徨死……几落贼手死……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几陷死……几无所逃死……几以捕系死……几邂逅死……几以不纳死……;予之生也幸。

师生对这些句子逐一研读,于是学生先前的认识得以纠正,因为:刚开始,当文天祥“自度不得脱”时,他确实“但欲求死”,但后来却是“隐忍以行”,因为他“将以有为也”;“几……死”,意思是“差点因……而死”,反复述说“差点因……而死”,可见他内心不想死;“予之生也幸”的意思是“我能死里逃生(活下来)算是幸运了”,以“生”为幸运,那么自然是求“生”不择“死”。上面的师生对话中,教师立足学生实际需要,针对课文特点因势利导,指引他们识得文本的真境界、大气象,从而有效实现了扭偏转正。

三、点拨教学法的两个注意点

点拨的目的是运用启发式原则引导学生自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他们成为活动主体,积极思维,主动学习,发展智力,学以致用。为将点拨教学落到实处,以下两个方面不容忽视。

第一,“点其要害,拨其迷障”,如此方能拨云见日。“点其要害,拨其迷障”是实施点拨教学的主要内容,它要求教师“抓住重点,突出难点,通过点拨,拨开迷惘,排除故障”[4],最终拨疑为悟,使学生豁然开朗。endprint

例如,学习《鸿门宴》一文,仔细理会该文首段时,我启发同学思考:文中写“范增说项羽曰……”,根据你的理解,请判断范增“说”的效果。这个问题似乎不好把握,当学生面露难色时,我适时给以点拨,为他们铺设了一个小台阶:项羽想击破沛公军的原因,与范增主张“急击勿失”的理由是否一致?为什么?面对此问,学生回归课本,容易作答:不一致。项羽主要是为“名”为“利”,具体地说,因秦的主力被项羽击败,所以一听说“沛公欲王关中……珍宝尽有之”,觉得冒犯了自己的尊严;范增则是为了抓住消灭劲敌的大好时机,出于把握局势的考量。如此,判断“说”的效果的答案也就明朗化了:效果不会很理想,因为范增与项羽对消灭刘邦意义的认识存在着差异(不处于同一高度),项羽重在“名”、“利”,而范增重在“势”,彼此很难做到步调一致。在这里,教师拨草瞻风,相机指点思维路径,带动学生探求,有效培育了他们的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

第二,“画龙点睛,举一反三”,这是拨动心弦并授之以渔的必要条件。“画龙点睛,举一反三”是实施点拨的主要方法,指的是“针对疑难,有的放矢,巧施点拨,片言居要,点石成金,举隅推导,闻一知十”[5],达到提高教学效率、渗透学法指导、发展学生迁移能力的目的。

试以《怀念红狐》的教学为例,在理清散文主要内容之后,教师提出两个问题:①按照故事发展的要素看,本文前六段对事情的叙写已很详备,作家为什么还要加上最后一段?②如果把题目改为“红狐”或“红狐赞”,你觉得怎么样?为什么。起初,学生的认识流于粗疏、浮浅,比如回答“最后一段是用来点题的”、“文章是回忆往事而写成的,所以要在‘红狐前加上‘怀念”。为此,教师作了如下点拨。

师:“最后一段是用来点题的”,这个答案不能算错,但过于笼统、很不深入。让我们带着感情读一读,看看末段写了些什么。(生朗读)

师:“很多年以后”,告诉我们前面所有文字都是一种回忆。时间可以淡忘一切,但作家却说:“红狐哀痛的叫声还清晰地回响在我的耳边……”时间没有冲淡的东西,其中必然存在不断触动它的诱发因子。这因子是什么呢?

生:人与狐和谐相处的境界,在现实社会中还是没有形成。

师:说得很好。从这个层面看,末段的首句就很有内蕴。作家接下来掷出了分量更重的一句话:“我曾经试着将那份感动讲给一些城市的朋友分享,但他们一脸漠然,我知道一种东西在生活中已经走了,它再也不会回来了……”对此,你们是如何解读的?

生:这句话批判了“城市的朋友”的冷漠麻木。

师:好的。(幻灯展示)评论家史小溪对此评论道:“这决不是作者兴之使然随便敷衍的一句,而是羚羊挂角之神来之笔!它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饱含着血泪,掩藏着作者巨大的哀痛……”在文中,“一种东西在生活中已经走了”,这种“东西”具体指什么?

生:应该是指人变得不会感动了,指悲悯情怀的沦丧。

师:连起来看,本段文字所表达的是作家对人狐和谐相处,甚至更大范围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期许,多年来萦绕于心,挥之不去,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仍然只是个期许而已。这样的结尾留给读者的不仅仅是感慨唏嘘,它更像一条无形的鞭子,时刻抽打着我们的心。那么,作家是怎样写出这种神来之笔的?请大家猜一猜。

生:猜不出。

师:阅读需要知人论诗(文)。前面已提过,刘志成是从贫瘠、荒凉的陕北边地走出来的一个吃够了苦、受够了罪的民工和“盲流”。他蹬过三轮车,下过矿井挖煤,忍受过饥饿和歧视,失过业,离过婚……

生:看来是独特的人生历练,使刘志成散文摆脱浮躁与矫饰,走向了崇高与博大。

师:是的。用评论家徐无鬼的话说,这是一种“血水”的写作。再回到后一个问题:可不可以把文题改成“红狐”或“红狐赞”?

生:不行,改成“红狐”或“红狐赞”,就与文章主旨不一致了。

师:那么细读最后一段后,你们觉得文章主旨该如何概括?

生:文章颂扬了母性的光辉,更包含着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期待、呼吁,并对人情的冷漠表现出一种忧患意识。

师:是啊,文章呼唤和谐,并呼吁人情与人格的健全,而不仅仅是赞美红狐,所以题目不能改成“红狐”或“红狐赞”。

在学生结合结尾段领会文本主旨的过程中,我瞄准时机,先后用“看看末段写了些什么”、“这因子是什么呢”、“对此你们是如何解读的”、“这种‘东西指什么”等问题点拨、诱导,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活动充分、思维活跃而又环环相扣的课堂,既拨动了学生心弦,又有机地教给方法(从原文中找到依据以及“知人论诗(文)”),使学生获得思维发展、习惯养成与学习进步。

四、结语

点拨,从表面看是一种应用层面的教学方法,但从实质看,是主导性、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体现。可以说,科学、熟练地运用点拨教学法,针对学生存在的障碍适时点拨,注重讨论交流、理解消化,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语文课堂才会活跃、精彩而高效。

“点拨”涵盖了教材的组织处理、教学过程与步骤的设计安排、具体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其实质是点拨思路和思维,从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效果优于全面讲授、全盘灌输。点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只要能使学生受到启发、乐于自主探究即可。

点拨是阅读教学的利器,它考量着教师的功底、智慧与生命意识。叶圣陶先生教导我们:“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教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噜里噜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教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6]如果教师没有深入解读文本的能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灵活的教学机智,又如何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活动规律,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需要,在“深奥些的地方”给学生以指点呢?

参考文献

[1][2]武玉鹏.名师研究:中学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思想[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3]钱梦龙.钱梦龙与导读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5]蔡澄清.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叶圣陶,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 刘 颖)endprint

猜你喜欢

红狐雷峰塔文章
小红狐脱险
这才是真正的PS高手
数字金字塔
浙江杭州雷峰塔
杭州西湖雷峰塔文化景观探究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谁最聪明
雷峰塔一二三四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