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家在苏州”品牌建设
2014-09-24蔡丽新
蔡丽新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近年来,苏州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紧扣时代脉搏,加强品牌策划,力创“家在苏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品牌,打造“文化兴盛之家”、“文明和谐之家”、“创新创业之家”、“开放融合之家”、“宜居幸福之家”。“家在苏州”品牌建设成为撬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发展的新杠杆,品牌形象初步建立,品牌效应初步显现。深化“家在苏州”品牌建设,必须深入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宣传思想工作的讲话精神,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工作品牌、怎样建设工作品牌”这一主题,立足“建设宜居新苏州、打造创业新天堂、共筑幸福新家园”的实际,在“抓准、抓深、抓实”上下功夫,力求“创”在点子上、“新”在关键处,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品牌建设之路。
一、深化“家在苏州”品牌建设面临的时代课题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职责。深化“家在苏州”品牌建设,必须把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职责,努力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找准工作方位,在城乡社会结构深刻变动中突出工作重点,在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巨大变化中打开工作空间,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及时有效地解决时代发展、实践深化提出的新课题,让品牌建设在与实践发展同频共振、互动并进中取得更大成效,彰显更大价值。
在发展进程方面,从“第一个率先”向“第二个率先”迈进,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通过“家在苏州”品牌建设,推动人的素质现代化。2005年底,苏州率先完成省定小康指标,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按照江苏省现代化指标体系统计监测,2012年,苏州现代化的总体实现程度已达94.45%。但是,从现代化建设的整体事业和终极目标看,现代化的根本目的在人,核心要素在人,有赖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现代化。人的素质的现代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既不能消极滞后,希望人的素质“自然而然”得到提升;也不能盲目超前,主观设定“单兵突进”的具体时限。如何推动人的素质现代化?如何以人的素质现代化引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必须做出科学应答。所以,建设“家在苏州”品牌,必须直面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性要件,切实将家在苏州的1054.91万人置于现代化建设的价值中心,推动人的素质现代化,大力提升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大幅提高人的精神品质和幸福指数。
在建设格局方面,从城乡分割向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原农村居民适应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通过“家在苏州”品牌建设,加强对新农民、新市民的宣传教育。随着全市城乡一体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已发生并继续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农民之“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2年,全市农村工业集中率达到90%,农民集中居住率达到48%,土地规模经营比重达到88%,大量农民成为社区集中居住的新农民。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民进入城镇变为新市民,全市城镇化率达到72.3%。大量农村变为社区,大量农民变为市民,这样的变革不止于产业的培育和支撑,不止于户籍、社保等的制度安排,背后蕴涵着人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的革故鼎新。如何在新形势下构建新农民、新市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能游离于新农民、新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而要以建设“家在苏州”品牌为抓手,直面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农民产生的深刻影响,加强对新农民、新市民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在传统乡风文明和现代城市文明的洗礼中更好地满足精神需求,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在中心城市功能方面,从“小城”向“大城”转变,对提高中心城市文化、文明的首位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通过“家在苏州”品牌建设,推动历史文化的传承创新和文明城市的集成创建。经过本轮区划调整,苏州城区面积一跃扩至2910平方公里,各主要经济数据也将达到全市50%左右,中心城市经济首位度将大幅提升。在中心城市迈进“大城时代”的新形势下,中心城市文化、文明的首位度如何大幅提升?建设“家在苏州”品牌,就要直面新形势、新要求,把握古城“三区合一”的有利契机,加强实践探索,使古城历史文脉延续发展,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做出示范;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区,让中心城市成为“文化之核”,推动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造“文化苏州”,让全体“家庭成员”共享文化成果。要把握吴江撤市设区的机遇,加强吴江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中心城市整体文明程度,让中心城市成为“文明之核”,带动全国文明城市群的创建,提高创建集成度,打造“文明苏州”,让全体“家庭成员”共享文明成果。
在居民构成方面,从本地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城市向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跨越,对增强新苏州人的融入感、成就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通过“家在苏州”品牌建设,宣传教育好、支持服务好新苏州人。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苏州的人口形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2012年末,全市户籍人口647.81万人,流动人口(半年以上)482.75万人。流动人口对苏州的满意度越来越高,融入意愿越来越强,普遍希望公平享受市民待遇。新生代流动人口(16~32岁)占全市流动人口总量51%,需求层次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更追求体面劳动和发展机会,更具维权意识和平等意识。流动人口推动了多元文化的碰撞融合,但对吴文化的坚守和弘扬带来挑战。流动人口总体文化素质偏低,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数占93.56%。人口流动性特质导致现代化主体的不确定性,对流动人口整体素质的动态提升带来巨大困难,也给社会治安带来巨大挑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如何在破解难题、应对挑战中提高“贡献率”?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通过建设“家在苏州”品牌,宣传教育好、支持服务好流动人口。
在社会活动空间方面,从实体社会向网络社会拓展,对加强网民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通过“家在苏州”品牌建设,打造良好的网上家园。现代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带来新挑战、新考验。2012年,全市网民达到650.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61.8%,高出省平均水平11.8个百分点。手机网民达到530.56万人,占总体网民的81.6%,高出省平均水平6.5个百分点。网民城乡分布比为79.3∶20.7,城镇地区网民所占比例高出省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网民交流沟通类网络应用使用率高于省平均水平。微博等新型互联网应用迅速扩散,用户达到419.38万人,微博使用率64.5%,高出省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借助微博了解热点话题和关注他人动态的网民分别达到76.1%和71.3%。新型交流沟通类应用快速发展,即时通信使用率达到88.7%,高出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用户规模达到576.72万人。互联网的裂变式发展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层次的,其积极功能、正面作用是强大的、不容置疑的,但面临的问题也前所未有、不可小视。如何唱响网上主旋律,积聚网上正能量?建设“家在苏州”品牌,必须直面全市网络社会的发展态势,把握网络的交互性、社会性和网民的结构化特征,加强对网上舆情的监测、研判,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呼唤网民心中的理性和阳光,塑造区域良好网络形象。
二、深化“家在苏州”品牌建设的基本原则
根据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深化“家在苏州”品牌建设,必须把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功能定位,联系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实际和各类社会群体的思想实际,以“同住一座城,共建一个家”为主题,将“家在苏州”的基本要素贯穿于品牌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充分激发全市人民参与“建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几方面原则,把“家在苏州”品牌建设引向深入,有效解决时代发展、实践深化提出的新课题:
endprint
坚持正确导向。导向是“家在苏州”品牌建设的灵魂,深化“家在苏州”品牌建设,抓好导向至关重要。要牢牢把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职责,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高度重视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确保品牌建设沿着正确方向深入推进。
坚持科学定位。任何品牌的推出都有一个定位问题,“家在苏州”品牌是区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体品牌,这一品牌找到了宣传思想工作服务全市工作大局的切入点。品牌建设的目标任务要契合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功能定位,也就是要着眼于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力的舆论支持、良好的文化条件。必须立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总体格局,科学谋划“家在苏州”品牌建设的思路举措和重点项目,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创新发展。把握“家在苏州”品牌的宣传思想文化属性,引导宣传思想文化条线的各项工作都要在品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形成工作合力。但是,“家在苏州”又不能包罗万象,更不能把宣传思想文化条线的各项工作统统贴上“家在苏州”的标签,而要突出重点,着力塑造品牌的个性特征,凸显品牌建设的时代价值,切实以品牌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效丰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平台载体和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家在苏州”品牌是人本导向的工作品牌,品牌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人。品牌只有深深地根植于人民群众,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要把为了人与依靠人统一起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在品牌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明确“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既注重从人民群众需要出发,让品牌建设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享得到,提高人民群众对品牌的知晓度和认可度;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力求思路问计于民,问题查找于民,任务落实于民,成效评判于民,提高品牌建设的参与度和覆盖面。要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注重对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职业背景、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进行结构分析和行为分析,以分众化举措满足多元化需求。要多搭建一些互动性强的思想文化平台,多开展一些普及程度高的思想文化活动,多创造一些平民化的思想文化消费项目。项目设计要突出“老苏州”、“新苏州”、“洋苏州”以及新农民、新市民、网民等类人群对“家”的向心力和认同感。
坚持统筹兼顾。“家在苏州”品牌建设的过程是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一系列重要关系的过程。深入开展“家在苏州”品牌建设,必须统筹兼顾以下几方面关系:一要统筹兼顾“老苏州”、“新苏州”、“洋苏州”的关系,充分尊重各类苏州人对“家”的关切和诉求,把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二要统筹兼顾物质、精神、文化的关系。建设“家在苏州”品牌,物质是基础,精神是动力,文化是灵魂。要善于把苏州“家里”的物质资源、精神资源、文化资源转化为品牌建设资源。三要统筹兼顾普惠性载体、个性化载体的关系。既着眼整体,搭建普惠性载体,满足社会大众的普遍需求;也顾及个体,搭建个性化载体,满足特殊人群的特殊需求。四要统筹兼顾先进性要求、广泛性要求的关系。既从实际出发,区分层次,着眼多数,也要鼓励先进,循序渐进,引导人们追求高层次的目标。五要统筹工作内容、方式方法的关系。根据品牌的功能定位确定品牌建设的具体内容,不断拓展工作的渠道、路径,善于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乐于参与的活动方式,把“家在苏州”品牌的正能量传递给千家万户。
三、深化“家在苏州”品牌建设的重点举措
“家在苏州”品牌建设是在人的精神世界搞建设,与其他工作相比可能有“虚”的一面。不能搞空对空,而要实打实。坚持“实”字当头,深入探索“虚功实做”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善于用实施工程的办法推进品牌建设,务求实实在在的成效。
深入实施融合工程。把握融合主题,以建设“和谐苏州”为目标,推动各类人群和谐共进。一要开展家庭文化活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文化是维系家庭生成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文化活动,弘扬以孝老爱亲、勤俭持家、和衷共济为核心的家文化,增强各类人群的共同体意识,共同建设以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的家园型城市。二要开展吴文化传承活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认同是“家在苏州”品牌的核心。为了增强“老苏州”、“新苏州”、“洋苏州”,以及新农民、新市民、网民等类人群对于城市归属感的文化认同,要着力推动昆曲、评弹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大力开展“家在苏州·我炫苏州话”等主题活动,让“老苏州”、“新苏州”、“洋苏州”,以及新农民、新市民、网民沉浸于浓郁的吴文化生态之中,并认同吴文化。三要开展企业文体评优活动。针对企业集聚大量新苏州人的现状,注重依托企业这个阵地,举办职工文化节、外企运动会,开展“文明职工”、“外来务工人员新人新事”评选等活动,推动尊重差异与扩大认同、包容多样与凝聚共识的有机统一,让各类人群既各美其美,又向心融合。四要依托“三融工程”这个载体(流动党员更好地融入流入地党组织,流动党员在思想和行动上与流入地社会管理充分融合,流入地与流出地在流动人口等社会管理重点领域融洽互动),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流动党员的素质能力,引导流动党员借助原籍地“乡情式”的管理模式,参与集聚流动人口的正能量。
深入实施聚力工程。把握聚力主题,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市民共有精神家园。第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群众。牢牢把握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鲜明主题,坚持抓重点、促示范,抓基层、强基础,抓类别、带整体,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引导党员群众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群众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苏州的成功实践”研究工程,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做出有说服力的回答,更好地把全市上下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强化城乡联动,开展“家在苏州·互看互学”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党员群众在感受城乡巨变中坚定理想信念。第三,用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广泛开展“苏州精神”学习实践活动,开设“时代精神讲堂”,运用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宣传一批坚持科学发展、勇立时代潮头的先进典型,一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典型,一批为民务实清廉的先进典型,不断提振干部群众的“精气神”。第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围绕“德善之城”建设,开展“家在苏州·践行‘五好”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家在苏州·寻访身边道德模范新闻行动”、“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等活动,培育道德模范群体。借助“道德评谈”、“道德讲堂”等创新载体,演绎“最美现象”,构筑“道德高地”,形成“蒲公英效应”,真正用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引领社会风气,用与时俱进的道德准则规范社会行为。
深入实施圆梦工程。把握圆梦主题,将晒梦、追梦、圆梦融入“家在苏州”品牌建设的全过程,不断满足不同人群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家在苏州”成为凝结“梦在苏州”的精神文化枢纽,吸引各类苏州人在苏州找记忆、抓机遇、创未来、圆梦想,共同谱写中国梦的苏州新篇章。首先,要开展“家在苏州·成就梦想”主题教育活动,联系苏州改革发展的实际,坚持不懈地宣传中国梦,科学准确地诠释中国梦,生动活泼地展示中国梦,把每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统一起来,从而凝聚共识,巩固共识,发展共识。其次,要大力改善文化民生。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施舞台艺术和数字电影“四进工程”。开展“群星璀璨”、“我们的节日”等文化惠民活动。再次,要加强“家在苏州”文艺精品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推出以“家在苏州”为主题的原创歌曲、电影电视、报告文学等门类的精品力作,为各类人群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最后,要开展“阅读·成才——实现体面劳动”职工主题读书活动,突出读书求知主题,推进职工素质提升,为新苏州人实现体面劳动、有尊严地生活提供精神文化条件。
(作者系中共苏州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戴群英
endprint
坚持正确导向。导向是“家在苏州”品牌建设的灵魂,深化“家在苏州”品牌建设,抓好导向至关重要。要牢牢把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职责,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高度重视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确保品牌建设沿着正确方向深入推进。
坚持科学定位。任何品牌的推出都有一个定位问题,“家在苏州”品牌是区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体品牌,这一品牌找到了宣传思想工作服务全市工作大局的切入点。品牌建设的目标任务要契合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功能定位,也就是要着眼于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力的舆论支持、良好的文化条件。必须立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总体格局,科学谋划“家在苏州”品牌建设的思路举措和重点项目,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创新发展。把握“家在苏州”品牌的宣传思想文化属性,引导宣传思想文化条线的各项工作都要在品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形成工作合力。但是,“家在苏州”又不能包罗万象,更不能把宣传思想文化条线的各项工作统统贴上“家在苏州”的标签,而要突出重点,着力塑造品牌的个性特征,凸显品牌建设的时代价值,切实以品牌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效丰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平台载体和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家在苏州”品牌是人本导向的工作品牌,品牌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人。品牌只有深深地根植于人民群众,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要把为了人与依靠人统一起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在品牌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明确“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既注重从人民群众需要出发,让品牌建设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享得到,提高人民群众对品牌的知晓度和认可度;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力求思路问计于民,问题查找于民,任务落实于民,成效评判于民,提高品牌建设的参与度和覆盖面。要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注重对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职业背景、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进行结构分析和行为分析,以分众化举措满足多元化需求。要多搭建一些互动性强的思想文化平台,多开展一些普及程度高的思想文化活动,多创造一些平民化的思想文化消费项目。项目设计要突出“老苏州”、“新苏州”、“洋苏州”以及新农民、新市民、网民等类人群对“家”的向心力和认同感。
坚持统筹兼顾。“家在苏州”品牌建设的过程是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一系列重要关系的过程。深入开展“家在苏州”品牌建设,必须统筹兼顾以下几方面关系:一要统筹兼顾“老苏州”、“新苏州”、“洋苏州”的关系,充分尊重各类苏州人对“家”的关切和诉求,把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二要统筹兼顾物质、精神、文化的关系。建设“家在苏州”品牌,物质是基础,精神是动力,文化是灵魂。要善于把苏州“家里”的物质资源、精神资源、文化资源转化为品牌建设资源。三要统筹兼顾普惠性载体、个性化载体的关系。既着眼整体,搭建普惠性载体,满足社会大众的普遍需求;也顾及个体,搭建个性化载体,满足特殊人群的特殊需求。四要统筹兼顾先进性要求、广泛性要求的关系。既从实际出发,区分层次,着眼多数,也要鼓励先进,循序渐进,引导人们追求高层次的目标。五要统筹工作内容、方式方法的关系。根据品牌的功能定位确定品牌建设的具体内容,不断拓展工作的渠道、路径,善于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乐于参与的活动方式,把“家在苏州”品牌的正能量传递给千家万户。
三、深化“家在苏州”品牌建设的重点举措
“家在苏州”品牌建设是在人的精神世界搞建设,与其他工作相比可能有“虚”的一面。不能搞空对空,而要实打实。坚持“实”字当头,深入探索“虚功实做”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善于用实施工程的办法推进品牌建设,务求实实在在的成效。
深入实施融合工程。把握融合主题,以建设“和谐苏州”为目标,推动各类人群和谐共进。一要开展家庭文化活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文化是维系家庭生成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文化活动,弘扬以孝老爱亲、勤俭持家、和衷共济为核心的家文化,增强各类人群的共同体意识,共同建设以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的家园型城市。二要开展吴文化传承活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认同是“家在苏州”品牌的核心。为了增强“老苏州”、“新苏州”、“洋苏州”,以及新农民、新市民、网民等类人群对于城市归属感的文化认同,要着力推动昆曲、评弹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大力开展“家在苏州·我炫苏州话”等主题活动,让“老苏州”、“新苏州”、“洋苏州”,以及新农民、新市民、网民沉浸于浓郁的吴文化生态之中,并认同吴文化。三要开展企业文体评优活动。针对企业集聚大量新苏州人的现状,注重依托企业这个阵地,举办职工文化节、外企运动会,开展“文明职工”、“外来务工人员新人新事”评选等活动,推动尊重差异与扩大认同、包容多样与凝聚共识的有机统一,让各类人群既各美其美,又向心融合。四要依托“三融工程”这个载体(流动党员更好地融入流入地党组织,流动党员在思想和行动上与流入地社会管理充分融合,流入地与流出地在流动人口等社会管理重点领域融洽互动),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流动党员的素质能力,引导流动党员借助原籍地“乡情式”的管理模式,参与集聚流动人口的正能量。
深入实施聚力工程。把握聚力主题,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市民共有精神家园。第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群众。牢牢把握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鲜明主题,坚持抓重点、促示范,抓基层、强基础,抓类别、带整体,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引导党员群众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群众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苏州的成功实践”研究工程,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做出有说服力的回答,更好地把全市上下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强化城乡联动,开展“家在苏州·互看互学”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党员群众在感受城乡巨变中坚定理想信念。第三,用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广泛开展“苏州精神”学习实践活动,开设“时代精神讲堂”,运用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宣传一批坚持科学发展、勇立时代潮头的先进典型,一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典型,一批为民务实清廉的先进典型,不断提振干部群众的“精气神”。第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围绕“德善之城”建设,开展“家在苏州·践行‘五好”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家在苏州·寻访身边道德模范新闻行动”、“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等活动,培育道德模范群体。借助“道德评谈”、“道德讲堂”等创新载体,演绎“最美现象”,构筑“道德高地”,形成“蒲公英效应”,真正用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引领社会风气,用与时俱进的道德准则规范社会行为。
深入实施圆梦工程。把握圆梦主题,将晒梦、追梦、圆梦融入“家在苏州”品牌建设的全过程,不断满足不同人群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家在苏州”成为凝结“梦在苏州”的精神文化枢纽,吸引各类苏州人在苏州找记忆、抓机遇、创未来、圆梦想,共同谱写中国梦的苏州新篇章。首先,要开展“家在苏州·成就梦想”主题教育活动,联系苏州改革发展的实际,坚持不懈地宣传中国梦,科学准确地诠释中国梦,生动活泼地展示中国梦,把每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统一起来,从而凝聚共识,巩固共识,发展共识。其次,要大力改善文化民生。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施舞台艺术和数字电影“四进工程”。开展“群星璀璨”、“我们的节日”等文化惠民活动。再次,要加强“家在苏州”文艺精品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推出以“家在苏州”为主题的原创歌曲、电影电视、报告文学等门类的精品力作,为各类人群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最后,要开展“阅读·成才——实现体面劳动”职工主题读书活动,突出读书求知主题,推进职工素质提升,为新苏州人实现体面劳动、有尊严地生活提供精神文化条件。
(作者系中共苏州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戴群英
endprint
坚持正确导向。导向是“家在苏州”品牌建设的灵魂,深化“家在苏州”品牌建设,抓好导向至关重要。要牢牢把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职责,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高度重视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确保品牌建设沿着正确方向深入推进。
坚持科学定位。任何品牌的推出都有一个定位问题,“家在苏州”品牌是区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体品牌,这一品牌找到了宣传思想工作服务全市工作大局的切入点。品牌建设的目标任务要契合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功能定位,也就是要着眼于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力的舆论支持、良好的文化条件。必须立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总体格局,科学谋划“家在苏州”品牌建设的思路举措和重点项目,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创新发展。把握“家在苏州”品牌的宣传思想文化属性,引导宣传思想文化条线的各项工作都要在品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形成工作合力。但是,“家在苏州”又不能包罗万象,更不能把宣传思想文化条线的各项工作统统贴上“家在苏州”的标签,而要突出重点,着力塑造品牌的个性特征,凸显品牌建设的时代价值,切实以品牌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效丰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平台载体和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家在苏州”品牌是人本导向的工作品牌,品牌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人。品牌只有深深地根植于人民群众,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要把为了人与依靠人统一起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在品牌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明确“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既注重从人民群众需要出发,让品牌建设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享得到,提高人民群众对品牌的知晓度和认可度;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力求思路问计于民,问题查找于民,任务落实于民,成效评判于民,提高品牌建设的参与度和覆盖面。要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注重对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职业背景、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进行结构分析和行为分析,以分众化举措满足多元化需求。要多搭建一些互动性强的思想文化平台,多开展一些普及程度高的思想文化活动,多创造一些平民化的思想文化消费项目。项目设计要突出“老苏州”、“新苏州”、“洋苏州”以及新农民、新市民、网民等类人群对“家”的向心力和认同感。
坚持统筹兼顾。“家在苏州”品牌建设的过程是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一系列重要关系的过程。深入开展“家在苏州”品牌建设,必须统筹兼顾以下几方面关系:一要统筹兼顾“老苏州”、“新苏州”、“洋苏州”的关系,充分尊重各类苏州人对“家”的关切和诉求,把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二要统筹兼顾物质、精神、文化的关系。建设“家在苏州”品牌,物质是基础,精神是动力,文化是灵魂。要善于把苏州“家里”的物质资源、精神资源、文化资源转化为品牌建设资源。三要统筹兼顾普惠性载体、个性化载体的关系。既着眼整体,搭建普惠性载体,满足社会大众的普遍需求;也顾及个体,搭建个性化载体,满足特殊人群的特殊需求。四要统筹兼顾先进性要求、广泛性要求的关系。既从实际出发,区分层次,着眼多数,也要鼓励先进,循序渐进,引导人们追求高层次的目标。五要统筹工作内容、方式方法的关系。根据品牌的功能定位确定品牌建设的具体内容,不断拓展工作的渠道、路径,善于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乐于参与的活动方式,把“家在苏州”品牌的正能量传递给千家万户。
三、深化“家在苏州”品牌建设的重点举措
“家在苏州”品牌建设是在人的精神世界搞建设,与其他工作相比可能有“虚”的一面。不能搞空对空,而要实打实。坚持“实”字当头,深入探索“虚功实做”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善于用实施工程的办法推进品牌建设,务求实实在在的成效。
深入实施融合工程。把握融合主题,以建设“和谐苏州”为目标,推动各类人群和谐共进。一要开展家庭文化活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文化是维系家庭生成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文化活动,弘扬以孝老爱亲、勤俭持家、和衷共济为核心的家文化,增强各类人群的共同体意识,共同建设以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的家园型城市。二要开展吴文化传承活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认同是“家在苏州”品牌的核心。为了增强“老苏州”、“新苏州”、“洋苏州”,以及新农民、新市民、网民等类人群对于城市归属感的文化认同,要着力推动昆曲、评弹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大力开展“家在苏州·我炫苏州话”等主题活动,让“老苏州”、“新苏州”、“洋苏州”,以及新农民、新市民、网民沉浸于浓郁的吴文化生态之中,并认同吴文化。三要开展企业文体评优活动。针对企业集聚大量新苏州人的现状,注重依托企业这个阵地,举办职工文化节、外企运动会,开展“文明职工”、“外来务工人员新人新事”评选等活动,推动尊重差异与扩大认同、包容多样与凝聚共识的有机统一,让各类人群既各美其美,又向心融合。四要依托“三融工程”这个载体(流动党员更好地融入流入地党组织,流动党员在思想和行动上与流入地社会管理充分融合,流入地与流出地在流动人口等社会管理重点领域融洽互动),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流动党员的素质能力,引导流动党员借助原籍地“乡情式”的管理模式,参与集聚流动人口的正能量。
深入实施聚力工程。把握聚力主题,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市民共有精神家园。第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群众。牢牢把握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鲜明主题,坚持抓重点、促示范,抓基层、强基础,抓类别、带整体,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引导党员群众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群众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苏州的成功实践”研究工程,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做出有说服力的回答,更好地把全市上下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强化城乡联动,开展“家在苏州·互看互学”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党员群众在感受城乡巨变中坚定理想信念。第三,用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广泛开展“苏州精神”学习实践活动,开设“时代精神讲堂”,运用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宣传一批坚持科学发展、勇立时代潮头的先进典型,一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典型,一批为民务实清廉的先进典型,不断提振干部群众的“精气神”。第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围绕“德善之城”建设,开展“家在苏州·践行‘五好”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家在苏州·寻访身边道德模范新闻行动”、“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等活动,培育道德模范群体。借助“道德评谈”、“道德讲堂”等创新载体,演绎“最美现象”,构筑“道德高地”,形成“蒲公英效应”,真正用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引领社会风气,用与时俱进的道德准则规范社会行为。
深入实施圆梦工程。把握圆梦主题,将晒梦、追梦、圆梦融入“家在苏州”品牌建设的全过程,不断满足不同人群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家在苏州”成为凝结“梦在苏州”的精神文化枢纽,吸引各类苏州人在苏州找记忆、抓机遇、创未来、圆梦想,共同谱写中国梦的苏州新篇章。首先,要开展“家在苏州·成就梦想”主题教育活动,联系苏州改革发展的实际,坚持不懈地宣传中国梦,科学准确地诠释中国梦,生动活泼地展示中国梦,把每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统一起来,从而凝聚共识,巩固共识,发展共识。其次,要大力改善文化民生。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施舞台艺术和数字电影“四进工程”。开展“群星璀璨”、“我们的节日”等文化惠民活动。再次,要加强“家在苏州”文艺精品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推出以“家在苏州”为主题的原创歌曲、电影电视、报告文学等门类的精品力作,为各类人群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最后,要开展“阅读·成才——实现体面劳动”职工主题读书活动,突出读书求知主题,推进职工素质提升,为新苏州人实现体面劳动、有尊严地生活提供精神文化条件。
(作者系中共苏州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戴群英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