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堂梅朵曲巴

2014-09-24索穷

西藏人文地理 2014年5期
关键词:公堂梅朵格萨尔

索穷

“曲巴”即祭祀、供奉、供养。西藏古代有四大供养(曲巴)之说,吐蕃王朝的牟尼赞普时,首创每年定期在拉萨大昭寺供养律藏,在昌珠寺供养论藏,在桑耶寺供养经藏和大菩提等四种宗教活动,称之为四大供养节。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大供养节逐渐演变为拉萨坚阿曲巴(元宵供养)、桑耶夺得曲巴(经藏供养)、热振库优曲巴(杜鹃鸟供养)和公堂梅朵曲巴(鲜花供养)等新的四大供养节。

藏历四月十五是西藏萨嘎达瓦节,著名的公堂寺“梅朵曲巴”节也在这一天举行。拉萨河南岸次角林村的村民都要于前一天前呼后拥地将宗赞神像护送到距此十多公里的公堂寺,与女神同住一宿,互诉衷肠。

节日当天,人们欢歌跳舞庆祝宗赞与女神相会、重逢,十六日再将宗赞神像抬回次角林村林卡净身,然后送回庙里,盼来年再会。这一民间宗教节日成为次角林村颇具特色的民间习俗,不但全村人倾巢出动举行欢庆活动,也引得附近村落及一些拉萨市民前来参加观赏。

来自汉地的武士,格萨尔部将的对手芝布宗赞

出生于1930年的尼玛平措老人是次角林村四组人,老人性格倔强、阅历丰富,曾经是公堂梅朵曲巴节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堪称是次角林村及宗赞大神历史的活字典。

老人告诉我们说:我们这个地方有个芝布宗赞大神,宗赞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占据山尖要塞的地祇。本地寺庙经卷里记载,芝布宗赞原是古代中原地区汉国先帝的战将,他战死在沙场后成为今四川省内一座大山的厉鬼。四百年过后,一个叫直孜达西的佛教中观大师来到该山修行,那个本事超强的鬼神变成一条大蛇缠绕大山,并引来天兵龙将把各种兵器雨点般砸向大师修行处,显现各种鬼形怪态干扰大师修行。但是,鬼神使用各种伎俩并没能阻挡住大师修行。于是鬼神只得现身,说明自己的来历,请求赎罪。在大师给他传授了许多因果经教后,他发誓自愿变成佛教的护法神,要求在各地佛教寺庙的门廊里立他的塑像,或在廊墙壁上绘画他的像,并跟随文成公主来到拉萨,成为佛教的重要护法神。

尼玛平措老人停顿了片刻,继续说道:那么我们当地民间传说中则是说芝布宗赞是从成都府一个叫桑唐马不(红铜坝)的地方来的,据说是唐朝的皇帝派他进藏为文成公主一路护驾来到这边的,他是属于米西赞杰(就是人死后变成的暴厉鬼),他生前是格萨尔大王手下军官们的对手中一个叫霍尔·巴桑香波的赫赫有名的战将,所以这个地方的人自古以来没有说唱格萨尔故事的传统,如果当地人听到有人哼唱格萨尔故事马上会制止,因为宗赞大神听到后会非常烦躁。另一个方面是我们这个地方的人从来不会去拉萨关帝庙(藏语称格萨尔拉康)朝拜,我们小时候跟父母一起转林廓别人径直上拔玛日朝拜关帝庙,但父母亲总是拉着我们低头疾行,不会让我们跟着他们上去。巴桑香波据说是格萨尔主要战将丹玛的死对头,他们俩互相斗箭比试武艺,丹玛把巴桑香波的头盖骨都打破了,所以现在有一个说法就是宗赞大神的脑袋是由狗的天灵盖代替的。人们有一种说法认为格萨尔勇武是因为有神助,而丹玛的勇武完全是靠自助,所以丹玛自称人杰、人雄。但即使这样,格萨尔大王在他37岁的时候还输过一场战役,而丹玛是战无不胜的,这说明宗赞的对手多么强大。据说丹玛的故乡在天竺,他是个善始善终的将军,战争结束后他回到天竺颐养天年,这在格萨尔的众多部将中也是少有的。

正因为他是被丹玛极不情愿地打败的,内心有大怨愤,所以死后很暴躁。

至今,尼玛平措老人还记得宗赞拉康原来的位置在半山腰,“我出生的地方就在那边,小时候经常放羊去那儿,能看到一截建在岩上的石墙废墟,旁边有个废弃的水井一样的地方,传说那是宗赞大神找矿挖矿的地方,岩墙上还有一些石刻佛像。在我们本地的传说中,宗赞是‘鲁(水中的精怪)和赞神合二为一的化身,而‘鲁与猪相克,所以次角林村民虽不禁食猪肉,但为了避免激怒宗赞,绝对禁忌在村中养猪。”这条禁忌代代相传,很多村民己无法完全明了其中的确切含义,可是仍然自觉遵守。后来村里也曾养过猪,但全村的猪在某次发生猪瘟时全部死亡,村民认定这是地方神对破坏禁忌的惩罚,至此再也不敢养猪了。

正像尼玛平措老人所说,该护法神最初住在山顶,后来放置到崩巴日山腰上一个叫玛顶浆果的小屋里。因为大神性格极其暴躁,稍不如意就给当地造成灾祸。比如,过去当有人走到拉萨河北岸能望见土地神或护法神所在小庙——旧时西藏最主要的官道——江唐那噶(即今拉鲁湿地一带)时必须下马脱帽,不然会得癫病。传说他甚至曾把达赖喇嘛的坐轿都掀翻过。

因此,第八世达赖喇嘛降白加措不得不下令将其塑像搬到被人见不到的山下深沟中,并给凶猛的神像用金粉装饰,使神像的面容变得温和宁静。当地村民层啦告诉我说,公堂梅朵曲巴这个节日本身就是为了安抚和取悦宗赞大神暴躁的魂灵,让他也跟受他保护的俗人百姓一般享受天伦之乐,使其得以过上平和安详宁静的世间生活。

他讲,“听说从此以后,宗赞大神再也没有祸害过人了。”

难言甜蜜的“爱情”

既如此,所谓宗赞大神和公堂拉姆的“爱情故事”又是怎么回事呢?

尼玛平措老人讲,传说当时在拉萨八廓那个地方有一母所生的三姐妹,大姐就是后来的公堂拉姆,二姐叫拉姆贝巴或拉姆扎木(俗称蛙面女神),三妹名叫班丹拉姆。母亲很喜欢乖巧听话的小女儿,对次女的态度一般,但由于大女儿好吃懒做、性格怪异,还经常顶撞母亲,伤透了母亲的心。母亲预言她:由于你行为不端、五体不勤,将来要托生为受饿的乌鸦,因为饥饿而去偷牧羊人的干粮,被牧童用吾尔多绳石击中,伤及手臂,(预言灵验)她的手臂果然是断成两截的,现在的公堂拉姆就是一个断了手臂的残疾女神。而且母亲还不解恨,同时警告她即使以后找到爱人,一年也只会有一次见面机会,这就是他们只能在公堂梅朵曲巴庙会上能见上一面的来由,她等于是被母亲贬出拉萨城去的。

但是后来,这个面相丑陋的女人竟不可思议地爱上了拉萨河对面英俊威武的宗赞大神。这事被天母知道以后非常生气,不准他俩随便见面。从此,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拉萨木如寺的僧人把女神塑像抬到八廓街南面的夏扎宅邸前,遥望河对岸的心爱的人。她的身旁放着一口浅锅,意思是她如同坐在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强烈地盼望着与心爱的人见面。

猜你喜欢

公堂梅朵格萨尔
梅朵戒指
关于建立“格萨尔文献数据中心”的初步构想
《格萨尔》的音乐体系
40年西藏《格萨尔》工作回顾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吧国公堂的房屋典当经营*—以《公案簿》第13、14辑资料为中心的分析
《格萨尔》向何处去?——后现代语境下的《格萨尔》史诗演述歌手
上海公共租界行政诉讼制度探析
梅朵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