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2014-09-23段羡菊阳建傅天明莫紫晴

瞭望东方周刊 2014年36期
关键词:腾飞株洲动力

段羡菊++阳建++傅天明+莫紫晴

从湘江风光带的各类火车头实物到株洲规划展览馆的陈列,从工业区连绵耸立的工厂,到株洲人津津乐道的工业史,当你徜徉于株洲这座城市,到处可以感受到强烈的工业印记,浓郁的工业氛围。

自民国中后期起,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交通,一个集兵工、机车厂为主体的株洲工业区开始崛起,一度要打造“东方的鲁尔区”。1953年,株洲被列为全国八个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180多个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中国首台航空发动机,中国首台电力机车等诞生于此。

在一座工业重镇崛起和辉煌的背后,传统工业的弊病开始呈现。清水塘工业区成为中国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头号挂牌地区。因工业而立的株洲,如同国内外所有老工业城市,走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

毛腾飞,株洲市委副书记、株洲市市长。身材高大,数学专业出身,熟谙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在同事眼中是个对工作追求完美的人。

《瞭望东方周刊》近日专访了毛腾飞,在他看来,一个城市要想在转型过程中获得新发展,就须从环境、产业、空间、改革和民生这五个核心领域谋求可持续动力。

向环境要动力

《瞭望东方周刊》:株洲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在环境保护、资源约束方面,面临什么样的考验?

毛腾飞:株洲因工业而兴,也因工业而困。株洲起步之初,重化工业特征明显,走的是一条传统工业的发展道路。直到近期,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些曾经为之骄傲的产业,逐步衰落。

摆在株洲工业面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以重化工业为主体的清水塘老工业区的治理。经过多年关停并转,仍然还有这类企业92家,2013年的产出还有200多亿元。

清水塘的污染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否则将严重危及湘江下游从湘潭市到岳阳市近1000万人的生命安全;严重损害城市形象,株洲曾经位列国内十大空气污染城市;严重制约城市发展,其所在的石峰区项目引进相对较难。

国家发改委一位司长说,清水塘工业区是一个集所有老工业基地复杂难题于一体的地方。

《瞭望东方周刊》:解决工业污染,株洲市近年做了那些工作,治理思路有什么变化?

毛腾飞:株洲是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我们一直强调一个理念,追求发展绿色GDP,不要黑色GDP,更不要带血的GDP。

为此,我们着力抓了两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强湘江治理保护。这是省政府的一号工程。2013年起,计划用三年,基本关停污染企业、基本拆除城区烟囱、基本截流城区段排向湘江的污水。

2010年以来,全市已拆除烟囱200根;关停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和生产线共185家(条);去年以来,又关闭湘江两岸200米以内的养殖场189家,今年还要进一步关闭湘江两岸一公里范围内的养殖场。

另一个是抓好清水塘工业区的搬迁改造。

近年来,株洲市累计投入75亿元,用于清水塘老工业区污染企业关停、落后产能淘汰、历史遗留污染治理、企业搬迁改造等环境综合治理。对清水塘的环境治理,已经由以前的发展循环经济阶段,转变为实施搬迁改造阶段。

2014年3月,株洲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7月,我们彻底关闭了旗滨玻璃株洲城区生产基地,投资50亿元的醴陵旗滨玻璃产业项目第一条生产线正式点火投产。按照计划,该项目2015年五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将成为中国的节能玻璃、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基地,湖南省最大的玻璃深加工中心。

我们提出打造“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就是要让“工业文明、生态宜居”成为人们对株洲记忆的“符号”,让绿色成为株洲的底色。

我们既要创造投资环境,也要创造生活环境。株洲通过努力,已成为了全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的城市、中国最佳营商环境十大城市,创建成为了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正在创建全国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我们还大力倡导和推动“1135”绿色出行,争取成为最具“两型”文化底蕴的城市。这样,让投资者有投资动力,外来人也有落户株洲和来旅游消费的动力,以此来增强株洲集聚产业与人口的能力。

打造“中国动力谷”

《瞭望东方周刊》:株洲关停如此多落后、污染企业,怎么保证经济后续发展?

毛腾飞:关键是发展产业。以前来湖南看工业,必看株洲,现在就不一定了。

一是推进优势产业优先发展。主要是依托轨道交通、航空、汽车、风电等动力产业的比较优势,加快打造“中国动力谷”。

二是推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着力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医药,引进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

2013年9月,我们与微软进行了连续三天的招商谈判,有一个晚上还谈了通宵,最终促成项目如期签约。此外,我们相继签约引进了北汽二工厂30万辆汽车、阿里巴巴株洲产业带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还有一批大型央企、民企和跨国公司也都有意向到株洲发展。

三是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抓住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同时,加快采用信息技术、高新技术和先进工艺设备,改造提升化工、建材、服饰、陶瓷等传统产业,实现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转型升级。

四是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利用株洲交通枢纽优势、历史文化资源和产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职业教育、研发设计和商贸服务等服务业,为工业发展提供坚强支撑。投资10亿元的南车物流、投资100亿元的方特欢乐世界、投资200亿元的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等一大批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瞭望东方周刊》:株洲打造“中国动力谷”,又是出于何种动机和基础呢?

毛腾飞:“中国”代表国家水平,“动力”代表株洲的产业特色,“谷”是一个产业区域,一个产业平台,是一种源于先进科技研发制造的区域。“中国动力谷”应是动力领域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endprint

我们提出打造“中国动力谷”,是有信心的。我们不但有技术优势,而且有人才支撑和市场支撑。

株洲是国家老工业基地,拥有“中国电力机车的摇篮”、“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特色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三大动力产业的标志性名片,经过几十年的积淀,天上飞的、公路上开的和铁路上跑的,其核心动力系统株洲有明显优势。

另外,株洲职教城办学规模规划为学历教育8万人,常年培训学生10万人,实现本地常住人口20万人,将成为“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创新之都”。同时,株洲拥有各类人才42万人,拥有在本地成长起来的院士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42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88名。这些都将为打造“中国动力谷”提供源源不断的各类人才支撑。

《瞭望东方周刊》:株洲的“动力”产业是否能够支撑起这座老工业城市重新找回光荣?

毛腾飞:株洲的轨道交通产业实力尤其雄厚,特别是高铁和动车,出口到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3月18日,南车株机与南非签订了价值超过20亿美元的电力机车大单,这是目前我国高端轨道交通装备整车最大的出口订单。

此外,我们还掌握了IGBT这项尖端技术,它被誉为功率变流装置的CPU、绿色经济的“核芯”。2014年6月,世界第二条、国内首条8英寸IGBT生产线在株洲全面建成投产,打破了国外公司在高端IGBT芯片技术上的垄断。我们将以此为龙头,打造IGBT牵引的千亿产业。

我们的航空产业来势也比较好,不但国内整机和零部件企业在这里集聚,而且法国、加拿大的一些航空企业也在与我们合作发展。

此外,株洲还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北京汽车、南车时代电动等具有一定规模的整车生产企业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目前,株洲拥有160多家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及机械加工企业,年产值已突破200亿元,预计到2017年,汽车产业将实现工业总产值800亿元。

“中国动力谷”的战略产业定位提出之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各方充分认同。我们将通过自己的努力,到2020年左右,形成4000亿元产业的规模。

建好湖南东大门

《瞭望东方周刊》:株洲城市新发展,也需要新的地理空间,未来拓展的方向在哪里?

毛腾飞:株洲正好处在我国“一带一部”的战略交会点上,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资金、技术转移中具有先天优势,建好湖南“东大门”,其势已成,其时已至。

市区空间调整,重在谋求加快南向、东向发展。株洲主城区居于市域北部,北接长沙市,西邻湘潭市,开发已到达边界,空间十分有限。因此,向东连接醴陵、向南连接株洲县,就成了必然选择。

市域空间调整,重在加速县域崛起。株洲市辖区范围呈狭长形,南北距离超过200公里,市区发展对县域的辐射带动较弱,县域发展相对缓慢。现在,所辖各县的交通基础条件空前改善,今后既要加快市区的发展,市区也要如同火车头,带动“火车车厢”般的各县发展。

市外空间调整,重在谋求打开湖南“东大门”。过去,湖南更多强调打开“南大门”。而今,随着沪昆高铁、炎汝高速株洲段等建成通车,株洲在湘东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国际和我国东部沿海产业还在加速转移中,这一轮产业转移的黄金期还有三五年时间。

对企业要放,对政府要紧

《瞭望东方周刊》:7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株洲考察时,称赞了株洲的简政放权改革,你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毛腾飞:李克强总理对株洲行政审批“并联审批”、“绿色通道”、“无偿代办”等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我们认真总结推广。

如株洲市攸县为确保政府性投资项目和新办企业项目开工建设,政务“绿色通道”一路畅通,总投资10亿元的旭日陶瓷项目从考察到签约不到一个月,从签约到开工只用了两个月,时限与以前类似项目比缩短了四个月。

下放权力,是对市场主体而言的;对政府性投资,我们则是要规范、约束权力。政府性投资项目,绝不能不论证、说搞就搞,绝不能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搞“三边工程”,绝不能既费资金,又坏风气。

一个市,大家以为市长的权力很大,现在我把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这些权限交给程序,大小项目都要经过严格的程序,最后才会到我这里,我唯一的权力就是否决权,但又不可能随意否定。我们只希望大家都谨慎和规范用权。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制度改革后,大大节省投资,大大优化方案,大大加快进度,大大遏制可能滋生的不正之风。

纳税人的钱,变成财政支出,牵涉公众切身利益,我们怎能不用好?我不怕得罪人,如果不敢得罪极少数人,就会得罪大多数人。

当然,改革远不止这些,今年我们重点推进的就包括投融资、土地、金融、国企等十大改革,我们希望通过每一项改革都能释放动力和红利。

让老百姓有认同感、归属感

《瞭望东方周刊》:如何理解寻求城市动力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株洲在改善民生方面有哪些改革举措?

毛腾飞:我们追求城市发展的目的,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老百姓生活更美好。

2013年,我们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进“十大民生”工程建设,今年提出推进“民生100”工程建设。

今年截至6月底,全市用于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2%,其中科技、住房保障、城乡社区事务、交通运输等支出增幅均达到30%以上。

我们坚持不搞面子工程,要做民心工程。这些年,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株洲建宁学校、市中心医院等民生工程。今年又推进市博物馆和市夕阳红活动中心等“三馆三中心”建设。

民生项目本身就能直接拉动投资,推动发展。民生改善,必将让老百姓更加大胆地消费,从而推动发展;特别是能大大提升广大市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形成强大的合力去共同推动株洲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腾飞株洲动力
卢腾飞
株洲为何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凤凰展翅 大兴腾飞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阳光动力
动力船
童心画廊
把美好的想像转化为动力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