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故事
2014-09-23
瞭望东方周刊 2014年36期
工信部发布的《2013年手机行业发展情况回顾与展望》披露,2013年中国手机产量14.6亿部,其中深圳占半壁江山。
在中国国产品牌中,份额最大的“中华酷联”中,三家都是深圳企业;而金立、步步高VIVO、OPPO,乃至于刚刚创立的Nubia,无一不在深圳。
如果说中国是全球手机制造中心,那么深圳毫无疑问是中国的手机制造中心。
中国的手机产业诞生于深圳。
深圳的手机产业在基站、设备制造、整机集成、设计、主板制造、物流以及手机的认证测试等环节,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以及全国最完整的零部件生产、方案设计、整机制造的产业链——拥有手机及相关厂商一万多家,其中整机生产商3000多家,方案设计商500多家,配件商3000多家。
成本降低,还可以更低。持续的技术改造如同施展魔法。比如手机的塑胶背壳,有些厂商可以将成本从2元降至1角。
正是依托于如此强大的电子制造产业环境,整整三代国产手机才会诞生于此并蓬勃发展。
从最初依靠垄断毫无技术含量地纯贴牌,到之后一些国产品牌埋头研发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再到山寨厂商轰轰烈烈地成长又倒下,后来是今天以“中华酷联”为首的国产品牌,依托研发和创新,在国内外市场直逼三星和苹果的市场份额。
与其热切地紧盯着大洋彼岸的苹果新品发布现场,不妨回过头来,看看足够曲折也足够励志的中国手机故事。在当之无愧的“全球硬件硅谷”深圳,当小巧的集成电路板看花了几代打工妹的双眼,当嗅觉灵敏的生产线催生出一批隐形富豪,当华强北的风吹草动可能影响世界电子产品市场,中国制造的轨迹正在跃迁,正在改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