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教你成功》章节选

2014-09-23吴国雄

新闻前哨 2014年8期
关键词:李陵巡抚春泥

7 奉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三国时的刘备去世后,其儿子刘禅袭位,称为“后主”。

诸葛亮继续任丞相,并受封为“武乡侯”,蜀国的军政大权都握在他手里,一切国家大事实际上均由他裁决。

诸葛亮是一贯主张联吴伐魏的,这时他仍然一面和东吴结好,一面南征孟获,平定南中诸郡,以消除后顾之忧,然后充实军备,练兵习武,积极准备北伐魏国。

出兵的时候,诸葛亮曾上表后主,力劝听信忠言,任用贤臣,这篇文章就是《前出师表》。可是这次北伐没有成功,他只好暂时退兵回蜀。

过了一些时候,诸葛亮又发动了第二次北伐,当时蜀国士大夫中反对兴师伐魏的不在少数,诸葛亮因此又上一表,分析当时局势,说明蜀汉与曹魏势不两立,必须北伐,这就是《后出师表》。

后出师表》的最后一句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把诸葛亮一生的忠贞气节推向了极至。

【点评】为了自己钟情的事业,可以呕心沥血;为了自己钟爱的黎民,可以殚精竭虑。这就是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公仆。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一传世名句,出自清朝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诗句将政治抱负与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与议论有机结合,表达了诗人虽脱离官场却依然关心着国家前途命运的赤子之情。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带着一怀离愁别绪,趁着西下的斜阳,扬鞭催马,远走天涯。纷纷飘零的落花绝不是无情之物,化作春泥还要培育出更美的鲜花。

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哪里是落花的葬词,这分明是对新生命的礼赞。

【点评】花朵竞放时把美丽与芳香献给了人类,花朵凋谢后把身姿与养份留给了泥土。这就是爱的奉献,这就是生命的价值,这就是做人要培养的品德。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热衷政治,胸怀大志,对皇帝昏聩、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深为不满,志欲革除积弊,却怀才不遇,抱负难酬,最终成为朋党之争的牺牲品,四十五岁就郁郁而终。

李商隐是河南荥阳人,在与王氏结婚之前曾有过恋爱经历,与柳枝、宋华阳都相恋过,而且爱得非常痴情。当他与王氏结婚后,夫妻情深意笃。王氏死后,李商隐在梓州幕府时,府主同情他鳏居清苦,要把才貌双佳的乐姬张懿仙赐配给他。当时李商隐正值中年,丧妻一年多,续弦亦在情理之中,但李商隐因感情执著思念亡妻而婉言谢绝府王美意,最后独居而死。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颗巨星,其《无题》诗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成为千古佳句。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成灰状,那长长的悲泪才叫流干。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繁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点评】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贡献社会,成就自我。这就是做人和处事的紧要之处。

奋不顾身 为国捐躯

李陵,是汉武帝时的著名大将,擅长骑射,又懂得兵法,当时很得朝廷信任。

不料,李陵在和匈奴的战斗中,由于寡不敌众,无奈投降了匈奴。

听说李陵投降,汉武帝很是生气,认为李陵辱没了自己对他的信任,朝中大臣也都纷纷指责李陵没有骨气。

只有太史令司马迁不这样认为,他说:“我和李陵一向没什么交情,但我见他为人很讲义气,孝顺父母,友爱士兵,还常常想奋不顾身地解救国家的灾难,所以,我认为李陵这次在领兵不到五千的情况下,与数万名敌兵对阵,最后由于伤亡惨重,弹尽粮绝,归路被切断,才被迫投降,是情有可原的。而且我还认为,他这次投降,并非是贪生,而是想等待以后有利的时机再来报效国家。”

司马迁说得在情在理,可汉武帝认为他是在替李陵辩护,是是非不分,将他关进了监狱,施行了“腐刑”。

以后,汉武帝还杀了李陵全家,李陵知道后很是痛心,于是在匈奴娶妻成家,至死不回故土,未能实现他奋不顾身为国捐躯的愿望。

【点评】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奋勇向前,毫不顾及个人安危,这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把这种精神化于脑、践于行,就能促进我们的事业不断攀上新的台阶。

28 尚俭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

唐朝有一禅师,法号为大梅法常,幼年时在玉泉寺出家,自幼对禅法就特别感兴趣,于是到马祖道一禅师处参学。

大梅法常请教马祖道一:“请问如何是佛?”

马祖道一回答说:“即心是佛。”

大梅法常听后大悟,于是到大梅山隐居潜修。

唐朝贞观元年,盐官齐安国师名下有一位出家人因为上山迷了路,遇见了大梅法常。这位出家人十分惊讶在这个僻远山区居然有位隐居的和尚。

问大梅法常:“请问大师在此多少时日?”

大梅法常回答:“只见四周青山青了又黄。”endprint

出家人又问:“这下山的路向什么方向走呢?”

大梅法常回答:“随着流水去。”

出家人下山后回到盐官齐安国师处,告诉国师他的奇遇。齐安国师说:“我过去到江西曾经遇到过一个出家人,后来没有了他的消息,不知是否就是你所遇见的和尚,我想托你去请他下山,接受我的供养。”后来出家人再度上山去请大梅法常,禅师委婉地谢绝了盛情,并作偈语一首。

一池荷叶衣无尽,

数树松花食有余;

刚被世人知住处,

又移茅舍入深居。

一池塘的荷叶,给我当作衣服穿,我就穿用不尽了;山上有许多松树,以松花当饭,我也吃不完啊。住处被世人知道后,来访民众太多,干扰了修道生活,那怎么办呢?我只好再把茅屋往深山更远处转移了。

【点评】衣不求华,食不厌蔬。粗茶淡饭,幸福年年。若追求生活上的低标准,若比照工作上的高标准,没有不快乐的今天和明天,没有不成功的当下和未来。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膏脂

康熙四十五年,张伯行升任江苏按察使,这个职务在巡抚之下。按照当时的官场旧制,新任的官员要给总督、巡抚等上司送礼,以示尊敬,也表示请求以后关照提拔,这大概需要白银四千两。但张伯行秉性耿直,不巴结上司,对此腐败风气深恶痛绝,他说:“我为官,誓不取民一钱,安可办此?”不但拒绝送礼,在任内还尽力革除地方弊病,整顿吏治,因而得罪了总督和巡抚,常受到他们的排挤。

第二年的正月,康熙皇帝南巡到达江苏,要总督和巡抚举荐贤能,在举荐的名单中没有看到已闻名朝野的张伯行,康熙皇帝就对总督、巡抚申斥道:“我听说张伯行居官清廉,是个难得的国之栋梁,你们怎么不举荐他?”说完又转向张伯行说:“我很了解你,他们不举荐你,我举荐你。将来你要居官以善,做出政绩来,天下人就会知道我是名君,善识英才;如果贪赃枉法,天下人便会笑我不识善恶。”康熙皇帝当场破格提升张伯行为福建巡抚。在福建巡抚任上,张伯行兢兢业业,明察秋毫,扬善抑恶,造福百姓,使得全省风气大变,官清民乐。到了康熙四十八年,张伯行奉旨调任江苏巡抚,福建的百姓痛哭相送,如失青天。赴任后,张伯行立即发布檄文《禁止馈送檄》,严禁下属馈送钱物,以整顿当时日益盛行的贪腐之风。文中写道:“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膏脂。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意思是:一根丝,一粒米,都关系到我的名誉节操;一厘钱,一毫银,都是民脂民膏。少收一分,老百姓受惠就不止一分;多取一文,我的为人就不值一文,谁说行贿馈送是官吏交际难免的平常小事,要知道这样做实际上是损害了廉洁的美德;如果说这些钱物并非不义之财,那么请你说说它们是怎么得来的?

张伯行因廉洁从政,锐意改革,与总督的矛盾日益加深,从而备受压制,第二年,张伯行称病请求退隐。康熙皇帝爱惜人才不予应准:“张伯行操守清洁,立志不移,朕所深悉。江苏重地,正资料理,不得以衰病求罢。”于是张伯行忍辱负重继续任职。

张伯行的《禁止馈送檄》广为传诵,被人们誉为从政清廉的“金绳铁矩”。张伯行本人也被康熙皇帝誉为“江南第一清官”,并赐给他“廉惠宣猷”的匾额。

【点评】贪心如火,不遏则燎原;欲望如水,不遏则滔天。廉洁则夜夜平安,毫无敲门之惊;贪腐则日日煎熬,自有指脊之虑。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这是宋朝诗人杜耒(lěi)在《寒夜》中描写冬夜客来、主人生火煮茶、以茶当酒款待客人的诗句。客人、主人围着红红的火苗,手捧一杯清香的热茶,边品茗(míng)边高谈,其乐融融,其情浓浓,这是令人钦羡的纯朴风习,又是让人神往的高雅享受。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隆冬的夜晚,寒气袭人,突有客人到访,披衣起床,倒履相迎,可是厨下无菜肴,柜中无陈酿,只好铲雪融冰,生火煮茶。茅舍外雪压寒枝悄然自坠,竹炉里松炭星火四溅有声。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使得今日的月色与往日格外地不同。

【点评】真心,哪怕是清茶一杯,也会情深意浓;假意,即便是山珍海味,一样会随风而去。所以千金易得知音难求,只有“真”、“实”、“纯”,才可广交朋友广结善缘。

(作者吴国雄,1963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从事公务员25年,曾在多个工作岗位任职,2006年元月任仙桃日报社社长至今)endprint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李陵巡抚春泥
王春香:雨沁春泥花自香
《李陵变文》非正统英雄观新探
化腐朽为“春泥”
奋不顾身
一字一师
遥远的道德箴言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