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行动”新闻传播分析
2014-09-23万金光王剑
万金光 王剑
2月17日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题要中“纪检明察暗访,免职辞退动真格,湖北阳新整顿四风不留情,党员干部受震动”进行预告,《湖北:暗访纠“四风”违纪者受严处》并配短评《给干部群众下一剂端正意识的猛药》,总时长3分46秒。
从2月13日到2月17日,短短4天,“清风行动”从黄石阳新开始,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东方时空》、《共同关注》等大篇幅报道;新浪、凤凰、搜狐、优酷等门户网站的转载视频点击量过百万,“阳新清风”百度关键字搜索超过200万次……一个县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没有中央、省的主要领导的参与,却在各级媒体引起强烈反响。“清风行动”的新闻魅力在哪里?
从记者参与暗访,到公开处理结果,可以说阳新的清风行动做到了“政府的议程、媒体的议程和公共议程高度契合”。
一、“清风行动”的新闻学分析
1.“真找问题找真问题”与新闻真实性同根异形。
在中央开展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期间,阳新县就开始着手准备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相关工作。1月24日,全省第二批动员部署会议召开后,阳新县委专题研究听取全县教育实践活动准备情况。1月25日,阳新县委召开常委会,研究全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成立暗访组利用春节时间,就各单位作风问题进行暗访,真正查找到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真问题,以正风肃纪开局亮相。
1月28日,成立了由阳新县纪委、阳新县电视台、黄石电视台相关人员组成的三个暗访组,随即深入到全县各单位就干部作风问题进行明察暗访。刚开始,收获甚微,阳新纪委暗访组由于暗访经验不足,阳新县电视台暗访组走到哪里都是“熟人”,很难拍到真实问题。
开展2天后,阳新县委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及时采取措施,全权委托黄石电视台暗访组,为其列出问题清单,提出“拍摄不设禁区、不划红线,不需要汇报请示,拍到什么问题就是什么问题,一个镜头不删”,充分体现了阳新县委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问题导向,真的找问题。
黄石电视台暗访组从腊月二十九到正月初九,跑遍了阳新县每个角落,捕抓到了部分党员干部违纪的真实镜头。黄石电视台在不设红线的背景下,通过深入的暗访,找到了党员干部在作风方面的真问题,保障了新闻的真实性。
2.“及时研究处理并公开”与新闻时效性异曲同工。
黄石电视台暗访专题片一制作完成,2月12日晚上7点,在县纪委四楼会议室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观看了暗访专题片,对处理意见进行专题研究。
2月13日,在阳新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第一项议程以专题片的形式,公开曝光了春节前后相关单位干部迟到、早退、缺岗、上班下棋看视频、带彩赌博、中餐饮酒等作风问题,县委当场宣布了对16名当事人的处理意见,其中9人被免职。
阳新从2月12日晚上7点开始研究处理意见、到2月13日上午召开大会公开处理结果,在短短的十几个小时内完成。处置的迅速,一方面避免了少数不同意见的扩散,另一方面规避了少数将要受到处理人员的四处托人情游说,动摇和干扰县委处理的态度。阳新县及时果断地处置,体现了时效性,与新闻讲究时效性异曲同工,为阳新清风行动能成为新闻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3.从严处理的警示性与新闻导向性殊途同归。
2月12日晚,阳新县在对处理意见进行专题研究时,两种不同的声音。一部分同志认为这是顶风作案,视“四风”于不顾,应该从严查处,给予免职或撤职处分。一部分同志认为,这些也不是十分严重的作风问题,出于对干部的关心教育,给个行政记过处分就可以了。
处理究竟是从严,还是从宽?面对思想的不统一,阳新县委没有犹豫,这些问题虽然不是阳新独有的,但是在中央三令五申反对“四风”的情况下发生的,属顶风违纪,应当严肃处理。县委常委会经过充分讨论,一致同意对违纪当事人进行处理,16名当事人被依法依规公开处理,其中4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免职。处理结果是在2月13日,阳新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公开宣布。
从严处理不是最终追求,其目的是通过公开从严处理少数人教育绝大多数,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此举与新闻通过典型新闻事件的报道引导社会舆论的导向性殊途同归。
二、“清风行动”对提高新闻影响力的启示
阳新的“清风行动”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活动最强音,其魅力是地方党委政府运用媒体推动工作,让媒体成为党和政府的重要执政工具的最好例证。
启示一:从政府“代言人”到“信息发布者”。
在我国传统的政治信息传播中,对媒体的思维定式就是“控制”,党政机关作为“信息源”,对信息的传播仅仅以一个“宣传控制者”的形象出现,习惯于利用大众传媒直接控制信息的发布,往往是“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想让你怎么报就怎么报”,媒体只是“来稿照登(发)”。
但“清风行动”的媒体传播却挣脱了固有模式,跳出单纯的“代言人”定位,让媒体记者参与策划,注重事件处理的议程设置与媒体议程的同频共振,强化了第一时间原则,注重先发制人的“第一声”,特别是对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及时做出解释和解读,抢占舆论先机,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和引导权,实现了从“信息发布者”到“新闻定义者”转变,起到了从“强力控制”到“隐形引导”效果。
启示二:从“政府本位”到“受众本位”。
一个合格的传播者应把受众接受信息的情况,作为传播是否成功的核心指标。
“清风行动”的新闻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强大影响,成功之处在于“清风行”的媒体传播就是以受众作为传播过程的中心,充分考虑受众的需要和满足,将他们最关心、最关注的东西摆出来,同时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极大提高,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受众、媒体、党委政府部门间互动,“受众本位”得到彰显。
启示三:从“传播出去”到“传播得好”。
“传播出去”只是手段,“传播得好”是目的。"清风行动"的宣传报道实现了从“只注重传播出去”向“传播效果最优化”的良好转变。
2月14日湖北日报第三版头条《兴致勃勃来开会,会上丢了“乌纱帽”》,2月15日,湖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李鸿忠要求全省向阳新学习的批示精神,其后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纷纷报道阳新的做法,同时全国各地学习阳新“清风行动”的新闻也不断传出。
要想“传播得好”,必须进行议程设置。根据议程设置理论,政府要说明的(政策议程)、媒体感兴趣的(媒体议程)、公众关心的(公共议程),通过议程设置,使媒体自觉自愿地围绕公共政策部门所发布的新闻事件和议题来进行报道和追踪,从而达到公共议程的设置,达到政府的议程、媒体的议程和公共议程高度契合,最终实现合力效应,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
(黄石市委宣传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