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在编辑出版中的体现
2014-09-23常馨予
常馨予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一个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要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本质是体现对人的生存环境的关怀,对人的价值的尊重。期刊编辑工作是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每一类期刊都有着广泛的读者,根据各自的不同,对期刊编辑的要求也不同。
编辑在期刊出版的过程中,既包含了编辑在编稿、编排等劳动,更包含了编辑对期刊出版后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另外,编辑应该对期刊思想性、科学性和可读性进行审视,还应该对读者的趣味了解和认知程度进行预测。在这个过程中,编辑应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体现在期刊的字里行间。期刊编辑还会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因此,在工作中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消极地、被动地适应读者。
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要求,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可以提高期刊的质量。期刊在形式上的创新,在内容上的创新就要求期刊编辑要及时了解社会的最新进展,随时捕捉最新信息,在本期刊领域不断推陈出新,将最新的信息及时传播给广大读者,推动社会的发展,这样,期刊本身就会收到广大读者的喜欢。
以人为本在编辑工作中的体现为:
1.重视作者来稿。
任何一个期刊都不是一个人来完成的,会有很多作者来完成。没有作者来稿件,编辑工作无法完成。作者来稿意味着对期刊的高度信任,在作者和本期刊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对于一些作者来稿,一些编辑不会为作者着想,对来稿不重视,让其滞留或随意处理,有时候对作者态度不好。对此,编辑应该以诚挚的态度邀约稿件,而且要正确处理作者来稿,如有特殊要求,编辑应尽量去满足,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
期刊中的论文并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好的论文需要精心组织,好的栏目需要精心打造。约稿时常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它有助于提高期刊的质量,对于作者投来的稿件要及时回应,而且对待来稿,无论是修改还是退稿,编辑都应该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作者,不能敷衍了事。有的作者因为一些特殊要求,编辑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全心全意为作者服务,在已审核通过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满足作者的要求。
文章都是辛辛苦苦写下来的,编辑不能在未得到授权的情况下对作者的文章随意改动,侵犯作者的著作权益。编辑可以在不影响原文的基础上对文稿进行修饰。如果在有些问题上有不同见解时,要与作者进行商量,态度诚恳,语气婉转。
2.重视专家审核。
审稿是保障稿件质量的重要环节,不能出现纰漏。作者来稿一般要经由好几轮的审核才能通过。专家一般是在某一专业领域的专业人员,在该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编辑应该对每一位专家有足够的了解和尊重,要适当地分配稿件,不能只考虑自身的需求。专家审稿是保证稿件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编辑要建立专家信息库,并且要不断补充和更新,及时地将那些学术前沿的专家邀请进来,并经常保持联系。在向专家送稿时,要询问近期的行程安排,决定稿件的时间和多少。
在初次审稿时,要确定稿件是否有价值,是否符合本期刊的内容,如果这些都符合,则交由专家审核;如果不符合,则不用专家审核,减少专家劳动量。
3.重视读者感受。
期刊是为了让人来读的。读者就是期刊的上帝,是期刊的生存之道。要想在期刊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以读者的要求为己任,适应读者的要求。一些编辑对市场信息把握不准,信息量不足,难以满足读者。
学术期刊的读者对期刊有较强的选择性,他们关心最前沿的消息。一本期刊要顺应读者这样的要求,必须随时跟踪和把握国际前沿,掌握科研动态。读者对刊物的看法、要求、意见对期刊质量有重要作用,期刊发行一段时间后,编辑要集中注意力,跟踪收集读者反馈的信息,虚心接受读者的批评,及时处理,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完善。编辑可以通过建立网站设立“读者留言”等,搜集读者对刊物的看法,如此,能提高刊物的质量,又能对读者进行优质的服务,增加读者对刊物的认知和信任度,提高刊物的知名度。
期刊编辑工作是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每一类期刊都有着广泛的读者,根据各自的不同,对期刊编辑的要求也不同。期刊编辑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了解读者的需求,满足读者的要求,尊重作者的劳动。
(共产党员杂志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