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暗示效应”看谈话节目的群体盲思

2014-09-23邹苏

新闻前哨 2014年8期
关键词:受众心理

邹苏

[摘要]本文通过对心理学“暗示效应”的了解及分析来探讨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应如何通过心理掌控,引导受众心理,避免“群体盲思”的现象发生。

[关键词]暗示效应 受众 心理

通常而言,新闻媒体机构在策划、分析广播电视节目时,多习惯于运用传播学手段进行剖析,以传播学视角解读节目及节目主持人。但在全媒体时代,电视谈话类节目作为一种人性和品位并重的节目形式,满足受众心理需求是节目的宗旨之一,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访谈是在采访者、被访者和听众之间进行的一种交流行为,节目主持人的心理暗示有可能给受众思维、认知等方面的影响。本文将以心理学中的“暗示效应”为切入点,分析当下谈话节目主持人的心理掌控,避免节目出现“群体盲思”的不良效果。

一、电视访谈类节目的心理学解析

电视谈话类节目作为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结合,以大众传播媒介以人际传播为形式,向受众传播信息。从心理学视角解读电视访谈节目,对于发挥新闻暗示效应与防治群体盲思有重要意义。

(一)电视访谈节目的受众心理需求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受众是节目栏目、节目主持人存在的基础,没有了受众,节目及其主持人就失去了根基,所以节目受众心理需求是节目及主持人关注的起点。因此,电视访谈节目除了满足受众的视觉需求、听觉需求之外,更要把握受众群体的心理需求,主要包括社会互动、自我共鸣和娱乐缓释等三个方面的需求[1]。在社会互动需求方面,电视访谈节目需要主持人与受众进行受众融入情境、受众替代情感等方面的互动,只有受众在情感上与主持人或节目内容相近时,受众在心理上,才能感同身受,才能和主持人、节目保持着连接、情感融合。在社会自我共鸣方面,受众在访谈节目中,会倾向于选择接触那些能强化自我信念的讯息,拒绝那些与自己观点有抵触的讯息,获得自我确认、自我共鸣的心理感受。在娱乐缓释需求方面,受众大多有娱乐消遣需求,通过某种娱乐来宣泄情绪和缓释压力。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严肃的学者会绽放出幽默的一面,话题人物也将满足观众的好奇心[2]。

(二)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心理暗示的主要形式

心理暗示是在无对抗状态下,用含蓄的、间接的方法,对他人的思维施以影响和引导,使其心理结构产生变化,接受暗示者意见并且付诸行动的方式。其实质是一种心理意向,这种意向可以使他人依照暗示的要求从事活动,或趋同于暗示者的意见和态度[3]。一般而言,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心理暗示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直接暗示。即把某一事物的意义直接提供给访谈对象,使访谈对象迅速领会并接受。直接暗示常取直陈式的说明,用简单浅显容易明了的话,使被访谈对象了解暗示内容和目的。二是间接暗示。即把某一事物的意义间接地借其他的事物或行为提供给访谈对象,使采访对象迅速而无意识地接受,自然而然地得出某种观念或某个结论。三是反暗示。即在电视访谈中向访谈对象发出暗示刺激,有意引起访谈对象性质相反的反应。一般来说,在节目的进行过程中,主持人是主动的、自觉的,而访谈对象则是被动的,主持人往往能使访谈对象按照他所期望的方向行动,从而达到引导和控制访谈对象的目的。

二、电视访谈类节目心理暗示效应造成的群体盲思

心理暗示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也存有消极作用。其积极作用可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获得,受众在观看电视访谈节目中,潜意识地从自己或他人那里接受各种各样的心理暗示,这种暗示有时会让受众认同节目、主持人、节目嘉宾的观点、言论,帮助自己化解疑虑,使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和快乐。对那些不理解或不认同的观点,通过节目及主持人的心理暗示,可能会淡化疑虑。反之,心理暗示的消极作用往往和消极的心理暗示有关。受消极心理暗示的影响,会给受众带来不利的负面影响并引发消极行为。因为个体心里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同的弱点,这些心理上的弱点存在于不经意间,它会在某一特定的时期成为心理负担,干扰思维和判断,甚至会影响受众的认知和处事态度。

集体盲思一般指团体在决策过程中,由于成员倾向让自己的观点与团体一致,因而使整个团体缺乏不同的思考角度、不能进行客观分析的决策过程[4]。任何传播活动只有被受众接受并对受众产生一定影响时,传播过程才算完整、传播效果才能体现。而受众作为社会群体的人,是具有一定的心理机制,媒体机构及节目栏目的新闻舆论导向功能,会潜意识地引导受众形成某种一致的观点和认知。因此,电视访谈节目须重视“集体盲思”现象。

一方面,过多的暗示效应,无限地放大信息以至可以将一种声音统一到极端,群体盲思出现甚至产生认知失调,并不利于体现节目的宗旨,而嘉宾、主持人等观点过于一致,表面上可使节目顺顺当当,节目质量并不完美;在电视访谈节目,尤其是论辩类节目,由于处于剧烈论辩当中的双方更加情绪化和不稳定,传播内容因此也更容易变得不确定,节目中甚至会出现互相谩骂的情境,这虽然不会导致群体盲思,但节目本身也是不完整的。另一方面,群体盲思不应该是谈话节目的结果,优秀的谈话节目往往是开启民智的。

三、如何防止在节目中过度出现“暗示”而造成群体盲思

一是主持人应当保持公正,不要偏向任何立场,防止形成不成熟的倾向。在大多数电视谈话节目中,主持人主要承担着四种角色,即提问者、谈话者、组织者和传播者。作为提问者,通过提问打开嘉宾和现场观众的话匣子,使谈话有目的、有计划地顺利进行;作为谈话者,要在做好采访提问的情况下,积极参与话题的讨论;作为组织者,要主导节目和引导话题,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5];作为传播者,要起到作为节目乃至媒体品牌形象代言人的作用,就要保持公正。同时,主持人也要摆正自己与节目及媒体之间的关系,也要正确把握节目的定位。只有正确把握了自己的定位和节目的定位,才会真正理解“节目不是自留地,而是责任田”,才会将自己的责任意识与媒体的责任意识统一起来,使自己的阵地意识与媒体的阵地意识统一起来。

二是主持人应该引导每一位成员对提出的意见进行批评性评价,应鼓励提出反对意见和怀疑;甚至可以在节目情景设计或节目框架安排之时,安排一位或多位成员充当反对者的角色,专门提出反对意见。电视谈话节目的人际传播形式与大众传播本质之中存在一种矛盾——无边界、不确定的谈话内容和有限的、必须经过筛选的传播体系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种矛盾,电视节目主持人必须对自由散漫的谈话进行控制和引导——控制它的内容,引导它的走向,同时,也要形成不同观点的讨论、辩论。在节目安排中,可采取让嘉宾事先“排练”等方式来掌握节目展开讨论、交锋。另一方面,媒体要站在人性的角度进行报道,要警惕“群体盲思”效应。

三是主持人要注意把握受众情感,缩短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在节目中适当地发挥情感表现力,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6]。只有通过了解受众心理,进而感染受众,最后融入受众,真正走到受众的心灵深处,才能达到“入心”的境界,才能使自己更加富有亲和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将电视节目所要传播的心理准确地表达出来并让受众接受。

四是把最后决策权交给观众,不要急于下结论。受众的求同心理就是受众在对视听对象的具体感受的基础上,进而深深地被视听对象所感动、所吸引,从而在受众与视听对象之间,从情感、意志到思想达到契合一致,受众与主持人才能达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共鸣[7]。这就要求主持人在节目主持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技巧和方式,尽量使嘉宾充分发表意见,嘉宾的观点和立场是否站得住脚,受众就能够给出自己的判断,节目也达到了表现观点冲突和嘉宾的真实状态的传播目的,从而也避免了“群体盲思”。

由此可见,电视节目主持人如何通过了解受众心理从而有效发挥“暗示效应”,不仅是节目主持人自身的基本素质,更是电视节目、栏目有效发挥其功能的途径。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节目及其主持人给受众带来的“暗示效应”,这种“暗示效应”既有积极作用,也可能带来“群体盲思”,节目主持人及节目制作组有清醒的认识。

注 释:

[1]韩亚森 孙健:《访谈类直播电视节目与受众心理需求浅析》,《当代电视》2008年第7期

[2]李松巍:《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把握》,《视听界》2011年第3期

[3]赵璐璐:《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发展研究》,《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第12期

[4]戴冰:《群体盲思的成因与防范》,《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5]吴伟:《论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倾听的重要性》,《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年第10期

[6]王欣欣:《播音主持人的情感把握》,《新闻传播》2012年第11期

[7]白莉娜:《对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冷思考》,《艺术科技》2012年第6期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受众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心理小测试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