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014-09-23张晓华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高产技术玉米

张晓华

摘要: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全国有很大的种植面积。为适应提高玉米的产量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进行玉米的田间管理,依据不同生长期的特点做好田间定苗、除草、灌水、追肥、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工作,是玉米高产、稳产的综合措施。

关键词:玉米;高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4-31-1

玉米作为三大粮食品种之一,不仅是世界各国人民不可缺少的口粮,同时也是牲畜饲料的主要成分、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所以一定要保证玉米的产量,从玉米品种的选择到栽培技术的运用都要重视,这样才能保证玉米的丰收。

1 优良玉米品种的选择

对玉米品种的选择要根据当地的地力水平、气候条件以及种植季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品种优、高产性能好的玉米种子,这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基础。

2 玉米种子的精选和处理

在未播种的时候,首先要精选玉米种子,包括穗选和粒选。在晾晒果穗时进行挑选即穗选,对其中混杂、霉烂、病虫、成熟不好的果穗予以剔除,然后进行晾晒,干后对其脱粒留做种子用。粒选是在播种前,把小粒、瘪粒、发霉、破损、带虫眼的以及杂物等都筛捡出去,留下的种子颗粒饱满、大小均匀,方便机器播种,有利于种子全部发芽、秧苗整齐。再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其中有晒种、药剂拌种、浸种。晒种可提高发芽率、缩短出苗时间,对轻丝黑穗病有减轻的作用。可根据本地发生病虫害的情况,选用专门的种衣剂包衣种子来防治地下害虫。

3 玉米种子的播种

播种时先确定播种期,主要是考虑所选用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播种时的土壤墒情、种子的最低萌发温度等。播种玉米种子的深度要对种子的大小、土壤的墒情和土质予以考虑,一般4厘米~6厘米为适宜的播种深度。当种子颗粒较大时可以适当提高播种深度;土壤为砂壤土或为质地较疏松的土壤时应加大播种深度;土壤有较好的墒情、土壤粘重时要适当减小播种深度。为提高播种的质量应做到种子的深浅一样、行间距离一样、准确接行、有良好的覆盖土壤、镇压紧实。此外,禁止将种子和肥料混合播下,要将种子和种肥分别播下。

4 种植密度要适宜合理

种植密度的科学合理是玉米得以高产的关键措施。种植密度的确定主要是依据植株类型、土壤的质地和肥力、田间的管理水平、水肥等因素。种植密度可针对肥沃的土壤予以适当的增加,如果土壤肥力较差要适当降低种植密度;地块土壤疏松、有较好的通气性,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地块通透性差、土壤粘重的要适当降低种植密度。对于平展型的中晚熟玉米以每亩4000~4500株的种植密度为宜,对于紧凑型及半紧凑型的中晚熟玉米以每亩5000~6000株的种植密度为宜。

5 田间玉米种植管理

出苗——拔苗期管理。首先要保证田地里的幼苗齐全,这是玉米苗期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玉米高产得以实现的基础。所以要做到精细播种,对于出苗后缺苗的地方要及时进行补种,来保证地里没有缺苗的地方。在玉米苗期通常要进行2~3次中耕,其主要作用是保证土壤疏松,提高地温以及土壤的透水性和透气性,同时还能够起到促进土壤中微生物活动以及除草等作用。在进行第一次中耕时一定要防止埋苗和压苗现象的出现,深度大概在10厘米~12厘米之间,在进行第2、3次中耕时,在苗旁边时不要太深,行间可以稍深一些,其范围大概在16厘米~18厘米之间。对于玉米苗要做到适时定苗,这样可以避免幼苗相互遮光和拥挤,同时也可以提高幼苗的有效营养面积,以以防止幼苗间相互争抢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通常是在4~5叶时开始定苗,要遵循去病留健、去小留大的去苗原则,在定苗时还可以进行松土和除草。为了提高玉米的抗倒伏和抗旱能力,还要对其进行蹲苗处理,这样可以促进玉米苗根系的发育,可以通过中耕松土以及控制浇水的方式进行蹲苗,同时还要结合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拔节——抽雄期管理。首先,在玉米拔节前要及时去除多余的分蘖,这样可以保证玉米植株的养分和水分;其次,要通过开沟培土增强玉米根部土层、提高地温,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玉米后期出现倒伏,同时也有利于灌排水;为了使玉米穗粒多而大,还要在玉米穗期进行适当的灌水和追肥处理,关键在于重施氮肥,为了防止叶片被肥料烧伤,在施加氮肥时要控制好施肥的深度和总量,追肥后要结合玉米的长势和土壤中所含的实际水分情况对玉米进行灌水处理,要保证灌水量充足和均匀,大概在12~15天以后再进行第二次灌水处理。

抽穗开花——成熟期管理。玉米的花粒期是需要水和肥量最大的阶段,通过灌水可以增强玉米的光合作用,并能够促进玉米开花受精,这样可以尽量避免玉米的缺粒和秃顶,同时还能够增强玉米的抗倒伏能力,也能够有效的防止玉米后期早衰,所以一定要重视对玉米花粒期间的灌水,但要注意灌水不能过量,而且在玉米生长后期不能停水过早,一定要保证植株在青绿期间土壤的湿润度。除了要合理的运用水肥,还要结合玉米生长的实际情况实施病虫害防治措施,要尽量延长玉米后期的叶片功能,避免玉米植株出现早衰现象,最终保证玉米的高产和稳产;在玉米生长到中后期时通常会出现倒伏现象,这样会直接影响到玉米的产量,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尽量避免玉米植株出现倒伏现象,同时也使玉米的品质得到保障。

6 玉米的收获

玉米成熟期包括三个阶段即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当玉米处于完熟期时其玉米粒才会达到生理成熟,其体积最大,重量最大,所以一定要做到适时,在完熟期收获玉米,这样才能使玉米的产量得到保证。

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产技术玉米
收玉米啦!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大葱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