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公主岭市主要作物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

2014-09-23于丽莹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粘虫乳油成虫

于丽莹

摘要:本文根据本地气候特点,提出玉米、水稻和大豆中后期管理方面的关键技术,以指导生产实践。

关键词:作物中后期;田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4-28-1

5月上中旬以来,公主岭市出现了阶段性低温、寡照、多雨等不利于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气候条件,随着近期气温的升高,目前全市农作物生长发育基本达到了正常水平。为加强全市主要农作物中期田间管理工作,确保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对主要农作物提出如下生产管理技术。

1 玉米

1.1 加强管理,促进发育

抓住天气晴好、土壤条件允许的关键时机认真搞好中耕工作,大力提倡深松,改善耕层物理环境,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防止倒伏,控制草荒。于玉米封垄前进行追肥,玉米追肥要实行垄侧深施肥,施肥深度在8厘米~10厘米,并及时覆土。对于前期低温多雨产生药害的地块要及时进行田间水肥管理,可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胺酰·乙烯利、芸苔素内酯、赤霉素·吲哚乙酸·芸苔素内酯等,促进植株恢复性生长。

1.2 科学化控,确保成熟

苗期降水较多,土壤湿度大,肥料溶解多,有利于玉米营养生长,后期易倒伏。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好玉米化控技术推广,选择正规厂家生产并在玉米上登记的化控调节剂。喷施时选择无雨天,如喷后8小时内遇雨,需重喷。

1.3 搞好病虫监测,做好病虫防控

认真做好病虫害监测工作,积极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绿色防控工作。

1.3.1 玉米螟防治 生物防治:要在玉米螟产卵初期至卵盛期,每亩地设置1~3个释放点,统一组织农民释放赤眼蜂2~3次,将蜂卡(放蜂器)别或挂在中部叶片背面的叶脉上。化学防治:在卵孵高峰期、玉米喇叭口期每亩用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乳油3~5毫升对水30公斤茎叶均匀喷雾;或每亩用16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50~100克加细沙灌心,或每亩用1.5%辛硫磷颗粒剂500~750克撒施。

1.3.2 玉米大斑病防治 药剂防治提倡适期早用药,可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每亩使用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30~50毫升喷雾,间隔10~20天连续施药,施药2~3次;或于病害初发期每亩用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50~70毫升对水45~60升均匀喷雾,施药1~2次,间隔7~10天,安全间隔期30天。或用45%代森铵水剂78~100毫升喷雾,安全间隔期7天。

1.3.3 玉米蚜虫防治 在蚜虫盛发初期用25克/升溴氰菊酯乳油喷雾。

1.3.4 玉米粘虫防治 控制成虫发生,减少产卵量,抓住幼虫3龄暴食危害前关键防治时期。主要方法包括:一是杀虫灯法。在成虫发生期,于田间安置杀虫灯,灯间距100米,夜间开灯,诱杀成虫;二是性诱捕法。用配置粘虫性诱芯的干式诱捕器,每亩1个插杆挂在田间,诱杀成虫;三是幼虫3龄之前施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等化学药剂防治;四是封锁隔离技术。在粘虫幼虫迁移危害时,可在其转移的道路上挖深沟,阻止其继续迁移;或撒15厘米宽的药带进行封锁;或在玉米田可撒施毒土,建立隔离带;五是保护利用天敌技术。释放赤眼蜂或田埂种植芝麻、大豆等显花植物,保护利用蜘蛛、寄生蜂、青蛙等天敌防治粘虫。

病虫害防治要严格按照标准施药,采用自走式高秆作物喷雾喷杆机和机载喷杆喷雾机施药的要选用优质喷头,注意压力、风向并严格控制药液量及行走速度。

2 水稻

2.1 加强水分管理,科学合理施肥

2.1.1 水分管理 保持3厘米浅水层,提高水温、地温,以加速土壤养分转化,促进分蘖。分蘖末期要落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进入孕穗后至撤水前,进行间断灌水方法,即灌地皮水,水干后再灌地皮水。

2.1.2 科学施肥 调解肥:按照分蘖情况追施调解肥,每公顷施纯氮17.5~35公斤。穗肥:6月末7月初,追施穗肥,每公顷施纯氮50~60公斤、氧化钾25公斤。粒肥:出穗后,观察叶片变化,如叶片颜色变淡,追施粒肥,每公顷施纯氮17.5公斤。

2.2 预防为主,做好病虫防治

2.2.1 二化螟防治 6月中旬开始,发现水层上面叶鞘变黄时打药防治。幼虫可用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三唑磷、杀虫单、毒死蜱、杀虫双、杀螟丹等化学药剂防治。成虫可集中连片使用性信息素诱杀,降低田间卵量和虫量。

2.2.2 稻瘟病防治 一般7月初开始,气温连续3天超过30℃,中间下雨或雾的时候往往爆发性发生。检查时找氮肥多、长势旺或不抗病的品种田中,看底部叶片有没有红色斑点,并在病斑叶背面长灰色毛。在叶(苗)瘟发病初期、齐穗、孕穗末期或破口前,可选择性施用稻瘟灵、三环唑、咪鲜胺、百菌清、甲基硫菌灵、春雷霉素等药剂喷撒。

3 大豆

3.1 加强管理,及时中耕

在初花期完成大豆第三次除草,及时拿起大垄,中耕深度10厘米,培土不超过第一复叶节。

3.2 适时追肥,合理促控

在大豆生育中期,如发现脱肥,公顷用15公斤尿素加1.5公斤磷酸二氢钾,对水75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发现有徒长倒伏趋势的,公顷用45~75克三碘苯甲酸与酒精充分溶解后,对水525~725公斤进行叶面喷洒,以壮秆矮化植株,防止倒伏。

3.3 防治虫害,减少损失

3.3.1 大豆蚜虫 在 7月上旬,发现蚜虫点片危害时,可选用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4~6毫升喷雾,或20%哒嗪硫磷乳油800倍液喷雾,20%氰戊菊酯乳油10~20毫升/亩喷雾防治。

3.3.2 大豆食心虫 在大豆食心虫始发期,可选用25克/升溴氰菊酯乳油16~24毫升/亩喷雾,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20毫升/亩喷雾。

endprint

猜你喜欢

粘虫乳油成虫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栗山天牛成虫取食、交配和产卵行为
太原植保站:开展查治二代粘虫
昔阳县:积极防治二代粘虫
文水县:积极查治二代粘虫
柿树害虫枯叶夜蛾防治效果试验研究
鱼藤酮乳油中鱼藤酮含量的反相HPLC-DAD法测定
天牛,就在树上趴着
湖南省棉花有害生物防控科学用药推荐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