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箱式电阻炉校准方法及注意事项
2014-09-22胡涵星
胡涵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日趋更新,社会对质量品质的要求在不断提升,因此企业对生产的源头把控也日益重视。在不同的生产领域,或多或少会接触到热处理的生产工艺,其中最常见的热处理设备就是箱式电阻炉。为了让设备能够持续有效的运行且保持良好的性能,箱式电阻炉的计量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计量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有待注意。
关键词:箱式电阻炉 校准 计量特性 安全
箱式电阻炉,顾名思义,就是类似于箱体式的加热电炉。小到学校用于科学实验,大到科研机构实验室用于分析研究产品性能,企业用来烧结陶瓷、对金属制品进行热处理、以及用于产品退火等。它以电为能源,在某一规定的时间内,电流通过加热元件产生热量,通过传热、传导和对流等方式对所控区域进行加热。常见的有小型箱式电阻炉、程控炉、台车箱式电阻炉、工业退火炉等等。
■
图1 控温与监测关系图
以一台箱式电炉为例,长度3m、宽度2m、高度2m,对其进行校准。校准时,外部不应有强烈磁场及振动,空气中不应有高浓度粉尘和腐蚀性气体。
校准步骤如下:
1 外观检查
箱式电阻炉的外形结构应完好,铭牌内容(名称、规格型号、使用温度范围、制造厂及出厂编号)应齐全,所配温控器的外形结构应完好,各按键均能正常工作。接通电源,用目测法检查箱式电阻炉各部分的运行情况是否正常。必要时,可以通过特定设备检查炉内气氛是否正常,以免在校准时,有不良气体溢出,对人体造成伤害。
2 确定传感器数量、布点位置和工作支架的制作情况
根据JJF 1376-2012《箱式电阻炉校准规范》,容积≥0.15m3,传感器布点数量为9支热电偶,使用标准器为温度巡检仪(配I级热电偶,尺寸长度10m,Ф2mm),系统扩展不确定度U=(0.7℃~1.0℃),满足规范要求且均有各点修正值,结合炉膛尺寸确定有效测温区,其中,有效测温区可以按图示,如下:
这是校准规范中一般情况下所参考的布点方式及位置,也可以按照客户需求或者工艺要求,选择相应的布点方式,并做标记,使用铜丝与支架相绑并固定。此外,里有两个容易忽略的问题,甚至可以称其为安全隐患。第一个,就是支架。由于大多数箱式电阻炉的电加热丝都裸露在外,在其加热过程中,万万不能与所使用的热电偶相接触,因为热电偶外部的金属层会与之导电,轻则损坏标准器,重则箱式电阻炉发生故障,导致安全事故。所以,如果校准时箱式电阻炉的使用温度较高,不建议使用铝质(熔点660℃)支架。另外有些铁合金由于质地不纯,遇高温后会软化,导致支架瘫掉,亦有安全隐患。支架的制作最好使用不锈钢、钢铁合金以及陶瓷这些耐高温材料来制作;第二个,炉口电源。在遇到的许多台车箱式电炉炉口或者侧面,有一些电连接装置,这个装置用于台车炉底面防火砖下面的加热,运行时会产生电流,在将传感器从炉口引出时应与现场工程师确认,必要时,要将9支热电偶尾部捆绑在一起,从安全处引出后,再关闭炉门,从而以消除安全隐患。
3 确认连接情况
一切准备就绪后,将传感器与记录仪相连,对应记录仪每通道示值与炉内所在位置,冷炉时,炉内温度应大致均匀,如有传感器显示异常,应及时查明原因。
4 对箱式电阻炉计量特性进行校准,并作数据处理
根据规范要求,对箱式电阻炉的温度均匀度、温度稳定度、温度偏差、炉内最大偏差进行校准,并计算结果:
■
备注说明:
△θ+、△θ-——炉温均匀度
tp——中心点实际温度
tpmax、tpmin——各实测点实际最大、最小温度
△?啄+、△?啄-——炉温稳定度
tp'——中心点温度读数平均值
th——中心点大于tp'的值
tl——中心点小于tp'的值
△t+、△t-——炉温上、下偏差
tb——标称温度
△ts——炉内最大温差
tsmax——在每个测量周期内,各测温点测得的最大值(读数+修正值)
tsmin——在每个测量周期内,各测温点测得的最小值(读数+修正值)
■
5 收尾工作
当校准结束后,如果温度过高(700℃以上),请暂时不要打开炉门,以免造成热电偶表面氧化,从而减短使用寿命。待炉内温度至室温时,进行收线,收线时应先关闭炉子电源,以免按键时误操作使炉内通电加热,造成人身伤害。
以上是本人在实际校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情况,与广大同僚分享下,希望诸位专家和相关人士多提宝贵意见,不甚感激。
参考文献:
[1]JJF 1376-2012,箱式电阻炉校准规范[S].
[2]GB/T 9452-2012,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国家标准[S].
[3]崔志尚.温度计量与测试[M].中国计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