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7”火灾对连城自然保护区防火的启示

2014-09-22宗山海

关键词:森林火灾自然保护区甘肃省

宗山海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火灾应急处理能力,防止火灾事故影响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保障自然保护区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各自然保护区必须强化火灾安全意识,并逐步建立起一整套较为系统全面的火灾应急处理机制。本文以“6·7”火灾为例,研究和分析了“6·7”火灾对连城自然保护区防火的启示,为今后各自然保护区开展防火工作提供了良好借鉴。

关键词:甘肃省 自然保护区 森林火灾 启示

2011年6月7日12时许,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境内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王沟保护站取宏土沟发生了雷击森林火灾(以下简称6·7森林火灾)。这是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连城实验林场)自1951年成立以来,发生的最大一起森林火灾。过火面积达43.02hm2,因这场森林火灾发生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引起了中央领导和国家森防指领导及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7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一定予以重视,组织好火灾扑救工作。国家森防指接到重要批示后立即召集会议,就火灾扑救提出了五条具体要求。甘肃省省长和兰州市委书记分别作出明确指示,要求现场指挥部想尽一切办法,组织一切力量,尽快控制火势,同时要注意科学扑救,确保人身安全。主管副省长亲临武警甘肃省森林总队指挥室坐镇指挥。兰州市市长亲赴扑救现场,指挥扑救工作。对于此次火灾,各级领导部门予以高度重视,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统一部署,划分责任范围,及时控制了火灾蔓延范围。因此,积极总结此次火灾的灭火经验,并针对其中凸显出来的主要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是有效减少火灾事故,加强连城自然保护区防火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

1 成功扑灭6·7森林火灾的主要经验

1.1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统一部署,积极制定应急处理方案是扑灭火灾的重要前提。在接到森林火灾紧急通知之后,省林业厅、兰州市委、市政府、武警甘肃森林总队及市林业局,永登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立即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成立“6·7森林火灾扑救前线指挥部”亲临一线,靠前指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根据当地的地形情况和森林生长分布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火灾处理方案,有重点、有步骤、有针对性的开展森林灭火工作,同时还连夜调动了消防部队、森林武警、驻地部队等各方力量,积极投入灭火工作,有效地控制了火势的进一步扩大;相关单位、连城管理局紧急调用扑火所需物资;各级部门积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大大缩短了灭火周期,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2 部门联动,全力以赴是彻底扑灭火灾的关键。省市县乡有关单位和部门针对连城自然保护区的特点,采取联合灭火,重点出击的方式,整体出动,迎难而上,全程奋战在火灾现场,针对森林火灾重点区域进行集中安排,有效控制了火势,同时根据自然区的地势特点采取高低结合,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灭火,缩短整个救火工作的准备时间。此外,其他相关服务部门如医疗、卫生、公安、通讯等部门也积极开展后援工作,保障了火灾扑灭工作的顺利进行。县水务局、窑街煤电公司、大唐连城电厂等单位紧急架设的六级泵站将水泵到了沟下的六个水池,满足了森警用便携式森林消防泵取水灭火的需要。管理局紧急购买9台水泵将水输送到各个火点,为清理余火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节省了人力。

1.3 以人为本,科学有序扑救是避免伤亡的成功范例。到了7日下午,受天气因素的影响,各级部门及时转变灭火思路,安排一部分灭火人员紧急撤回,以防止出现人员伤亡情况。待天气变回正常后,再组织灭火人员开展扑救工作,并进一步充实了应急扑火队伍。8日凌晨,指挥部利用夜间特别是凌晨温度低,相对湿度大,风小,火势弱,蔓延速度慢的有利时机组织森警和现场扑火队伍,集中优势力量,奋力灭火,全力向3个火点发起了总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截止8日10时,火灾现场的3个主要火点明火全部扑灭。

2 “6·7”森林火灾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

2.1 思想上存在麻痹侥幸、作风上存在松劲应付情绪。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年来没有发生过大的森林火灾,上上下下普遍存在着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森林防火期期间,全局上下对森林防火工作十分重视,基本上做到了抓得狠、声势大、力度强。但森林防火期过后,这种高度重视的态势自上而下明显下降,尤其是基层一线的人员,不仅麻痹侥幸,而且松懈、应付情绪抬头,表现在上山巡查次数、时间明显减少,导致巡护容易形成盲区和死角。

2.2 设施设备陈旧落后,现代化扑火手段低,发生火灾后快速反应能力差。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各保护站防火器具装备大多停留在“一截树丫一把刀”“一双赤手一铁锨”为主的落后阶段,通讯联络、组织指挥系统等设施也都跟不上火情发展的需要。防火办、各保护站都没有配备车辆,发生火情后不能迅速到达现场,就不能在第一时间控制火情,容易使小火酿成大灾。

2.3 基础设施薄弱,没有专业的扑火队伍,扑救大火的能力不足。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只有一支20人的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主要由机关各科室人员组成,平时各有各的工作,只有在发生火情时临时召集,每年虽进行演练,但扑救工作主要采取人海战术、使用铁锨、二号工具等极为原始的扑火工具,扑火效率低下。加之没有先进的扑火机具,面对大火束手无策。专业扑火队伍武警甘肃森林总队兰州大队驻地离保护区约200km,最快到达现场需要3.5小时,导致火情蔓延。

2.4 防火办人员短缺,造成本次扑救森林火灾器材损失较多。由于防火办人员短缺,也未曾经历过如此较大的森林火灾,在物资运到火场时,因现场没有防火办人员,就没有指定专人保管物资,只是给拉运的司机做了交代;在防火器材使用上没有指定懂技术的专人使用,致使防火物资器材丢失和损坏较多。

3 关于加强和改进森林防火工作的建议

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公路网覆盖全林区。建议对林区40条331.71km林区道路进行新修和改造,使保护区主要沟岔道路畅通,确保发生火灾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二是消防水池遍布全区。在林区主要沟岔修建消防水池780多个,确保发生火灾时有充足的水源。三是修建防火带1200km,确保发生火灾时不火烧连营。

3.2 组建专业扑救队,确保小火不蔓延。通过此次火灾,笔者认为组建专业的森林消防队伍势在必行,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应积极向上级部门反应,争取支持,组建一支30-40人的专业森林消防队,平时都应该深入下去,熟悉辖区内的山川河流、村屯道路、林木草场情况。一旦发生火灾,可以沉着应对,防止束手无策,切实做到“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标。

3.3 储备充足的扑火物资。通过扑救此次火灾,连城管理局的扑火物资比较短缺,应积极争取资金,购买一批先进的,现代化的扑火物资,确保发生火灾时有充足的设施设备,争取在最短时间扑灭火灾。

3.4 加大关键时期的巡查。护林员除了平时的巡山检查外,要以6·7森林火灾引以为戒,在雷雨天气过后,及时巡山检查,密切监测雷电可能引发的火情,以尽快处置,确保不发生雷击森林火灾。

3.5 提高防火办人员素质,确保森林防火工作正常开展。指定专人分别从事森林防火工作的宣传教育、火源管理、专业扑火队伍建设管理和培训,防火器材的维护保养和管理等工作,并为防火办配备必要的交通、宣传、通讯、照相等器材。防止形成文件多、安排多、实际工作虚的多、应付的多、走过场多的怪圈。确保森林防火工作落到实处。

3.6 建立健全防火指挥应急机制。为保证火灾发生时,救火队伍能以最短的时间、最全的准备、最好的状态赶赴救火一线,有关部门必须建立起一整套科学系统的防火指挥应急机制,以保证整项灭火工作的高效稳定进行。同时,还要建立起明确的领导责任制,提高领导效率,减少灭火时间。通过本次实战经验,各级管理部门进一步明确了其火灾处理职责,强化了其责任意识,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其火灾应急处理能力,为今后自然区的防火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陈晓江.火灾回风巷建防火密闭墙的启示[J].山东煤炭科技,2012(04).

[2]美玉.火灾和防火减灾研究计划[J].安防科技,2013(10).

[3]田艳辉.由某火灾谈防火卷帘的设计与应用[J].山西建筑,2010(33).

[4]董永锋.地铁消防灭火及防火设计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9(04).

[5]贾传圣,张飞.低压电气火灾的预防与预测[J].科技传播,2013(09).

[6]刘谦,林柏泉,朱传杰,李贤忠,代华明.采空区自燃火灾防治技术[J].煤矿安全,2012(09).

猜你喜欢

森林火灾自然保护区甘肃省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景福镇预防森林火灾方法措施分析
浅谈森林火灾的现代监测技术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