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变电站房屋沉降缝基础设计探索
2014-09-22李利云
李利云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水平的提升,经济步伐的推进,我国的电力行业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中,变电站是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其建设的稳定性对于当地供电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我们将就变电站房屋沉降缝基础设计进行一定的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变电站房屋 沉降缝 基础设计
1 概述
随着我国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近年来城市以及工业的发展,使得我国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其中,变电站是为城市以及工业企业提供电力所必不可少的一项设施,其建设的稳定性以及牢固性都需要我们对其引起充分的重视。所以,为了能够在电力传输的过程中具有稳定的效果,就需要我们对其沉降缝方面起到足够的关注。
对于普通建筑物来说,其出现沉降变形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在不同工程环境中,其所存在的地理环境具有较大的差异,比如土壤的物理性质、地下水位以及地质情况等等。其次,就是对于建筑物来说其本身具有的形式、结构以及荷载、监管和施工情况等等,所以对于建筑物的沉降来说,通常所能够采取的也只有周期观测的方式来对建筑附近的观察点进行定期的测定,从而能够根据其数据的比对来对建筑的沉降规律进行适当的分析,并以此保障整体建筑的良好运行。
2 沉降点布设
对于沉降的观测工作来说,其主要是对于变电站的沉降点进行观测,而由于观测点通常都非常具有代表性,能够较好的对建筑物变形的情况以及位置等进行良好的反应,所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虽然对于水准基点来说其作用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沉降标志方面没有选取正确,不能够很好的对其实际变化的情况进行反映,那么就算我们所使用的观测手段如何好、精度如何好、对于最终数据如何科学的处理都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比如对于一个方形的建筑物来说,其中部建设在暗沟之上,而如果我们将观测点设置在此建筑的四个角,那么也非常容易由于此建筑物的中部出现塌陷情况而使得原有的四个观测数据不能够及时的对其进行反映。同时,如果建筑物的观察点选取的非常好,但是却没有设置牢固的标志,那么也会由于建筑物沉降方面的不同步以及标志方面的不牢固而使得整个建筑物的沉降量不能够被良好的反映。
所以,对于建筑物沉降点的选择来说,就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从而能够更为准确的对建筑物变化的情况进行反映,所以,在对标志点进行布设之前,就应当同施工、设计以及地质等工作人员一起对于地质辨清的现状以及出现情况的原因等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选择更为合理的标志点位置。
对于建筑物沉降点位置来说,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应当同委托单位以及涉及人员进行研究分析,并对所要观测的目的以及需求进行全面的协调。同时应当对建筑物出现变形的因素进行提前的了解,并通过查询资料以及图纸等形式,建筑物目前的特点以及周围地质等情况在该建筑物出现特征的位置适当的增加部分的观测点。
其次,在布设观测点的过程中,应当保证布点密度的合理性,最好是保证在建筑外墙10到15米位置处设置一个,并且当目标建筑物周围存在新建筑物时,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假设观测点,并保证观测点变化情况具有可比性。
再次,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施工存在矛盾的位置如窗台、雨篷等等应当保证标尺的竖直性,从而能够保证当建筑施工完成之后不会因此影响到美观。
最后,对于观测点的埋设来说,也应当保证埋设的长久性以及牢固性,还应当保证观测点的位置能够满足其精度的需求。
3 沉降缝结构处理
3.1 双墙式
对于双墙式方法来说,其主要使用在建筑物沉降缝两侧都属于砌体结构的情况中,其主要方式就是在沉降缝的两侧都设置一定的承重墙,从而保证其中每一个沉降单元都具有良好的纵横墙连接,并使得建筑物具有很好的整体性。但是,与此同时其所存在的不足就是非常容易使基础出现偏心受力的情况。其通常在基础上设置承重墙,并且主要设置承受强楼面以及自重的荷载。对于上述方式来说,其还较为适合应用在具有较轻荷载、层数较少的房屋之中。而当建筑的砌体层地基较弱、荷载较重时,沉降缝两侧的墙与每边的横墙基础可联合起来,做成筏板基础。
3.2 悬挑式
对于此种方式而言,其两侧都属于砌体结构,且通常不会超出一开间的尺寸。当我们使用此种方式时,挑梁端之上的墙体则能够尽可能的使用轻质隔墙并设置相应的构造柱。这种方式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就是仅仅通过轻质墙体不能够完全的起到抗震作用,但是也不能够使这种新建的工程形成一种闭合式的墙体,并最终使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以及整体的刚度不能够达到要求。而当上述所选用的轻质墙体改造为承重墙时,虽然在上述方面能够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其基础的宽度往往还是不能够被良好的控制,并且会使得挑梁的根部下面砌体会受到很大的承压,并使得这种承压力传送到基础承压面积时的面积非常小,并使得应力出现集中的情况,而这也会使得其所计算出的基础宽度在一定局部的范围内非常之大。
3.3 简支式
当建筑物中基础挑出的范围较大时,如果使用我们之前所叙述的方案,就会使得挑梁的配筋用量非常大且不能够很好的对其进行处理。所以,我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就可以使用简支的方式来进行。对于简支方案来说,就是将其所涉及的建筑物混凝土桩穿过旧建筑的基础大放脚,从而能够同原有的基础底板进行隔离,并能够将挑梁改为简支于桩上和新设计的条形基础上的简支梁,托墙梁改为放在桩上的托墙梁,使新旧建筑物的基础能够自由沉降,互不影响。由于墙体和上部荷载是直接传到托墙梁上而后传到桩基上的。所以,将新建条形基础同接桩基两者进行连接的方式就是其中具有一定高度的砖墙自重,而这也使得其中新建条基的宽度非常的小。所以,我们在旧建筑基础中打几个洞通常不会对原有建筑的正常运用造成影响,但是也应当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进行一定的验算来保证效果。
4 设计过程中的细节处理
4.1 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对上部结构的刚度起到足够的重视
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对上部结构的刚度起到足够的重视,比如在沉降缝的附近应当在每层都设置一定的圈梁,并且加设构造柱,从而能够以此方式保证其中的荷载能够得到良好的传递。而在悬挑梁计算的过程中,也应当对其中弯钢筋配置的数量起到注意,并且在设计过程中做好抗剪的核算。一般悬挑梁伸入支座的长度不宜小于悬挑长度的2.5倍。当混合结构沉降缝两边结构单元采用满堂红基础时,沉降缝设计成双墙式是比较合理的。
4.2 对于在地震频发地区所建设的变电站中,当使用悬挑式沉降缝时应当慎重
对于在地震频发地区所建设的变电站中,当使用悬挑式沉降缝时应当保持慎重的态度。对于悬挑长度应当进行良好的控制,并且不应当长于3m。如果悬挑长度过大,那么就会使整个悬挑梁的截面过大,同时也会使整个建筑结构整体稳定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当建筑物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时,就会由于水平荷载而产生的力使整个地基承受较大的偏心压力受到一定的压力,同时,如果悬挑长度大,而建筑物宽度不大,则水平地震力使地基产生的偏心最大压应力达到不能承受的程度。
5 结束语
在我国变电站设计的过程中,其自身的稳定性以及整体的牢固性对于电力的稳定传输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我们对其引起充分的重视。在上文中,我们对于变电站房屋沉降缝基础设计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分析,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也应当能够良好联系实际,从而以牢固的变电站建设为当地的电力稳定作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任东,李顺.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基础差异沉降的后浇缝法[J].经营管理者,2009(12):72.
[2]史静贤.浅谈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设计的处理[J].有色金属设计,2010(03):108-109.
[3]宋泽湘,张玉成.浅析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05):25-26.
[4]陈理辉.浅谈渔平高速公路下封层热沥青表处的质量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09):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