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股指期货的会计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2014-09-22朱信国
朱信国
摘要:在操作股指期货的时候可能会面临市场、信用、流动性、操作、法律等各方面的风险,本文拟对股指期货的会计风险及其控制措施进行探讨,旨在帮助投资者有效规避风险、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关键词:股指期货 会计 风险 控制
股指期货,全称为“股票指数期货”,是买卖双方根据事先的约定,同意在未来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按照双方事先约定的股价进行股票指数交易的一种标准化协议,它与普通的商品期货除了在到期交割方式和标的物有所不同外,基本上没有本质的区别。股指期货在我国发展时间还不长,由于法律和制度的不完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技能的高低都将为股指期货的操作带来不同程度的会计风险。
1 股指期货的会计风险分类
1.1 法律和制度风险。法律风险是指在投资股指期货的过程中选择了不具有合法期货经纪资格的期货公司,或者期货公司虽然合法,但是在交易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而导致投资者遭受损失,或者企业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出现的风险。我国关于股指期货交易的法律不健全,也会导致法律风险的存在。法律在不断修订的过程中,说明部分条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适用,法律不可能把所有可能发生的纠纷都具体规范化,这也会导致法律风险的存在。制度风险是指因规范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制度、规则存在缺陷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风险。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大多是关于原生金融工具的,如股票、债券等等。由于股指期货比较抽象,势必会导致经过会计处理以后所生成的会计信息可验证性相对较弱,而且财务报告所反映的企业经营情况等相关信息存在人为判断的因素,从而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
1.2 会计处理中的道德风险。道德风险主要是指会计人员为了获取自身利益或者受到管理者的指使或者强迫,违背职业道德,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给投资人或者其他利益相关人造成损失的风险。与前面提到的技术风险不同,技术风险是由于会计人员对相关准则和规定理解的不正确导致的,不具有主观性,而道德风险则是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给报表使用者带来风险,但任由其风险发生。在“中航油”事件中,陈久霖为了满足自己的面子和使账面上好看,无视企业的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借套期保值的幌子,进行投机,同时错误判断市场行情,在应该撤出的时候没有撤出,最终导致了5.5亿美元的亏损,使得中航油不得不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1.3 企业内部控制风险。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或者内部控制制度设置的不合理,导致的会计人员的责任不清,没有做到权限分离,从而使所得到的会计信息质量下降,给投资者造成误导的可能性。“无规矩不成方圆”,虽然很多企业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大多数都没有充分的运作起来,公司内部的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人员之间,并没有相互的牵制,而且一些管理者也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存在误区,即使一些企业订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强调灵活性,对领导的约束性很低。
1.4 会计操作风险。会计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会计人员提供的信息存在大量失误,而导致投资者及相关利益人员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根据厦门的一家期货公司的统计,投资者投资股指期货所造成的亏损比例高达90%,经过分析,造成这些亏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投资者对股指期货的风险认识不足。由于股指期货的杠杆作用,在将收益放大8.3倍的同时,也将亏损放大了8.3倍,但是很多投资者只注意到了收益的放大,而忽略的亏损的扩大。面对风险,作为会计人员,首先要正确的识别会计风险,分析这些风险之间的关系及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规避会计操作风险,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使得企业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
2 股指期货会计风险的控制措施
2.1 法律和制度风险的控制措施。健全法制建设,完善法律制度,加强监管力度,避免出现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的情况。我国现在还没有一部完善的法律来规范股指期货的交易和处理,应该尽快制定国家统一的股指期货法,来具体规定股指期货等金融期货的监管、交易、结算、风险控制等行为。同时应该加大对期货市场,尤其是股指期货市场的监管力度,防止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现象的发生。政府部门应该首先构建并维持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修改不适合当前市场状况的期货市场临时管理条例。实现股指期货和股票现货二者监管的协调和统一管理,规范期货市场中各个参与者的行为。
2.2 会计处理中道德风险的控制措施。首先要降低高层管理人员对会计人员的影响。高层管理人员如果权力过大,同时又没有良好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一旦这些高层做出错误的决策,就往往会造成整个企业的危机甚至是颠覆。所以减少高层人员对会计人员过分错误干涉必须成为企业在控制和约束中的重中之重。同时还应避免高层人员的亲朋好友作为会计人员的身份出现在企业中。其次是加强会计人员本身的职业道德教育。会计人员的道德风险的发生除了高层管理人员或者领导的干涉,主要还是会计人员本身的职业道德,包括自身的个性、价值观和利益驱动。企业应该在选择会计人员的时候考察其性格和价值观,把好第一道关;对公司内部的会计人员要定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对违反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施以严厉的惩罚,同时奖励优秀会计人员。
2.3 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的控制措施。第一,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建立或者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建立内部控制防范机制,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并进行不定期的轮岗制度。制定详细的业务处理流程,严格按照流程办事。第二,树立公司员工的责任意识,并使员工之间做到互相监督,相互制衡。培养公司员工的主人翁意识,避免出现问题后无人负责的现象。第三,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想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首先公司的权利主体要以身作则,减少内部人控制和大股东控制,减少过去个人做主的现象,同时成立审计委员会,加强内部审计,来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及账务处理过程,减少错账漏账现象的发生。
2.4 会计操作风险的控制措施。在会计确认的过程中,由于确认时点的不同,导致无法比较各个股指期货合约,应该规范确认的时点,增强不同公司、不同股指期货合约的可比性,便于投资者了解信息,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公允价值有放大效应,会放大收益和亏损,在股指期货的账务处理中应该慎用公允价值,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确定公允价值,找出和市场最为贴近的作为公允价值入账,如果市场比较正常时,可以参考经纪商的报价和定价来作为入账的依据,作为会计人员,要密切关注股指期货的价格在市场中的变动情况。对于股指期货风险及其管理信息的披露,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完善股指期货的信息披露状况,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①对财务报表进行改进。资产负债表中,可以在按照流动性分析的基础上,同时按照是否为金融资产进行分类。在资产负债表中对于资产和负债的分类可以先按照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分类,非金融资产中按照以前的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分类,在金融资产中再按照到期日或者风险进行划分。利润表中,可以把股指期货以及其他的金融工具所获得的利润分别进行列示,体现出企业对于股指期货等金融工具的管理水平和获利水平。现金流量表中,将与股指期货有关的现金流量的流入和流出单独列示。②增加股指期货和风险相关的定量信息。股指期货按其持有目的不同可以分为投机套利和套期保值,根据企业会计准则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要求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理方法,对于投机套利及交易、公允价值套期和现金流量套期无效和有效部分,报表中应分别增加股指期货风险及其管理相关的信息。③增加股指期货明细信息表。在此表中披露股指期货的交易目的:是投机套利还是套期保值,若是套期保值还需进一步进行到期期限分析、未来现金流入与交割现金流出额和时间安排的适配分析,以反映股指期货流动性风险。
3 结束语
处在发展初期的我国股指期货市场面临着相关法律和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股指期货操作企业内部控制不到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技能高低不同带来的会计风险。但是,只要不断地健全完善股指期货市场会计相关法律和制度的建设,加强相关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教育,增加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尤其是金融期货的相关知识的培训,努力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素质,使得其在做复杂业务处理的时候,能够做出正确的处理,减少对政策错误解读状况的发生,就能有效的规避股指期货操作中的会计风险,实现股指期货在我国健康有序,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勇.“赢战”股指期货:股指期货知识简明指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5.
[2]曹立,黄华.画说股指期货[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1.
[3]徐国祥,李宇海.股指期货投资指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4]常清.股指期货实战策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