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国内对外贸易产业发展战略探讨
2014-09-22刘砚娟
摘 要:作为对外贸易大国,长期以来,我国都坚持实施对外贸易多元化战略,开拓海外市场,规避国际风险。然而,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陷入严重滞涨。尽管当前,全球经济步入缓慢复苏阶段,但世界经济局势仍然处于不明朗状态。面对全新的国际形势,我国对外贸易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文通过对我国对外贸易市场现状的了解,深入分析了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对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展我国对外贸易产业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对外贸易大国,进出口贸易在我国GDP中占着极大的比重,特别是长期对外贸易顺差更是为我国带来了高达3.2万亿的外汇储备。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陷入低迷状态。08年后,各国政府积极采取各项举措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全球经济整体处于稳步复苏阶段,但复苏脚步缓慢,不确定因素居多。
一、我国对外贸易市场现状
欧美债务危机严重拖慢世界经济复苏脚步,公共债务数额庞大、房地产市场持续疲弱、失业率居高不下使美国经济增长缺乏支撑,受地震、海啸、核泄漏事故的影响,日本经济也出现了较大的萎缩,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的急剧飙升使得本已处于滞涨状态的世界经济趋于恶化。各国经济的调整和逐步抬头的保护主义,特别是美国经济的调整和对中国出口的制裁、逼迫人民币升值等,使得我国出口增长遭遇滑铁卢,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更是逐年下降,从2008年的6.7%,下降到2009年的2.2%,再到2010年的1.44%,2011年仍在继续下降。尽管近几年来我国进出口总额总体处于不断增加状态,但进口增速与出口增速从04年开始,连续5年都呈下降趋势,2009年更沦为负增长,而进出口差额更是由08年开始就一直处于减少状态。
当前形势下,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交织,中国对外贸易陷入不明朗状态,机遇与挑战并重。在国际新局势下,我国长期以来所采取的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战略中所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部分政策已不再适应当前环境。为改善我国对外贸易市场环境,减少国际局势动荡所带来的对外贸易风险,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国应对对外贸易市场战略予以改良和更新,以适应国际新形势的需要。
二、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存在的问题
1.企业主体地位不够明确
由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于建设阶段,市场经济体系仍处于不完善、不成熟阶段。在此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多元化运作模式也处于模糊状态,我国企业三类主体:没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规模小但具有外贸经营权的中小外经贸企业和经营规模较大集生产、金融、外贸为一体的企业集团,由于外贸经营权的企业与中小外贸企业实力有限,无能力承担开拓国际市场的任务,而大规模企业集团则由于与发达国家大型跨国集团在综合实力和资金规模上仍存在着较大差距,暂时没有能力成为市场多元化战略实施主体,政府承担起了市场开拓主体的职能身份。政府通过市场信息的搜索和提供,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必要的协助。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明确企业市场多元化战略实施主体地位,逐步提升企业国际影响力和市场开拓能力,通过过建立政府信息搭桥、企业开拓市场的市场多元化战略运行框架模式,不断完善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战略实施体系,达成市场多元化战略目标。
2.出口市场地理过于集中
我国作为国际出口大国,“中国制造”可谓遍布世界各个角落,但总的来说,我国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地区:首先是最大的市场——西方发达国家市场,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主要包括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西方发达国家市场在我国出口市场中占据了约40%的比例,尽管近几年来受新兴市场兴起的影响,增长幅度有所下降,但仍是我国出口市场的主体。其次是第二大出口市场——港澳台地区,港澳台地区在我国进出口市场中约占15%的比例,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港澳台地区历来是我国出口主体市场之一。再次是东盟,近几年来,随着东盟经济体的不断发展成熟,我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合作不断加强,东盟逐渐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市场的主体之一。最后是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独联体。独联体实力的不断增强,也使其逐渐成为我国出口市场的主体之一。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尽管近几年来我国与东盟等新兴发展中国家市场的贸易与合作不断加强,进出口比例呈上升趋势,但当前我国出口市场仍然主要集中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出口市场地理过于集中。这在当前国际形势趋于复杂,世界经济多级化趋势加强,国际贸易风险加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形势下,大大增强了我国对外贸易难度和面临的风险,降低了我国外贸的主动性,对我国国际贸易环境十分不利。
3.主要进出口商品过于集中
我国劳动力低廉的比较优势决定了我国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能源资源产品为辅的基本情况。其中制造业长期以来都居于首要地位,制造业中的纺织业和服装产业、玩具业尽管受金融危机下世界经济滑坡的影响,出口有所下降,但仍是我国主要出口商品,而原油等能源资源商品的出口受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升的影响,出口更是有增无减。而在进口方面,受国内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投资、消费需求等的增长的影响,我国能源资源类商品进口在进口商品中继续独占鳌头,消费品和资本品进口也呈逐步扩大趋势。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尽管在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指导下,我国进出口商品已逐步趋向种类多样化和结构多层次化,逐步拓充和分散到各个领域,但仍然集中于主要的几个商品市场。主要进出口商品过于集中的市场结构,尽管有着规模经济的作用,但在当前新形势下和在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战略下,这种市场结构使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居于被动局面,贸易风险被扩大,也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产业战略发展新对策
1.多元化总体市场格局endprint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规避风险的有效的办法。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市场也是如此。我们不应仅仅把目光局限在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上,而应当在巩固、扩大和发展原有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外贸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推进与港澳台、东盟和各独联体间的贸易与合作。与此同时,新兴发展中经济主体近几年的发展也令人侧目,不断增长的亚洲、拉丁美洲、非洲等的发展中国家进口的需求也逐渐成为各对外贸易国开拓市场、扩大出口的必争之地。我国应充分运用自身生产力水平居中的比较优势和出口大国竞争优势,加强和扩大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经贸与合作,积极开拓新的市场。通过开拓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一方面满足我国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不同原材料、能源、消费品等的不同进口需求,另一方面,多元化的出口市场格局,也有利于改变我国外贸市场过于集中所带来的被动局面和消极影响,降低我国对外贸易市场所面临的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等。
2.推进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
我国当前生产力水平偏低、企业综合实力不够强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企业无法独自承担起多元化对外贸易市场的重任的基本情况,而这种基本情况在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完善之前,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毋庸置疑代替企业成为了开拓市场的主体。但多元化市场的主体最终仍将是企业,政府应通过推进外贸经营主体的多元化,一方面支持鼓励大规模、实力雄厚的集团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也应扶持和保护中小型外贸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一席之地。通过外贸经营主体的多样化,带动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合商品市场的多样化,带动我国外贸市场朝多元化趋势发展。
3.丰富外贸经营商品形态
外贸经营商品形态不仅包括商品这种有实物形态的有形商品,还应包括技术和劳务等非实物形态的无形商品。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市场经营的重点都主要放在了有实物形态的有形商品上,对技术和劳务等无形商品的进出口重视度十分不足。实际上,在我国当前浅层技术产品过剩、劳动力过剩和高级技术产品欠缺的情况下,技术和劳务等无形商品的进出口是十分必要的。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进一步丰富我国外贸经营商品形态,扩大技术和劳务进出口比重,一方面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将过剩的浅层技术产品出口到对其需求较大的发展中国家,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通过对高科技含量技术产品的进口,进一步提升我国生产力水平。通过外贸经营商品形态的多元化,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改善国际贸易环境,赚取更大外贸收益。
参考文献:
[1]李金玲.市场多元化的理论分析.商业时代,2008.
[2]李钢,李俊.迈向贸易强国——中国外经贸战略的深化与升级,2006.
[3]张小伟.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实证研究.2008.
[4]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2005~2006年中国WTO报告[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6.
[5]崔日明,徐春祥.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
5.7.
作者简介:刘砚娟(1966- ),女,山东龙口人,在职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工作单位:河南省鹤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