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湖县养猪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产业化建议

2014-09-22徐旺东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17期
关键词:太湖县养猪业存在问题

徐旺东

摘 要:该文阐述了太湖县养猪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就如何发

展产业化养猪进行了探索,以供参考。

关键词:养猪业;存在问题;发展产业化建议;太湖县

中图分类号 S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7-135-02

1 太湖县养猪业概况

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产业化养猪惠农政策,对太湖县的养猪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县委县政府把养猪作为一个大产业来抓,组织有关部门通力协作,目前巳由过去分散、落后的养猪生产方式改变成为规模化和产业化,养猪专业户不断涌现,产业化养猪有了很大发展,一跃成为生猪生产和调出大县。目前全县生猪存栏30万头以上,万头猪场5个,5 000~1 0000头猪场20个,500~1 000头70个,200~500头的小型养猪场居多,占53%。

2 养猪业存在的问题

2.1 不良的间隔性循环 目前,我县养猪大多是自发的,有的甚至是盲目的,有时会出现一窝蜂养猪,生猪存栏量一旦过剩,猪价下跌,大多数亏本。当生猪存栏量减少时,由于市场规律的作用,猪价又大幅上升,猪利润偏高,因而养猪户大增,又导致新一轮的存栏量过剩。养猪业每隔3~5a就出现这样不良的间隔性循环。

2.2 养猪观念落后 养猪是我县的传统产业,由于养猪观念落后,准入门槛低,农户只要建好猪舍,买回小猪,用剩饭剩菜就能养猪。目前我县还有一部分养猪户养猪观念落后,对产业化养猪认识不到位,影响了养猪业的快速发展。

2.3 缺乏科学设计 有部分养猪场是用传统养猪生产方式建立起来的,存在着猪场设计不合理、环境控制条件(如保温、降温、通风、换气、污水处理等)较差,对猪场的规模、数量、布局没有经过科学设计。

2.4 市场风险大

2.4.1 缺乏宏观调控 我国养猪业缺乏宏观调控,呈无序的市场竞争,造成养猪生产波动的不稳定性。 市场风险大另一个原因是养猪产业的条块分割,养猪生产与加工成为两个独立的行业,他们各自追求自己的利益,在存栏过剩时,屠宰加工行业恶意压价收购,损害养殖者的利益。

2.4.2 居民食品结构变化的影响 猪肉的替代品增多,而且价格便宜,使猪肉消费量减少。

2.4.3 饲料原料价格上涨 饲料价格一直高价运行,加大了养猪生产成本,因此养猪效益下滑,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

3 发展产业化养猪几点建议

3.1 激励农民实行标准化养猪 为更好地推进养猪产业化的发展,太湖县畜牧局根据我县的客观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一些扶持政策,强调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养猪的发展道路。从猪场选址、规划设计、施工监管到建成验收,都要接受管理和指导,验收达到农业部《动物防疫法》要求的,发放动物防疫合格证;生猪出售时由管理部门开出的检疫证,并且根据养猪户养猪规模的大小和出售数量给予扶持补助。

3.2 对养猪户进行猪的品质改良 建立公猪良种站,就近为农户免费提供良种公猪精液,为生猪品种改良提供条件。

3.3 杜绝违禁药品使用 对猪场瘦肉精等违禁药品进行监控,对育肥猪进行尿液试纸检测,对出售的肥猪进行检疫,从源头保证肉制品的安全。

3.4 大力发展养猪产业化 养猪产业化生产,通过行业协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把农民散户组织起来与龙头企业对接,化解农民养猪风险,加速养猪产业化建设,通过资产组织与资金整合,通过参股,使养猪、屠宰、加工等产业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以追求经济利润为目标的养猪生产经营活动。

3.5 搞好猪疫病防控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猪疫病时常发生。因此抓好猪病防治显得特别重要。乡镇兽医站应为养殖户免费提供猪瘟、蓝耳病、伪狂犬、口蹄疫等疫苗,对危害养猪生产的主要传染病的防控起技术保障作用。

3.5.1 首先搞好猪的疫病调查 了解猪病种类和流行特点,组织购进防治疫病的疫苗。

3.5.2 建立动物疫病实验室 对动物疫病进行鉴别诊断,对传染性疫病进行抗体检测,为农村养猪户诊断疫病提供方便。

3.5.3 严格实行隔离制度 发生疫情时实行严格封锁隔离,尽量避免交叉感染,防止疫情扩大漫延;严格疫病监测制度的执行;加强重大疫病预防监测,确保免疫效果。

3.6 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养猪产业化 在全县范围内,凡是有条件的猪场都应配备电脑,与县畜牧管理部门进行信息联网,指导养猪户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最新成果,推广和运用最新的养猪科技促进养猪业持续稳定发展。

3.7 整改猪场 对有资金和技术条件较好的猪场进行专业设计,改造不适应专业化生产的养猪场。建立沼气池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行生态养殖。

4 加快推进畜牧生产保险,降低生猪养殖风险

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做法,充分运用WTO的有关条款,支持畜牧业保险的发展。为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猪肉市场供应。2009年8月1日,保监会下发了《关于建立生猪保险体系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启动能繁殖母猪保险和生猪保险工作,对能繁殖母猪由政府承担80%的保费。从2010年起,我县能繁殖母猪保险工作进行顺利,能繁殖母猪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保监会还鼓励以规模化养殖户和园区化养殖户为重点开展生猪保险试点,加快推进生猪保险体系建设。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政策性保险步伐,降低生猪养殖的风险性。

参考文献

[1]张东红,陶立,王重龙.21世纪中国养猪业发展战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2(2):185-185.

(责编:张长青)endprint

猜你喜欢

太湖县养猪业存在问题
2022年养猪业或将迎来“大变局”
2020年养猪业盘点
“中美贸易战”养猪业可能发生的事
微生物发酵饲料在养猪业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