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民族文化保护和合理开发
2014-09-22胡晓
胡晓
《文化文山·西畴》全书作品以散文的形式,全方位展现了独具魅力的西畴文化;从文化视觉定位、谋篇布局和编辑审稿上看都别出心裁。以珍贵的人文图片和精炼优美的文字,描述了西畴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打造了一张精美的西畴文化名片!
读《文化文山·西畴》,就像品尝西畴各地不同的传统“八大碗”,每一篇文章就是一道特色菜,散发着久远的醇香和独特地道的魅力!书中精美传奇的故事总能勾起我的好奇心和心底深处的一种探寻渴望。我曾随着书中的故事追寻过董马乡“八块碑”和县城“老牌坊”的故事,但遗憾的是,如今八块碑和老牌坊等很多故事中的景物都已经销声匿迹,我们只能在文字描述中想象那些人世间深深震撼心灵的大亲、大爱、大孝、大义故事了!在编写《文化文山·西畴》一书的过程中,西畴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女子太阳节”传承人李永芬在今年农历二月份完成了“女子太阳节”祭祀活动后因病去世;鸡街乡曼竜彝族“葫芦笙舞”传承人王有匡意外身亡。
在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由于民族融合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资源消逝速度快得惊人。很多民间文艺、古老生产技术和传统工艺,能做的、会唱会跳的、会讲的传承人,已经寥寥无几。很多美丽离奇的故事也将随着他们相继离开了人世而消失在了人间!有的文章消失了,有的语言消失了,有的风俗习惯消失了……文化多样性在消失!令人心痛不已。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灵魂、脊梁和支撑。一个民族的文化消失了,也就意味着这个民族消失了。内容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人民语言艺术的精华和智慧结晶。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充分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学思想和人间情味;爱憎分明,充满战斗力和生命力,最接近地气,最贴近人民生活,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在开启民智、提高人民素质和文化素质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民族文化的艺术魅力在人们心目中,已经定格成了永不褪色的记忆:赏心悦目、给人启迪、唯美向善、正气浩然,给众生有力的正能量。
怎样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成了当前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幸运的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就文化工作进行了专门的战略部署,这是中央领导人具有远见卓识的英明抉择。
站在一个文学爱好者的角度,我认为民族文化的保护,应该抓住国家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机遇,沿着历史的河流往上寻觅、探究、挖掘、查找……来一 次文化寻根热潮,发现、挖掘和收集整理,更彻底的拯救濒临灭绝的珍贵文化资源。比如说把民族文化分成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语言、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归纳为精神文化。然后通过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歌、民谣、谚语、史诗、民间叙事诗、民间曲艺、民间戏曲等多种文学艺术样式,打造出更多文学艺术精品力作。
搞旅游开发的地方,首先要有浓厚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旅游者每到一个地方,除了看美景之外,最具吸引力的就是美景背后的传奇故事。比如说在西畴香坪森林公园和上果村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工作中,打造好传奇人物林开武的故事和神秘的女子太阳节至关重要。当然,在民族文化开发中决不能仅仅为了追求眼前政治和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民族文化的真实性保护。必须注意保持传承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民族文化特色,不能随意现代化,拆真造假会破坏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魅力。特别是在发展旅游业时,要有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不要因为急于企盼投资者参与开发而迁就投资者对民族文化造成的破坏。不要汉化民族文化。
回顾中国文学史,不难发现,中国文学遗产中最基本、最生动、最丰富的就是民间文艺或是经过加工的民间文艺作品。我国的《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天仙配》和《白蛇传》等很多古典名著,都是承袭了民间传统,都经历了长期讲述故事的过程,然后变成文字,再由作家加工成了伟大的作品。可见,精品的打造,如同培植一株迷人的鲜花,它需要浇水、施肥、除草、杀虫和独具匠心的修枝剪叶等形成过程。一些出于功利,急于求成的作品,多数是耐不住时间的考验的。还有要评论一篇文学作品的好与坏,自己首先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在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在文化思想定位和精品打造方面,要多尊重文人墨客的建议和意见。少一些政治主张对文学纯度的破坏,才能打造出真正有影响力的精品!文化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时间相对较长,党委政府应该把文化资源开发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来抓。做好文化工作长远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文艺工作者待遇,鼓励文人墨客们多出作品,多出精品,就会加快民族文化开发工作进程。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