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不在别处
2014-09-22余仲王
余仲王
国庆长假,朋友纷纷出游,因为值班,哪儿也没去,呆家里把《文化文山·麻栗坡》卷翻了一遍,虽没能出门旅游,却展开了一次别样的书面游,而且是多样旅游:文化游、风物游、民俗游都有了,收获不小。
作为地道的麻栗坡人,看完《麻栗坡》卷,想起一个小故事:说有俩人,一人居华山脚下,一人居黄山脚下,辛苦了一辈子,决定外出旅游,华山的去爬了黄山,黄山的去爬了华山,但他们一辈子都没爬过自己身后的那座山。这是我们常人的通病,我们都以为风景在别处,不停地向外张望,向外学习,向往着外面的名山大川、风云激荡,却很少停下来感受身边的风景,其实风景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只是没有发现或者不够关注而已,《文化文山》系列的出版及时补上了这一课。
《麻栗坡》卷以“激情南疆、物华天保”点题,围绕“边境风云、老山文化、奇山秀水、民俗风情、边关美食”五个章节为我们端上了一道文化大餐,展示了麻栗坡独特的集“边关、民族、战区”为一体的文化魅力。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烹制独特,即使作为地道的麻栗坡人读来,也有一种惊喜的感觉。
读《文化文山》,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历史。我们可能学过中国史、学过世界史,但几人能清楚地讲出自己家乡的历史。于战争史,我们都知道著名的抗美援朝,却不一定了解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抗法援越、抗美援越(048陈赓大将过船头/051跨越国境的生命线);于革命史,我们记住了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但几人知道其实麻栗坡县在1949年初就全部解放,3月就成立人民民主政府;即使是那场全国闻名的战争,谁都知道老山,但几人知道背后还有扣林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而这些在书里都有详尽的介绍,阅完全书,你会发觉身处和平年代的宝贵。
读《文化文山》,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家乡。以往的乡情教育,也许只是让我们知道我们有多少人口、土地面积、民族构成等,却无法勾勒出这片土地上的秀美山川和独特民俗,如果需要了解这些,那我们一定要读这一本《文化文山·麻栗坡》。无论是高峡出平湖,还是小香格里拉,或是老君山自然保护区,都让我们眼前一亮,感觉自己身在宝山而不知,一到节假日就呼啦啦的往外跑,却不知道也许离城几公里外,就有让人羡慕的风景。而书中关于白倮的荞菜节、壮族的赶花街、苗族的踩花山、彝族的狮子会等的描述,更让自己汗颜不已,我们也许清楚地知道《变形金刚4》的剧情,却不一定知道自己土地上的这些节日。
读《文化文山》,能够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实际这点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说《文化文山》的出版体现了我们本地文化工作者的一种文化自觉,那么我们作为读者需要的就是通过阅读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本来我们应该很自信,只是因为我们地处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发达地区,于是乎我们慢慢就变得不自信了,开始不停的学习先进地区的文化,却把我们自己的文化遗失了。论历史,往前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小河洞遗址,往后也有4000多年前大王岩崖画;论文化,我们不仅有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还有全国独此一份的老山战地文化;论风景,我们有独特山川地貌、森林植被、边关风情。
所有这些细细品尝下来,都非常的迷人,而我们却宝山空回,老想着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别处的风景才是美丽的,别人的节日才是好玩的,别人的故事才是精彩的,这其实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推而广之,国人一窝蜂的出国旅游,热衷过洋节,看好莱坞大片,都是不自信的表现。
热爱家乡,先要了解家乡,《文化文山》系列丛书的出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精彩的窗口,个人看完觉得意犹未尽,希望它只是一个开始,后面可以继续发掘呈现精彩的续集。以麻栗坡而言,可以出两集续集,一集专门辑录老山战地文化作品,记得90年代看《含笑花》,部队官兵的稿件尤其多,全方位地反映了战地的全貌,惜乎现在看不到了;一集辑录麻栗坡本地的民间故事,记得小时候,常在火塘边听老人讲各种民间传说,这些故事都是本土的原汁原味的,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麻栗坡世居八个民族,如果整理出来一定是本精彩的故事。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首先要给我们的下一代讲好我们自己的故事,如果我们的后代都是看着安徒生、格林童话长大的,何谈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待他们长大了,如果他们看的都是好莱坞演绎的美军英雄故事,又何谈建立他们的文化自信。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