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的艺术融合

2014-09-22陈志强

艺术评鉴 2014年15期
关键词:多元化

陈志强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整合多种艺术元素,融洽古典与现代风格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态不断进入人们视野。本文以法国当代作曲家Saint-Preux的《双童声协奏曲》为主要研读文本,通过对《双童声协奏曲》的赏析,探讨了现代协奏曲和轻音乐的特性,剖析了其多元结构的融合因子,旨在展现音乐美学,发扬协奏曲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双童声协奏曲 多元化 艺术融洽

随着时代发展,大众艺术审美能力和审美追求的提升,艺术创作和表演也呈现新的发展特点。整合多种艺术元素,融合古典与现代风格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态不断进入人们视野,如融合音乐、美术、文学的新型沙画表演艺术,融合舞蹈、光效、剪影艺术的光影艺术表演,融合科技、音乐、光效、传统杂耍的大型魔幻剧表演等等,均呈现多元艺术融合的特点。就音乐作品来看,整合器乐与人声、将古典与现代音乐特点、传统与流行音乐元素融为一体的优秀音乐作品也逐渐丰富起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给艺术创作带来新的启发。法国当代著名作曲家Saint-Preux创作改编的新版《双童声协奏曲》,就是这样一部多元艺术融合的精品之作。

一、《双童声协奏曲》简介

协奏曲(concerto)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有着复杂的内部体系,包含了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双重协奏曲、小协奏曲、三重协奏曲、四重奏等多种乐曲形式。协奏曲起源于十六世纪的意大利,最早以声乐体裁出现,巴洛克时期形成“组合式”大协奏曲,古典乐派时期则随着奏鸣曲式的发扬光大而形成以小提琴、钢琴等一件乐器与乐队竞奏的独奏协奏曲。双童声协奏曲(Concerto Pour Deux Voix)是法国当代著名作曲家Saint-Preux于1969年创作的,1970年因法国吟唱歌手Danielle Licari的传唱而流传于世。作品虽以协奏曲为名,但从艺术表现来看,它在保留传统协奏曲的艺术特点基础上,把人声这一更具有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点的表现形式作为协奏曲中的主要色彩,展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2005年Saint-Preux重新编排了此曲,并将原来的独唱部分改编为双重唱,由他的女儿Clemence和因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走红的少年美声Jean-Baptiste Maunier担任主唱。作品是一首以哼唱为主的无词曲,乐曲意境深远,既融合了法国式的自由浪漫情怀,又表现出了协奏曲独特的艺术魅力,外在形态如虚怀若谷,而内在则包含了无限的智慧和哲学,鸾吟凤唱、千回百折,听之令人清新悦耳,荡气回肠。

二、《双童声协奏曲》的多元化艺术融洽探索

《双童声协奏曲》融含了多种艺术元素,从创作来看,作曲家从某种角度上是把人声当作乐器使用,两位男女声分别扮演小提琴和中提琴的角色,与吉他和钢琴一起,共同构成了一曲风格迥异、融古典与现代音乐色彩的艺术精品。作品中,人声部分以两个美声少年的平声“啊”作为主调,利用1~4声调的快速变化来展现曲调,表达旋律。少年的声线本来略带童音,但Clemence和Jean-Baptiste Maunier都主修美声,因此,从声线的表现来看,男生的声线尖锐而高亢,童音明显,而女生的声线则略显圆润,音域宽广且穿透力极强。乐曲共分为四个部分,A段呈一部曲式结构,由两个主唱交替演唱,节奏略快,声调起伏跨度较大;B段仅由简单的四个节拍组成,声调舒缓,主要功能是过渡,承上启下;C段是乐曲的核心部分,采用跳跃式旋律展示方法,节节拔高,而第四部分则重复A段,并以轻柔的乐声进行总结。虽然作品呈现的重点是无词的声乐,但以两种独奏乐器色彩为主的器乐渲染,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来说,《双童声协奏曲》由四种主要音乐元素组成,分别为钢琴、吉他、Jean-Baptiste Maunier美声和Clemence女声。

(一)钢琴

什么才是协奏曲体裁的本质属性?对此,音乐界始终并没有明确的共识。《简明哈佛音乐词典》中认为协奏曲体裁的本质特征是在独奏主导的段落与乐队独揽的段落之间的“对比”,这充分说明了钢琴这种独奏乐器在协奏曲中的重要性。钢琴被誉为乐器之王,在《双童声协奏曲》中,钢琴的作用是以低沉的旋律衬托高亢的美声唱法。在钢琴的衬托下,两位美声少年的声线恰如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又宛如在连绵不绝的山岭上绵延的白云,广阔如蓝天,高耸如山峰,飘逸如白云,轻灵如泉溪。而钢琴与吉他的配合也表现出了非同凡响的艺术魅力,假如将吉他和钢琴用人来表示,那么,吉他洪亮即如魁梧雄壮的少年,而钢琴则缠绵则如少女,交相辉映,震人心弦。无词声乐与钢琴的融合意味着在技术的边缘和需要冒险的极端技术,这种乐风流畅,速度极快,以“匪夷所思”的方式演奏着快速的、意外的、洪亮的音乐。钢琴能够模仿许多乐器,同样,也能表达多种情感。在协奏曲中,钢琴的即兴品质集中体现在华彩段中,通常以经过修饰的终止开始演变成为一个加花乐句,然后扩大加花的幅度,随之进入华彩段,演绎着与众不同的美丽。

(二)吉他

吉他是二重奏中最常见的乐器,在轻音乐中,吉他的作用通常是演绎结构简单和节奏明快的旋律,而在《双童声协奏曲》中,吉他则扮演了引领主旋律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无词的吟唱相比,吉他在整首乐曲中的表现极为突出,一方面,它成为了钢琴与“双童声”之间的过渡平台,另一方面,也为整首乐曲描画出了外在框架,如同山峦的外形,衬托了“双童声”的内在含蓄之美。然而,在《双童声协奏曲》中运用吉他是一件极为冒险的事,它只有“负责”的承担起自身的角色责任,才不致被淹没在高亢激昂的双童声韵律之中。因此,在整首作品中,我们很难听到吉他有大量加花的独奏,或急速的跑动,或大幅度的跳跃;反之,它的韵律是缓慢、低沉的独吟,而这,正是吉他所表现出来的魅力所在。

(三)Jean-Baptiste Maunier童声

Jean-Baptiste Maunier(让-巴蒂斯特·莫尼耶)1990年出生于法国Bonnieux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小镇,主修美声。尽管他的声线还略带童音,但在《双童声协奏曲》中,他的这一声线却成为了乐曲的一大特色,被誉为法国的“天籁之音”,美声少年。Jean-Baptiste Maunier是《双童声协奏曲》中的主唱,主要作用在于表现C段挺拔的高音。他的音调中有着曲折缠绵的柔和之美,同时又有着响遏祥云的壮观高昂,将美妙的童声演绎的淋漓尽致。他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表现力强,本身即是一个善于演绎旋律的歌手,然而在《双童声协奏曲》C段中,他的声音却极度表现出了力量传递的持续性,虽然并没有花哨的技术展示,却仅用清晰的韵律线条和略带悲凉的声线征服了所有听众。Jean-Baptiste Maunier是《双童声协奏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了他的存在,这首乐曲才展现出了绝美、宽广、悲凉和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四)Clemence美声

Clemence是《双童声协奏曲》作者Saint-Preux的女儿,她的声线中充满了圆润、清澈的灵韵之美,将略带童音的美声演绎的无比的精彩,在这首乐曲中,她的表现甚至超越了著名吟唱歌手Danielle Licari。Clemence在《双童声协奏曲》中的角色是和音和演绎乐曲的空洞轻灵,营造如潺潺溪水的音乐氛围。在作品的C段,和音中的节奏成为了乐曲发展的主要动力,开始时运用的是巴蒂斯特的同音反复,比巴蒂斯特略低一调,但在C段的最后却突然的爆发,音调瞬间提升了几个跨度,用清澈、圆润的声线冲淡了巴蒂斯特声线中的悲凉感,此时乐曲的节奏已不再是依靠独奏乐器的旋律推动,而是由她来掌控,如原始舞蹈般,声音中充满了张力,甚至传递出了一种高贵的气质和音质。

三、结语

《双童声协奏曲》是当代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舞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作曲家大胆而有效地运用不同特性的音乐元素,把器乐与人声、古典音乐元素与流行音乐特点进行完美整合,并把这些元素的特点和特色发挥到极致,从而构成一部融合古典与现代音乐之美的经典大作,赋予协奏曲这一古典艺术形式全新的艺术表现力,展现出独具一格的音乐魅力。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大众审美能力和审美需求的不断提升,多元化的艺术融合将作为一种有效的创作手法和创作理念在更多的艺术创作和表演中得到体现。我们也期待在未来的舞台上,能看到更多这种融合多元艺术特点的音乐精品,在带给我们艺术美的享受同时,带给我们全新的审美体验。

猜你喜欢

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数字影像艺术创作多元化研究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新时代多元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
多元化——写作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原则」
对外并购:数量下降,结构日益多元化
多元化多层次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当代美声唱法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