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

2014-09-22陆婷婷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服务创新人才培养图书馆

关键词:服务创新;人才培养;图书馆

摘要:文章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现状出发,分析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思考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动力,探索了人才培养背景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几点举措。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7-0043-02

收稿日期:2014-06-17

作者简介:陆婷婷(1981-),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图文信息中心馆员。图书馆作为学校重要的学术性机构,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要充分利用自身特有的优势,打破服务模式手段比较单一的现状,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在学院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作用。

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现状

1.1局限于传统的教育观念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仍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这个层面,一味强调知识的灌输,认为只要按照教学大纲将教学重点传给学生就可以了,在教学中,对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思考较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很少顾及。

1.2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而在具体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力度不够,在实验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基本是对已学知识的验证,缺乏试验设计、试验技术及创新试验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实习基本停留在参观性质的活动,对企业生产环节及工作实践没有深入了解,很难有所创新。

1.3学生评价制度不健全

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评价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学校一直无法打破以分数衡量学生素质高低的观念,使得学生一味地追求成绩的好坏,而忽视自身技能的培养,在老师对学生实践能力不够重视的情况下,使得高校毕业生在动手实践及创新能力方面都显得相对薄弱。

1.4培养目标忽视通才教育

从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考虑,通过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知识面广、发展较全面、活动领域较宽的横向型人才[1]。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围绕其主打的专业群体,进行人才培养,培养出的学生存在知识面较窄、实践操作能力较弱的问题,很难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也无法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目前,伴随着科学技术日趋发展,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我国的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面对高度综合的社会分工,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应立足社会的需要,加强通才教育。

2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

2.1延续课堂活动,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在丰富的馆藏资源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课堂补充教育,延续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发挥好图书馆“第二课堂”的作用。同时,通过提高文献资源采购质量、开展问卷调查、加强馆际互借等举措为读者提供更好更多的资源;通过新书推荐、开展阅读活动比赛等方式,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美化图书馆环境,营造图书馆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无声的教育,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

2.2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资源保障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做好藏书文化的同时,更加注重为师生的教学科研提供资源保障。通过协助读者获取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学术性文献资料,提升读者文献检索的能力,提供支持用户学习研究的环境,不断发挥图书馆资源保障的作用。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据统计,三年来数字资源访问率如图1。

图1近三年数字资源访问率统计表明,在校师生利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开展学习研究呈现上升趋势,图书馆其丰富的馆藏资源,为读者信息获取提供了合理化的文献保障。

2.3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人才的创新性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更要重视创新人格的养成[2]。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创新其知识结构;根据个性化研究的需要,拓展其宏观视野;根据个性化修身的需要,培养其健康心理。

3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动力

3.1读者需求多样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师生读者对知识的获取已不仅仅局限于图书馆提供的纸本资源,读者希望用较短的时间,较少的精力获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来源广泛的知识信息,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同时,读者个性化需求和精品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因此,读者的需求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无疑给以“读者为中心” 的图书馆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陆婷婷: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陆婷婷: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3.2读者服务开放化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对象已不仅仅是在校的师生员工,逐步体现出开放、沟通、共享的价值取向。伴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社会各界人士对信息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他们也会通过高校图书馆网站获取需要的数据、信息,社会人士成为图书馆新的服务对象。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发挥资源优势,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要敞开大门,面向社会,扩大服务对象,衔生服务领域,实现读者服务社会化。

3.3图书馆服务持续化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持续化的工程,图书馆要制定长远的、科学的计划,根据学院办学特色、立足读者,以人才培养为契机,通过查摆不足、寻找差距、巩固成果,图书馆服务要呈现科学化和持续化的发展趋势,以最新、最全、最优的资源与环境,为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奠定基础。

4高职院校图书馆人才培养服务新举措

4.1开发资源,加大宣传力度

资源是图书馆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没有资源,图书馆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要发挥图书馆资源优势,加大资源的开发与宣传,使知识得到充分的应用与推广。一是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通过对网络上最新的资料,最新的科研动态进行挖掘整理,推送给广大师生,促进他们教学科研的发展,充分发挥图书馆情报传递的职能[3]。二是注重宣传。立足学院办学特色,围绕学科特点,通过定期邀请数据商来校开设讲座,针对性地宣传馆藏数字资源,指导广大读者充分利用数字资源,发挥数字资源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

4.2贴近教学,拓展服务手段

4.2.1加快特色数据库建设。在围绕学院办学特色的背景下,加大有利于丰富教学活动内容的专业数据库建设,可依托学科、专业和资源,以学科馆员服务进系部的形式融入到整个数据库建设的过程中,针对特色学科,为院系开展研究提供资源平台和技术支撑。

4.2.2重视成果展示。目前,各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开展仍偏向于馆藏资源的利用率上,较大程度上忽视了教学成果的展示。图书馆可以加大和院系、教务处等部门的联系,收集整理教师优秀教案、学生优秀毕业设计、各类优秀教学成果,对这些成果进行展示,从而达到互相借鉴的目的,拓展师生思路。

4.3贴近师生,深入服务对象

4.3.1转变观念。要将等待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思考如何改变馆藏资源利用率逐年下降的现状,可以通过设立读者意见箱、不定期的召开座谈会、发放信息采访表、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了解师生读者对图书馆资源建设、读者服务工作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加大与读者的沟通与互动,了解读者心声。

4.3.2发挥信息共享空间作用。为师生提供个性化阅览的空间,开辟专题研讨的场所,为师生的互动交流提供条件。

4.4贴近个性,挖掘立体式服务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读者不仅可以享受实体图书馆提供的资源和服务,还可以体验到虚拟图书馆带来的便捷。尤其在读者个性化彰显的背景下,图书馆更要贴近读者个性,通过延伸服务领域、拓展服务方式,挖掘立体式的读者服务新模式[4]。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结合本馆实际,针对特定读者特定需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手机、移动设备、网络电视等平台,开展如“My Library”、信息推送等服务方式。

4.5秉承和谐理念,营造人文环境

图书馆在人才培养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充分依托自身优势和特色,精心营造舒适愉悦的文化氛围,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不断拓展文献资源服务的方式和内容,给师生营造一个充满科学特色和浓郁文化气息的精神家园,促进学院和谐文化氛围和良好学风的形成,发挥文献资源高地的辐射和推进作用。

总而言之,图书馆作为学校的知识信息中心,要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通过延伸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手段,为读者提供优质、便捷、人性化的服务,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郭俞铄.图书馆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

[2]杨文晴,张武.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学生人力资源的利用和实践[J].大学教育,2012(1):25.

[3]兰荣娟,唐朝晖,梁家丽.手机网络服务在未来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的发展[J].大学教育,2012(2):42.

[4]毕朝晖.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建设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 5):76.

(编校:马怀云)

猜你喜欢

服务创新人才培养图书馆
图书馆
汽车维修服务中心发展连锁经营模式的相关建议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油田矿区物业服务管理理念的研究及分析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