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层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2014-09-22艾丽君王成柱
艾丽君 王成柱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追求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价值。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我在课堂中用“分层教学”,下面谈谈我对“分层教学”的认识。
一、“分层教学”的定义和特点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別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分层教学”在教学目标上致力于促进全班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综合交替运用班级、分组和个别教学形式;在教学效果上谋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的教学特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很有成效。分层施教起点低,能多层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竞争性,淡化形式,注重实际,具有保尖、促中、补差生的作用。我们的课堂教学已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普遍存在着效率不高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和处理好例题,多做课堂练习,腾出时间让学生多实践,要有适当的课堂提问,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重视教师自身的语言修养,想方设法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分层教学”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格、习惯和智力的差异,是分层教学中要了解与掌握的。教授知识不但要讲究“因材施教”,也要讲究“量体裁衣”,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
二、“分层教学”采用的方式
1.学生分层
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很多学校都是大班额,有的班级六七十人,少的班级也有五十人左右。人数多,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异较大,学生层次难免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对学生分层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心,这样才能掌握整个教学过程。根据班级学生的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智力情况等因素,结合教材可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一层(跃进层),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二层(发展层),是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的学生;三层(提高层),是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各层次内学生合理搭配,建立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由6位同学构成,并任命一名同学担任小组长)。中途根据学生的情况或请求可以随意调整一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一层带动二层,二层带动三层。
2.教学内容分层
以班级大多数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为教学重点,带动差生,提高优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知识点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不断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教材要一步步呈现,采取走小步的方法,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并照顾不同层次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
(2)知识传授设置阶梯,分层提问。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提高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优化设计课堂能有计划地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引向深入,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通过这些与教材内容、学生层次相配套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发展。
3.指导学习方法分层
学习方法要多样性,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预习新课是保障课堂高效的重要途径。提到“预习”,不少老师会觉得那是语文的专利,这是对“预习”的误解。我认为每门功课都可以进行预习,而且都能促进学生较快地掌握知识。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方法,让他们知道要做些什么,遇到不懂的该怎么办,同时适时地鼓励、肯定学生的预习成果,使他们从不知道预习逐渐转变为会预习、乐于预习,继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数学时我们应该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记住数学公式,简单地套用公式。
4.作业分层
孔子很早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作业也要分层。分层作业要体现人性化。我们一般布置的作业都是统一的题目、统一的量,但是每个学生理解、应用等能力都有所不同,所以有的同学不能达到教师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因而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应该有所区别。作业分层法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愉快地、成功地完成作业,获得更多的自信。
在分层教学活动中,把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异质同组组合,利用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与合作意识,加强了学生的相互沟通,形成了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使学生共同学习,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