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4-09-22马洪玉
马洪玉
二十一世纪面临新的教育改革,也赋予了新的要求,进一步强调了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教育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良好习惯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在适宜的环境中不断探索、自主发展的。
一、创新环境的形成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想法,欣赏学生独到的见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在教学中,营造创新环境的重点应该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自主解决为主要手段。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不断地推进学生思维,从而达到创新的要求。因此,要进行思维教学,就要明确提出问题的重要性。提问是怀疑的外在体现,有疑惑才能引起思考,思考导致探索,探索才能创造,提出的问题要新颖还要有启发性,挑战性和诱导性,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要打破传统的的教学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心智,使他们能有自由的空间。
二、创新思想的培养
教师和学生都要有创新的思想,有了创新的思想,才会有创新的源头。创新思维是以创造性为核心的一种不同于一般的思维方式,是独特不拘一格的方式,是探求未知领域的认知活动中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各种形式都起着重要作用,创新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学习培养的结果,在化学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指导观察、培养学生直觉思维
化学的学习方法是實验,在实验中观察现象,提出问题,通过生动、形象的现象和不同实验的差别,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直觉思维的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能力。
2.明确目标,养成集中思维的习惯
在教学中,要使学生集中思维,要通过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学会抽象概括掌握化学概念,学会推理、判断、理解化学理论,通过对比归纳研究物质的性质,学会分析综合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及其变化的规律,还可以通过“一题多解”和“多题一类解法”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能力。
3.开阔视野,养成发散思维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问难,思维独特,这样从质疑问题和解决问题入手,才能发散思维,化学计算一题多解,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最佳方案,使学生用最合理、最简捷的方法解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4.鼓励学生联想、培养学生创造想象能力
结合学生实际与学生创造性相结合,是形成创造想象的基础,通过实验中的实际操作可以增强直观性,通过实验装置、步骤的改进,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三、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创新
新时代赋予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教师本身要改变教学思想,有创新的意识,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要做创新型的教师,就要不断学习,努力开拓和探索,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
1.树立创新思想,积极开展创新活动
转变教学思想,培养创新意识,就要积极开展创新活动。教师的创新活动是一项艰难并且有挑战性的活动,教师要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积极探索,还要善于把握机会,利用有利环境。
2.根据学生的特点,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了解是循序渐进的,开始时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耐心,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质量观,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萌芽、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潜质,虽然他们之间因人而异,有强弱之分,也就是说创新方面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要有了正确的观念去重视和爱护学生的创新性,并热情地培养这种创新能力,他们的创新都会得到释放和发展。在我校的教学中是分层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可以引导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的问题挑战,当他们获得成功时,也就极大地树立了自信心,创造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要极力保护,在充分信任和不造成过重负担的前提下适当给这样的学生“开小灶”,提出一些直观性更强、层次较低的问题,同时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通过这些活动逐渐提高创新能力。
3.努力学习,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艺术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各种客观条件设计出开发创新潜能的问题,采用适当的教学活动、恰当的教学手段,创立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或给学生以启迪,灵活的教学方法,高超的教学艺术,幽默的教学语言,要求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学习。
(1)运用实验,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用课件进行教学,满足学生眼、耳、手、脑并用的心智活动。
(2)运用启发引导探究性教学方法结合现代知识和高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动对学生创能力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让学生看到自己在不断创新和如何创新的,要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的创新进行评价指导。
总之,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观念,不断学习、探索,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引导学生思考、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
(责任编辑 刘新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