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管理在班集体建设中的实践与思考
2014-09-22姜飞朱宝华
姜飞 朱宝华
[内容摘要]细节管理是抓实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笔者结合多年的班集体建设实践,从制度建设、习惯养成、用心思考、持之以恒等方面探索班集体高效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细节管理;班集体建设;实践与思考
班集体建设的起点是班主任,落脚点是学生的自主管理。班集体建设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班主任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其艺术性在于班主任要讲究工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尽快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素养。笔者在多年的班集体建设中,感受到了细节管理的重要性,对加强细节管理的途径和方法有一些思考,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借鉴提高。
一、细节管理,源在制度建设
班级建立时,我便在班会和班干部会议中制定了“班规”和“职务细则”,到如今还在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全体学生都按照“班规”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纪行为;而班干部们都各司其职,在各自岗位上把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相辅相成,为其他同学服务,和我共同将班级管理得更好。无论是在学习上或是在日常生活中,班级里的学生都做到认真学习、团结友爱、尊敬师长。我曾在班会中强调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给那些不遵守规矩的人制定的,如果你严格遵守规矩,便感觉不到规矩的约束了”。我们大家共同制定的规矩,需要大家认真做到,绝对不能打马虎眼,哪怕是小事也要严格要求。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高尚的师德、文明的言行,才能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现在的学生是敏感的,或许教师的一个文明举止,在他们的眼里如阳光般珍贵,就能使他们树立信心;反之,教师一个微不足道的不良举动,或许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使他们误入歧途。
二、细节管理,重在习惯养成
如何把细节做好,最重要的:第一是认识,第二是训练。华商学习网特约讲师汪中求认为:团队就是格式化,就是将细节训练成习惯。所谓团队就是经过格式化模式,能够达到一定默契的队伍,否则只能叫乌合之众,而乌合之众是没有战斗力的。所以进入团队以后需要进行格式化,需要进行很多细节上的训练,必须进行严格要求的训练,才能久而久之形成我们的习惯。
针对班干部我采取的方法是格式化模式。从多次集体活动中挑出有才能、肯吃苦、要求上进的学生组成班干部,然后再按照“职务细则”对其进行细节培训。学生都会犯错,没有哪个班干部一上任就能够做到得心应手,在工作或学习中总会出现错误。但是当我给他们指出来时,他们基本上都能够认识到自身身上的缺点以及找到解决的方法,并从中悟出更多的道理,使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班干部例会制度很重要,每次会议上班委们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我对每个班干部要求都是一样的严格,不同的事情指派给不同的班委执行,各司其职,做事要讲究质量和效率。在下达任务前,我会提出工作目标,让他们自己去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注重锻炼他们的能力和思维,也能让他们在工作或学习中,养成一种身先士卒的良好习惯。事情做多了,做久了,便成了理所应当、得心应手的事情,这样自然就成了一种习惯,工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细节管理,贵在用心思考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开了。铁杆奇怪的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呢?”钥匙说:“因为我了解它的心”。
班级全体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管理,我都非常重视。我深信日常的生活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准则。我一直注重严抓班上的学风建设,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现代教育重视人本化管理和个性化培养。我并不建议班上的学生一味地“死读书”,我更希望他们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最大限度的发展自身特长,课余的时候常去操场锻炼锻炼身体、到实训室去操练技能、到阅览室查阅书刊。我时常会到班级上走一走,更多的走进学生,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询问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适当的与他们开开玩笑,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给他们提一些建议……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即使离开父母的呵护,班主任也是非常关心他们的,正如古语所说的“不患无策,只怕无心”。使他们能够明白我就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师长,也是同学们的知心朋友,会像他们的父母一样爱护他们、关心他们、管教他们……。
四、细节管理,重在持之以恒
细节管理实际上是一种长期的准备,需要持之以恒的贯彻和落实。细节管理是一种制度,细节管理是一种习惯,细节管理是一种积累,也是一种眼光,一种智慧。在班集体建设中只有保持这样的工作标准,才能注意到问题的细节,才能为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而思考细节,不至于为了细节而细节。在班主任的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对待学生我用心去感染他们,用爱去感化他们。我时常强调尊重是彼此的,与其说我尊重他们,不如说我更爱这群天真渴望事业成功的学生,我热爱班集體,更热爱我从事的教育事业。
(责任编辑 刘新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