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物流外包优势与风险控制

2014-09-22董素玲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年19期
关键词:外包服务商物流

□文/董素玲

(新乡学院管理学院河南·新乡)

一、引言

徐姝(2003)认为:“外包是企业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仅保留其最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而把其他资源借助于外部的专业化资源予以整合,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其自身持续性发展的一种战略管理方法。”所谓物流外包,即制造企业或销售等企业为集中资源、节省管理费用,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将其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的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3PL)运作。外包是一种长期的、战略的、相互渗透的、互利互惠的业务委托和合约执行方式。其目的是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物流外包的优势

物流外包相比传统物流自营的模式来讲,拥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解决企业资源问题,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资源的有限性往往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特别是在当今时代,技术和需求变化变得十分复杂,一个企业的资源配置不可能局限在本组织的范围之内,即使对于年轻的,实力很强的跨国集团企业来说,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是不经济的。所以,许多企业都是在物流外包中寻求突破,利用物流外包策略,企业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将有限的人力、财力集中于核心业务(如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并使其不断提升,从而确保企业能够长期获得高额利润。

(二)为合作伙伴分担风险。由于物流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导致投资有巨大的财务风险。通过外包,企业也可以将这种财务风险转嫁给第三方。通过物流外包,委托公司可以与合作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利用其战略伙伴们的优势资源,缩短产品从设计、开发、生产到销售的时间。减轻有技术和需求变化造成的风险。同时,由于建立合作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可共同分担风险。

(三)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应利用规模生产的专业化和成本优势,通过提高各环节能力的利用率和规模效应来实现费用节省,从而使企业能从分离费用结构中获益。

(四)提高企业运作柔性。委托企业选择3PL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提高运作柔性,企业可更好地控制其经营活动,并在经营活动与物流活动中可以找到一种平衡保持两者之间的连续性。企业将物流外包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因为大量的非特殊业务都由合作伙伴完成,物流外包的企业就可以精简企业机构,金字塔状的总公司、子公司的组织结构,让位于更加灵活的对信息流具有高度应变性的扁平式结构,从而减轻由于市场规模膨胀而造成的组织反应迟钝、缺乏创新精神等问题。这种组织结构将会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有生命力。

三、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

企业物流外包风险是指在企业物流外包过程中产生的结果及变动的不确定性。由于企业物流外包设计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企业物流外包为企业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风险。

(一)合同风险。合同风险是首要风险。根据物流外包业务来设计外包合同,由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不能完成合同所规定的任务,或者物流委托方不能按时、按合同支付费用等,从而带来合同风险。Barthelemy(2003)调查分析了近百家企业外包案例后,发现有69%的企业物流外包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合同管理不当;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显示,2001年物流外包的企业92%遇到合同纠纷,其中20%的企业遭受到合同纠纷5起以上。

(二)管理风险。管理风险是指由管理决策带来的风险,是否选择外包,是选择全部外包还是部分外包,选择一家或者多家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进行上述决策的同时,一定带来决策结果可能发生问题的风险。

(三)信息风险。信息风险指由于合作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从而信息不能共享,造成信息沟通不畅、信息失真、信息反馈滞后等问题。而在合作双方信息共享后,可能发生由于信息的泄露而造成核心能力外泄,造成企业产品销售量和市场的缩小、丧失,竞争对手的模仿,造成经济损失。

降低成本是企业选择物流外包的重要原因,外包后的隐藏成本、模糊成本不能准确测定,但是由于物流委托方不能准确了解外包后的物流业务,导致物流外包成本提高,甚至导致超过自营物流成本。

(四)文化差异风险。物流外包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可能会由于各自的管理风格、行政制度和价值观取向不同而在合作的过程中产生冲突、误解和不信任,最终导致物流外包的失败。

(五)业务流程重组风险。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外包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及组织变动所形成的风险。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后,企业必然会重组业务流程,把之前面向职能的管理改变为面向流程的管理。这一变动必然影响到职能部门业务及员工的生存。也就是说,目前职能单位所从事的工作完全可能会被第三方物流所取代,一些员工可能面临被解雇的危机,因此企业可能会遭到内部员工的抵制。如果业务重组的各个环节处理不当,就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这对企业来说,也是不容忽视的风险。

四、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控制

(一)加强合同管理。企业物流外包的目标是建立双方利益和风险共担机制。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参照HP、IBM等跨国公司的做法,物流委托方可与物流服务商签订两份协议:一份为一般性条款,规定一些非操作性的法律问题,如保险、保密、赔偿、不可抗力、解约等法律问题的内容;另一份为工作范围,尽可能明确具体内容,可操作性要强,避免产生歧义的条款,内容要明确具体,合同中要明确合同终止条款。

(二)建立市场信用机制。因为信息不对称性问题的客观存在,所以要建立一种物流外包的信用机制。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要进行信号示意和提供信用等级资料来以供参考,例如对其认证证书、与知名企业的合作协议,经营资质、经营业绩提供真实可信的证据等,对物流信息处理、线路规划、物流运营的软硬件进行说明。

物流委托方需要进行甄别,通过对物流服务商的记录调查,物流经营和管理能力调查,提高甄别能力。要保持物流委托方在联合外包时具有独立性,需要建立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交换平台。

(三)建立良好的合作理念。物流外包成功与否取决于合作伙伴双方的合作,双方要建立良好地合作理念,在观念上要进行更新,和在企业文化方面进行适当的融合,在遇到一些合作方面的问题时,能从大局出发来解决。同时,实现彼此之间的信任,实现信息的共享。

综上,信息的共享和沟通是物流外包成功的关键因素,物流委托方的需求要及时告知服务商,并且让服务商及时给出解决方案,解决不了的一定要及时向上级请示处理。信息共享和保密机制需要沟通到位,泄露商业机密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1]阮和兴.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物流外包决策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3.

[2]李佳艳.企业物流外包决策分析.中外企业家,2007.8.

[3]肖航.物流自营与物流外包决策分析.企业家天地,2008.6.

猜你喜欢

外包服务商物流
航天卫星领域专业服务商
论IaaS云服务商的著作权侵权责任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论“互联网+”时代档案服务外包的问题与策略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业务外包在“慕课”中运用的分析
期刊展示宣传服务商
2014中国金服务·十大杰出服务商
开展铁路电务设备维护外包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