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的举措

2014-09-22张绍红周文平刘景辉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年19期
关键词:党风廉政监督建设

□文/张绍红 周文平 刘景辉

(河北金融学院 河北·保定)

对高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一可以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发展环境,弘扬一种蓬勃向上、积极奋进的大学精神;二可以保证高校的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促进学校良性循环;三可以通过教师言传身教和为人师表,提升大学生道德境界和精神品位,塑造大学优秀人才。问题的关键在于构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思想整风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领导干部和广大教师的“三观”改造至关重要,唯有筑牢思想防线,不断进行思想整风,才是立足高校、教书育人的根本所在。一是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领导干部和广大师生的头脑,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尤其是要注意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水平;二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不断地改造自身的“三观”,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尤其是要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守为人之道;三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绷紧拒腐防变这根弦,筑牢自身的思想防线。尤其是要时常清洗自身思想上的尘埃,时常维护自身的良好形象,时常摒弃可能随时产生的私心杂念。抓住了思想整风,就抓住了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从源头上确保了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始终遵循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

第二,制度完善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制度不好,好人也会办坏事。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一是制定高校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规定,增强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尤其是涉及高校的一些关键领域和环节,诸如财务、基建、采购、招生、招聘、评职评优等方面,一定要制定好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和岗位职责风险方面的防范措施;二是制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相关规定,并严格落实责任考核与追究。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廉洁自律的模范,在涉及自身职权范围内的事务要秉公执法,按章办事,绝不可丧失原则、贪污腐化;三是制定加强和改进高校领导作风建设的相关规定,切实反对高校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尤其是要增强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增强团结、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意识,增强恪尽职守、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四是制定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相关规定,严格落实好各方面的责任。尤其是要落实好“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群众参与和监督”的工作机制,落实好一岗双责制,签订好廉政责任书,保证政令畅通、协调有序、责任到位;五是制定高校党务、校务公开的相关规定,做到公开透明。尤其是涉及到广大师生最关切、最直接、最突出的现实问题,一定要做到公开透明,并作出相应承诺,让大家心知肚明。抓住了制度完善,就抓住了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从机制上确保了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落到了实处。

第三,加强监督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保障。没有监督的权力得到滥用,就会滋生腐败。提升监督水平,拓宽监督渠道,改进监督方式,注重监督实效是重要的保障举措。一是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建立起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要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要普遍推行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廉政谈话、诫勉谈话、述职述廉、函询和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使党内监督工作逐步制度化;二是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把党内监督与各方面监督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党内监督带动和促进各方面监督,不断拓宽监督渠道,整合监督力量,提高监督效果。尤其是要充分发挥特邀监督员的作用,进一步畅通师生员工监督的渠道;三是强化过程监督,把事后监督与事前、事中监督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关口前移,全程介入,不留死角,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腐败;四是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确保监督工作落到实处。高校党组织是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主体,要把反腐倡廉建设纳入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举措之中,与学校的发展规划、学科建设、各项改革等重要工作融为一体,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切实保证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抓好责任分工,充分发挥各监督主体的作用,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抓好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多管齐下,确保监督工作落到实处,使腐败现象没有生存的空气和土壤。抓住了加强监督,就抓住了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保障,从体制上确保了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良性循环。

第四,协调联动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生机。构建高校内部的上下联动、互相协调、统一有力、各司其职的协调运营机制,是高校充满生机活力的重点所在。一是要制定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预警机制。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高度配合,要本着科学性、及时性、系统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把分工明确到位,把责任落实到位,把网络覆盖到位。各级领导班子要恪尽职守,明确“一岗双责”,纪检监察部门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充分运用和整合监督资源,将党风廉政预警机制渗透到各项工作;二是要整合资源,采取上下联动、点面结合的方法,形成覆盖面广、快速、互联、高效、渠道畅通的信息网,及时发现普遍性、苗头性的问题,全面收集、及时分析和充分运用好各类信息;三是要落实好各类制度,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尤其是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失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改变不重视、不给力的问题。此外,还要构建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相结合、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上级监督和下级监督相结合、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交叉的监督体系,全面提升高校廉政监督水平。抓住了协调联动,就抓住了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生机,从体系上确保了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形成合力。

第五,队伍建设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支撑。加强纪检、监察、审计人员自身建设,提升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认真履行职责和充分行使权力,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力支撑。一是下大力气提升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打铁还需自身硬,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作风纪律优良、业务能力过硬的高素质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二是下大力气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要培养广大高校教师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学海无涯的求知精神、严于律己的修身精神、推己及人的包容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自身学识修养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化学生;三是下大力气提升大学生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要培养他们沟通协调组织能力,对国家大政方针的解读能力,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和自身榜样的影响力。抓住了队伍建设,就抓住了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支撑,从人才上确保了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第六,营造氛围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环境。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营造风清气正的和谐氛围,营造团结奋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一是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采用讲座、竞赛、演讲等丰富多样的为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廉政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倡导主旋律,激发正能量,打造高尚校园生活;二是持续推进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在高校教师中树立学习的楷模,效仿的标杆,“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真正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彰显校园品位,营造赶追帮超的良性竞争氛围;三是深入推进大学精神伴我行活动。每所高校即使建校历史再短都会提炼一种独特的大学精神,这种精神可以是高校辉煌历史的一种浓缩,也可以是学校人文精神的一种升华,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广大师生,使他们的人生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靓丽风景。抓住了营造氛围,就抓住了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环境,从舆论上确保了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和谐氛围。

第七,兼容并包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脉搏。高校应该充分吸取时代精神的精华,融入现代社会的发展潮流,创新党风廉政建设思路,与时俱进,赋予党风廉政建设新生机。一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不能脱离时代潮流,要紧密结合党的重大活动,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就成为现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主题,脱离现代社会闭门造车的东西终究是苍白的,缺乏说服力和生命力;二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要实施“走出去”的策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充分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结合自身实际,消化吸收,改革创新;三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不能故步自封,不能满足于少出问题和不出问题,不能用老眼光看待新问题,而要开拓创新,迎接新挑战,开辟新领域,鼓励新突破,激发新思路。抓住了兼容并包,就抓住了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脉搏,从发展上确保了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生命厚度。

高校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周密部署、持之以恒。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等学校,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高校反腐倡廉建设长效机制,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确保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致工作整体推进。

[1]李辉.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9.12.

[2]杨晨光.扎实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N].中国教育报,2010.11.

[3]刘丽华.教育与监督并重强力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N].光明日报,2009.12.

猜你喜欢

党风廉政监督建设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一岗双责”
淮委召开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三不”与“三无”
落实“两个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