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赐酺与罢酺原因略论

2014-09-22李小霞

文教资料 2014年15期
关键词:宋真宗

李小霞

(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宋代赐酺与罢酺原因略论

李小霞

(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赐酺是中国古代帝王推恩于天下,允许臣民宴饮以娱乐的特殊饮食活动。宋代是赐酺制度高速发展的时期,赐酺的原因多种多样、各不相同,主要有大赦改元、营建宫观、封禅祭祀及奉上尊号等原因。但在气候不适或者临近先皇忌辰的情况下则会酌情罢酺。无论是赐酺或是罢酺,均是宋统治者维护统治秩序、巩固统治根基的重要选择。

宋代 宋真宗 赐酺 罢酺

装饰精美的邸肆林立于御街之旁,热闹非凡;比肩接踵的人群汇集于汴京之内,簇如烟海。衣冠华丽的君王莅临城楼之上,英姿焕发的百官列坐庑廊之旁,满怀喜悦的父老恭候道路之侧。酺宴之上,君臣和乐,百姓欢悦,处处体现着天下太平之盛事景象。赐酺制度在宋代呈现出不同特点,故而对宋代的赐酺及罢酺的情况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对宋代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无疑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尚未有专文对宋代的赐酺与罢酺原因作研究,笔者不揣简陋,欲对此作系统论述,以求正于方家。

一、宋代赐酺原因

赐酺是从祭酺制度中发展演变而来,至战国时期正式形成具有宴饮性质的饮食活动。赐酺,也可称之为“酺宴”、“大酺”,是古代帝王布恩于天下,特许臣民聚饮以娱乐的宴饮活动。赐酺制度历经秦汉时期的发展,至唐代达到高峰,五代十国渐趋衰落,宋代才再次得以高速发展,并迎来其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高峰,之后便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消亡殆尽。

酺宴作为一种经常性的欢庆活动颇受统治者重视,宋代君主下诏赐“天下大酺”,往往都是恰逢国家吉庆大事之际,主要有以下情况。

(一)大赦改元

改元之制起自战国时代秦惠王时期,为历代所承袭,体制上略有不同。宋真宗时多次改元,在将年号改为大中祥符之后,特下诏赐酺:

戊辰,大赦,改元,文武官并加恩。改左承天门为左承天祥符门,擢护门亲从官徐荣为十将,赐衣服银带、缗钱,荣先睹天书故也。诏东京赐酺五日,以二月一日为始[1]1520。

选择一个字义祥瑞的年号,对当政者而言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历代更换年号之际,大都会大赦天下,以示庆贺。宋真宗此次改元,不仅大肆赦免囚犯、对其适当减刑,对文武百官同样加以恩赐,甚至将城门也改为与年号相关的名字,无不与所谓的“天书”事件联系紧密。天降福瑞、大赦改元,如此欢心乐舞之事,宋真宗不免期冀能与百姓共襄盛举,特意在京师赐酺五日,以示庆祝。当然并不是每逢改元便会赐酺,赐酺与否主要依据君王的个人意愿及当时的社会形势,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二)营建宫观

此处的宫观特指帝王下诏修建的神御殿或道观。宋真宗即位以来,营建规模宏大、建造精良的宫观自然被崇尚道教的他所推崇,在位期间曾多次修建庙宇,其中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历时达七年之久的玉清昭应宫就是在此时建造而成:

甲子,以玉清昭应宫成,诏赐酺,在京五日,两京三日,诸州一日。宫宇总二千六百一十区。初料功须十五年,修宮使丁谓令以夜继日,每绘一壁给二烛,遂七年而成[1]1899。

工匠们夜以继日、拼命劳作,大大缩短建造时长,只用七年便将如此雄壮的玉清照应宫完美地修建而成。占地面积如此广大、屋宇装修如此奢华的玉清宫的建成,确是一件令当政者欢欣鼓舞之事。宋真宗将天书置放在此,下诏赐天下大酺。此次酺宴的规模波及全国,各州县可畅饮一日,西京洛阳和南京商丘以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可欢庆三日,处于首善之地的东京开封则赐酺五日。

宋真宗“推本世系,遂祖轩辕”,为抬高皇室地位、确立赵宋代周的正统性,以轩辕黄帝作为赵宋王朝的始祖,在今山东境内修建景灵宫以供奉祭祀。天禧元年(1017年)正月宋真宗率众官僚拜谒景灵宫,“二月以宫成赐酺,壬申,御正阳门观酺”[2]1827。景灵宫的规模稍次于玉清宫,历时四年而成,为此宋真宗同样下诏赐酺,以示庆祝。

在有代表性或具有重要意义的宫观、庙宇或是神御殿修建完毕后,宋朝统治者总会适时地恩赐酺宴以表庆贺,用这种普天同庆、规模浩大的宴饮形式向世人展示其统治下的太平盛世。

(三)封禅祭祀

宋真宗在位二十五年,为世人所瞩目的主要有两件大事:一是澶渊之盟,另一事则是东封西祀。与辽结下澶渊之盟后,为“镇服四海,夸示外国”,宋真宗采纳王钦若的建议,开始了浩浩荡荡长达十年之久的东封西祀。在此次封禅过程中,“所过州府”,均下诏赐酺,“上御子成门楼,设山车、彩船载乐”[3]2701,与地方百姓共同见证皇宋王朝的荣耀和辉煌。为此,宋真宗特意颁布《赐酺诏》:

朕既展封祀,乃巡候藩春,兹礼义之邦,实控神灵之域,宜均恺乐。式慰徯來兖州,特赐酺三日[4]530。

诏旨一下,赐酺活动接踵而至: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二月二十一日“驻跸河中府,御鼓角楼观酺,凡三日……二十二日,赐亲王辅臣百官酺宴于行在尚书省,凡二日。二十六日,次华阳,顿,赐酺宴于行宫南垣之望仙亭……二十八日,次湘城,顿,宴虢州父老于行宫门”[5]1684。宋真宗在封禅途中所过诸多州府均有不同规格的酺宴活动,且多次亲临观酺,时刻不忘向天下人展示宋王朝的太平盛世。对于宋真宗而言,东封西祀是为确立赵宋政权的合法性和正统性而展开的一项壮举,赐酺活动则为这项壮举发挥了锦上添花之效,使之更为宏大与耀眼;对民间百姓而言,东封西祀过程中赐酺的举行,又使得其得到了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恩惠。

(四)奉上尊号

尊号起源于唐代,“中宗称应天神龙皇帝,后明皇称开元神武皇帝,自后率如之”[6]23。臣子向君王奉上尊号,既是其分内之事,又能博得圣心欢悦,更是盛事一桩。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八月,因群臣上尊号而下诏赐酺:

癸卯,诏前岁上圣号册宝所赐酺,今秋丰稔可追行之[1]2122。

“前岁”即是天禧元年(1017),宋真宗曾下诏:“以奉上圣号宝册礼毕,赐三京及诸道府、州、军、监酺五日。”由于未及时举行,时隔一年八个月后方“追行之”。群臣为宋真宗上尊号,对统治者而言是意义重大的事情,故特赐天下大酺,以示庆贺。

(五)气候适宜

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是统治阶层励精图治、兢兢业业所期冀达到的社会局面。在封建时代,生产力水平不发达的条件下,百姓更多的是仰天吃饭。风调雨顺,自然会稼穑丰稔、五谷垂颖。古代帝王深知自然气候的重要性,在青黄不接、灾荒不断之际,总会进行各种祭祀祈祷活动,以期上天能够降下雨雪,保证农事活动的正常进行。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因“去冬,有诏京师赐酺五日,以二月五日为始。于是久旱”,右仆射张齐贤为此上书道:“宴乐,阳事也。甫经上元,又将酺饮,恐非所以合天意。请俟雨足,乃如詔旨。”[1]1500宋真宗接纳其建议,暂罢酺宴。也许是其诚意感动上天,是年二月二十七日恰逢天降雨水,枢密院言:“昨奉诏赐酺,以愆亢权罢。今时雨霑洽,欲奉行前詔。”从之。以三月十六日为始[1]1596。

正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时雨天降,润泽万物,稼苗生长,农事顺利开展,无不预示着国势顺畅、天下丰泽,宋真宗怎能不顺从民意,赐酺与百姓同乐呢。

此外,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四月也曾下诏“京师赐酺五日”,但“以时渐炎燠”[5]684,为保证酺宴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下进行,使预宴之人免受酷暑的煎熬,特将酺宴推迟至秋高气爽的九月份举行。

(六)特许别赐

帝王赐酺,意以共享,规模甚是宏大。地方性的赐酺规模,由于受地理位置、经济地位、人口多寡等因素的影响,自然不如京师酺宴繁盛。但对地方而言,酺宴应当是其规格最高、待遇最为优厚的聚饮活动。宋代地方性的赐酺,有时因宴会不够丰盛,皇帝会酌情考虑再次赐酺,以免引起地方军官不满:

诏并、代州别赐酺三日。时承受使臣言前设酺宴不丰,军校皆不预会也[1]1578。

并(今山西太原)、代(今山西代县)二州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受到宋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妥善安置二州的官兵更是宋廷需谨慎对待的问题。但并(今山西太原)、代(今山西代县)二州赐酺之际所设的宴会并不丰盛,远未达到军官们心中期望的那样隆重欢腾,使之颇为失望与沮丧。故而大中祥符元年(1008)十月宋真宗“赐天下大酺三日”[1]573之际,并(今山西太原)、代(今山西代县)二州的军校们拒绝参加本州酺宴。为更好地安抚军人情绪,重塑赵宋王朝的尊严与威信,宋真宗在该年的十一月份即下达了一道只针对并、代二州的赐酺诏令,可见其对边疆地区的重视,也反映出军队在王朝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无论是大赦改元、风调雨顺或是奉上尊号等情况下的赐酺,大都取决于君王个人的意向与当时的情境,随意性色彩相对明显。但在东封西祀祭祀情况下的赐酺又表现出了一定的普遍性:宋太宗雍熙元年(984年)即是在“郊禋始毕、大庆溥洽”的情况下下诏赐酺的;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西祀汾阴之际,下诏“西京诸道赐酺如东封之制”[5]1684,效仿东封泰山之际的赐酺规制继续举行酺宴活动。

二、宋代罢酺原因

宋代帝王赐酺的原因无疑是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但罢酺这个令人不快的选择,其缘由较为简单,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气候异常

任何大型户外活动的举行,都会受到气候条件的制约,古代社会更是如此。酺宴,作为封建时代与会人员最多、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有民众参与的大型户外宴饮活动,也必然会有因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而罢酺的情况。如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二月下诏“以封禅礼成,赐东京酺五日,以来年二月五日为始”[5]1684。可惜至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的春季,京师连续干旱、不曾降雨,右仆射张齐贤为此上奏道:“宴乐,阳事也,甫经上元,将事酺饮,请俟雨足。”其建议为宋真宗所采纳,“乃诏权罢酺宴”[5]1684。

(二)先皇忌日

酺宴是封建帝王用于庆贺之际专门举行的宴乐活动,乃是举国欢愉的一大喜事。如若恰巧遇上了先皇忌辰等重要大事,自然要秉承“以孝治国”的传统理念,“乐事”必须让位于“哀事”。如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宋真宗在西祀汾阴的过程中,所过州府均仿东封泰山之例赐酺。该年三月二十六日,御驾驻跸郑州,本计划在子城门处举行酺宴,且赐城门名为“回銮庆赐”。“寻以甫近太宗忌日,乃召罢酺,止宴犒。”但为了不使郑州父老失望,特意“宴父老于殿门外,不作乐”[5]1684。这样既展现了宋真宗的仁孝之心,又使得父老乡亲们能够和其他州县的百姓们一样享受皇帝给予的恩赐,可谓一举两得。此外,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正月也“以顺祖惠元皇帝忌,罢赐酺”[1]1863。顺组惠元皇帝即是宋太祖与宋太宗之父赵弘毅。

就整个宋王朝赐酺的状况而言,罢酺的例子可谓寥寥无几,大部分的赐酺都得以正常举行。当然,这也与宋代的赐酺大都集中在宋真宗时期有着莫大关系。

三、结语

宋真宗时期是赐酺制度独放异彩的高速发展时期,仅在大中祥符四年(1011)便七次下诏赐酺,且赐酺时长、规模均不等,少则两日,多则五日,既有京师赐酺,又有地方赐酺。宋真宗在位二十五年,共下诏赐酺23次,正常举行21次,可谓是历代君王赐酺次数最多的。也正是由于宋真宗对赐酺制度如此重视,赐酺制度创造了其最后的辉煌,自此之后便开始走向衰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宋代赐酺的缘由与历朝历代大致相同,均是每逢国家有吉庆大事之际,则会下诏赐酺,以示庆贺。从赐酺的原因上,也不难看出赐酺制度的施行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即是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内外相安的和平环境。无论是基于何种缘由而下诏赐酺,宋统治者的目的仍是彰显其统治下的太平盛世。为了维系其统治秩序,为政者也会顺应天意的酌情罢酺,以安抚民心。

正如史书所载:“秦汉以下赐大酺者,俾吏民会聚饮酒,非朝廷宴飨之礼也。宋始与御楼观酺之日,赐宗室臣工宴以乐之,一时民物蕃庶及上下同乐之意,皆可想见”[7]33。赵宋王朝时期的赐酺制度的展开,真正达到了君民同乐、举国共欢的效果。较之秦汉时期禁止聚饮之策,也反映了宋朝治国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更开明与宽厚,这无疑是人类历史不断进步、人民意愿逐渐得到当权者重视的重要表现。

[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宋]王应麟.玉海[M].扬州:广陵书社,2003.

[3][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4][宋]佚名.宋大诏令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9.

[5][清]徐松.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

[6][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清]秦蕙田.五礼通考[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宋真宗
宋朝时蝗虫羞愧自杀的奇闻
王旦的气量
宋真宗年间曹玮筑“山外四寨”考论
宋真宗:造个神来护皇位
如何看待宋真宗时期“相权强化”的现象
蝗虫自杀引出的官员问责制
宋真宗为什么被皇后关禁闭
宋真宗遭遇“大忽悠”
宋真宗遭遇“大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