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好元素、化合物知识
2014-09-22陈炳长
陈炳长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它在教材中约占65%的比重,构成了九义阶段化学教材的主要内容。
由于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叙述性材料为主,是一种以阅读和听课为主要形式来获取的知识。学习时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但不易于注意力的保持;易于理解,而不易于记忆与运用。所以对元素、化合物的教学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笔者是一名多年在化学教学第一线耕耘的教师。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体会到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充分利用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
1.以理论为指导:实践告诉我们,以叙述性材料为主的学习内容常显得知识分散,记忆量大。如能及时将知识横向比较、纵向联系,将元素、化合物知识连线结网,对于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对于防“散”治“乱”,都是很有效的。然而,结构化的知识需要以理论作为基础,因此,在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时,要有意识地用学生能接受的化学理论作为指导,将具体的化学事实整合起来。
2.以性质为中心: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中,要抓住性质这个重点,因为物质的存在、制法和用途都是与性质直接相关的,或者说是由性质决定的。以性质为核心,再结合用途、存在、制法,则知识就完整了,学生也不会感到枯燥。教学元素、化合物知识时,把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先串成线,然后再由线织成网,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这样学生才记得牢固、记得全面。
例如,一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这与它的结构有什么关系?这样的结构使得它有什么样的性质?它可以以元素的何种形式存在?它发生化学反应时,需什么样的条件?又如,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它要形成稳定结构,必须得或失电子4个,这就比较困难。所以它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是比较稳定的。它在常温下可以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它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要在加热或是在高温的条件下。比如,碳的燃烧需要点燃;碳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要在高温的条件下进行。这些性质都是由碳原子的结构决定的。根据碳具有还原性的性质,还得出它有冶炼金属的用途。
二、以实验为基础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如果离开实验、模型和其他直观手段,仅凭教师的口述和板书,学生是无法获得生动准确的感性知识的。如果在教学中注意加强化学实验,让学生注意观察、认真思考、正确描述,就能使学生清楚、准确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利用化学实验,上好元素、化合物的课呢?这就要充分开发化学实验的各种功能。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实验的设计与组合要能深刻地揭示反应规律,有利于学生掌握化学事实。例如,浓盐酸挥发性的探究实验,在讲述浓盐酸具有强挥发性时,怎样通过实验证明瓶口冒出来的“白雾”就是盐酸的小液滴呢?笔者根据物理学知识和盐酸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多种检验方法,如下图所示。
通过课堂专题探究,并进行实验验证,从不同的角度来推测物质所具有的性质,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实现了实验创新与动手能力二者并驾齐驱、相得益彰的有机结合。
实验设计与实验教学的水平,直接标志着元素、化合物的教学设计水平。如果没有别具匠心的实验设计,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很难达到优秀的水平。
三、紧密地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教学要为生活服务,这是课改的方向。元素、化合物的教学若不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必将成为空中楼阁。研究近年的中考题发现,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出题类型,都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紧密。这些考题无论是意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好,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也罢,都体现了“化学与社会”这一命题。
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点是将化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例如,如何扑灭一幢楼房的大火?碳酸氢铵为什么不能与草木灰混合使用?等等。这些问题让学生联系实际,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启发思维,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思考分析问题,将元素、化合物课堂延伸到社会这一大课堂中去。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教给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这些学习方法,学习起来就会感到轻松愉快,越学越起劲。这样不但减轻了学生的精神压力,还提高了学习效率。
(责任编辑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