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14-09-22焉丽平
焉丽平
摘 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高校的基础理论必修课,课时容量大,对培养学生的思想理论素养和当代人文精神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独立学院的教学实际,探讨和总结了做好课程准备、课堂教学、实践设计以及考核评价的主要方法,以期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学;改革
“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如何在高等教育的灵魂——“两课”教育中体现素质教育的宗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增强课程的实效性成为广大高校教师普遍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情绪与教学语言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教学的展开、深入和控制的全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情绪和语言起到重要作用。一方面,教师要有深深的爱国情怀,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伟人的崇敬。用邓小平的丰功伟绩和伟大的人格唤起学生的缅怀之情。教师要通过富有情感的一言一行、抑扬顿挫的语言增强内容感染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把学生当作平等的学习主体,尊重和热爱他们。采用对话式、讨论式的语言和语气讲解理论内容,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用自身的经历与学生的流行语言增强内容的时代感。
二、课堂教学方法
这一课程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必然是以讲解作为重要基点,做好课堂内容的讲解、分析和应用是重中之重。
1.教材内容的取舍和整理
这一课程教材的主要特点是内容理论性比较强,也就是讲道理有余而摆事实不足,因而不免显得有些枯燥。在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许多社会热点问题,也是学生经常议论和思考的热点。阐述和解决这些热点问题,正是邓小平理论课的强项,也是开设这门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教师要根据这些选取教学内容,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不必面面俱到,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2.注重改变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上,改变单向知识灌输,僵化、刻板的以教代学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能动性与参与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对理论观点进行主动思考、主动质疑与主动阐述,鼓励学生进行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用生活经历与现实问题检验理论。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教学的重点由“教”转为“学”,采用自由讨论、双方辩论、主题演讲、热点分析、观点评论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并由此延伸到学生的课下准备,使学习成为自觉和主动的行为,从而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3.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把活泼、形象、丰富的声像、图文、数表展现于学生眼前,增强教学内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组织学生看一些经典的历史纪录片和影片,如《开国大典》《世纪》《走出西柏坡》《张思德》《任长霞》《永远的邓小平》《小平,您好!》《走进毛泽东》《旗帜》《复兴之路》《中国入世》等,使课程信息量增大,精彩画面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突破了时间的限制,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给予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
三、实践环节设计
邓小平理论社会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能够深化学生对课堂理论的理解和判断。在实践环节,要按照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精神为目的,以问题导入为突破口。社会实践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生产实习、勤工俭学等。写观后感、调查报告、开座谈会等形式能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消化,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考核方式
结合以上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改变,考核方式也应由过去的结果考核变成过程考核,由期末一次性考核变成分阶段多次考核,由原来的闭卷考核变成开放式考核,具体来说可以把课堂出勤、读书笔记、主题演讲、讨论辩论、实践报告、知识点考核按比例算为学生的总评成绩,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当中,真正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及其科学方法。
只有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采用实用性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稳定性与动态性统一、理论性与政策性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统一这一特点,避免理论课流于空洞的形式,以真正提高学生的理论、人文素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孔祥云.关于开设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思路与措施[C].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
[2]任军,李景春.社会实践教学与邓小平理论教学方式创新[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