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园将凤画融入主题教育的尝试
2014-09-22金洁
金洁
安徽凤阳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明文化的发祥地。凤阳本土文化所涵盖的内容丰富多彩,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活力,基于此,我园于2009年引领滁州市课题《凤阳本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2011年又再次引领安徽省课题《凤阳本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尝试着把凤阳本土文化作为我园主题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内容。我们感到取之不尽的本土文化资源是开发幼儿智能,启迪幼儿智慧,提高幼儿能力,培养幼儿审美情趣的极好素材。本文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有关理论,结合我园实际将本土特色美术教育很好地渗透到幼儿园主题教育教学活动中,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本土资源,开展丰富多彩而又具有凤阳本土特色的美术活动,从而使环境创设更有价值。
凤画是凤阳特有的一种民间绘画艺术,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是我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造型独特,色调明丽,绘画手法细腻严谨,传统佳作非常多,对我园幼儿来说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因此,我园选取了凤画这一富有凤阳本土特色的艺术形式,在我园美术活动中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希望通过此类一系列活动,让幼儿初步接触凤画,了解凤阳这一特有的绘画艺术,从一个侧面来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激发起幼儿喜爱凤画、热爱家乡的情感。《纲要》也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凤画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吸引幼儿,幼儿在宽松、游戏式的艺术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体验创作的乐趣。尝试中我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收集资料,创设凤画环境,激发幼儿的欣赏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而环境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于是,我和家长共同收集了大量关于凤画的图片资料和有代表性的凤画作品,如《丹凤朝阳》、《百鸟朝凤》等,给幼儿一个视觉上的初步认识;又搜集了一些关于凤画的文字资料,向幼儿讲述关于凤画起源的故事;然后结合凤画作品向幼儿介绍了它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和绘画程式,那就是凤阳凤画中的凤凰造型必须是“蛇头、龟背、鹰嘴、鹤腿、如意冠、九尾十八翅”等。幼儿在观察凤画中发现,并提出了很多问题,为什么凤凰要画成这个样子?为什么那么多的鸟都在围着凤凰飞?凤画上的花叫什么名字等。通过资料查找,相互的交流,幼儿知道了凤画的分类,以及祥云、牡丹等装饰物的寓意。慢慢地,幼儿对凤画有了初步的了解,尤其对凤画是怎样画出来的更感兴趣。
其次,我园充分利用幼儿园的走廊、活动室、主题墙,等等,赋予浓郁的凤画气息。例如走廊中悬挂展示的各种凤画扇子,活动室摆放各种凤画花鼓,主题墙上张贴各类凤画图片,等等,创意与民间艺术的巧妙结合,使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民间文化的魅力,从中获得有关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
二、开展不同主题的凤画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凤画的色彩和图案具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色彩的表现十分丰富,红绿相衬,强调鲜亮重彩;图案造型绚丽多姿,形态生动多变。它以鲜明的色彩和变幻无穷的飞舞动作为画面增添了强烈的审美效果。针对凤画中表现方法和题材的不同,结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开展了一系列不同主题的凤画欣赏活动,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感知凤画的魅力。
1.从色彩上感知凤画的美。
凤画以色彩分类分为三种,即水墨凤、素彩凤、五彩凤。水墨凤以浓、淡、清三墨分染而成;素彩凤在水墨凤的基础上彩绘羽服;五彩凤则用重彩绘制。在关于色彩的欣赏活动中,老师通过语言的讲解和简单的示范让幼儿了解水墨中三道墨的不同着墨方法,学会对比暖色和冷色,对不同的色彩也有了初步的感官体验。而且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进行“颜色宝宝变变变”的实验,让幼儿感知色彩的变化,从而培养他们对色彩的敏感性。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欣赏不同风格的凤画代表作品,如《丹凤朝阳》(五彩凤)、《百鸟朝凤》(水墨凤)、《龙凤阁》(素彩凤),等等。让幼儿说说每一幅凤画中所包含的色彩,主色是什么颜色,它是属于哪一类的凤画。其中重点引导幼儿感知了五彩凤的绘制方法,它的用色既复杂,又统一协调;既灵活,又有固定的规律,暖、冷色形成强烈对比,更具有欣赏价值。通过对凤画色彩的感知,幼儿对如何配色非常感兴趣,此时在班级美工区投放了红、黄、蓝等颜色的绘画颜料、工具以及相应的材料,让幼儿尝试配色。在尝试的过程中幼儿有了更多的发现,对色彩的搭配有更深的了解。
2.从题材上感知凤画的丰富。
凤画作品题材很多,而常见的有:《丹凤朝阳》、《百鸟朝凤》、《龙凤呈祥》、《五凤楼》、《麒麟凤》、《百鸟献寿》、《带子上朝》、《四季条屏》等。题材不同,凤凰的姿态和相搭配的景色都有传统的固定造型与布局。例如:《丹凤朝阳》中凤凰造型是金鸡独立的姿势,凤的两边配画两朵牡丹花;《四季条屏》中凤凰造型是飞、鸣、宿、食四种姿势,其配景也有规定。当然吸引幼儿的还有关于每一幅画的传说。在欣赏过程中老师主要启发幼儿观察画中凤凰的姿态,请幼儿想一想为什么它的造型是这样的?它的周围会发生什么事呢?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教师及时小结并讲述相关的故事,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由于凤画的魅力,班级的美工区特别受欢迎,幼儿都在以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尝试着临摹不同题材的凤画。之后,老师和幼儿共同把幼儿的作品粘贴在主题墙上,让他们自由欣赏。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引导幼儿走向最近发展区,这是新的课程理念。为了让幼儿近距离地感受凤画的创作风格,我们特意邀请了凤画的传承人来到班级。请他们向幼儿展示凤画作品,讲述凤画的发展历程,介绍凤画的使用工具与材料,为幼儿讲解凤画的绘画技法并现场演示了不同风格凤画的着色程序。通过现场观看,幼儿了解了凤画的基本创作技法,并产生了创作的欲望。
三、提供尝试创作凤画的空间,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艺术活动是幼儿获得自我满足感的最佳舞台,幼儿喜欢显示自己的成果,因为这些艺术活动成果出自于自己的脑和手,是自己的创作。自己懂得创作最能体现自我的价值,从而使幼儿获得真正的满足感。通过平时多次的欣赏和练习活动,幼儿对凤画的作画积极性越来越高。于是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后,我园在大班组织开展了“我心目中的凤画”的创作活动,为幼儿提供尝试创作的空间。活动前老师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活动中大家保持着高涨的创作热情。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的源泉。”创作需要想象,而想象又是创造的前提。幼儿在充分发挥自己想象的基础上并依照凤画的一些固定格式进行创作,绘画过程中幼儿会相互交流和欣赏,“你看一看我的凤凰头画得怎么样?”“哎呀,你的凤凰尾巴少了一根”……看到他们有模有样的绘画格局,听到他们热烈的交流,真切地感受到这样的活动对幼儿成长的价值。由于凤画是属于工笔画,幼儿的作品不可能达到那种精细的程度,但那是幼儿对凤画最真实的表达。
在以上活动中幼儿获得了美的体验和感受,具备了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更能真正体会到凤阳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体验作为一个凤阳人的自豪感,产生了进一步了解本土文化的热情。总之,我园将凤画融入主题教育尝试与探索,它不仅使美术教育贴近幼儿生活、回归生活,充分利用了家乡的有利资源,更增强了幼儿的自主学习意识,鲜明地体现了“把教育与生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教育理念,从而有效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