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视角下的讽世网络歌曲初探
2014-09-21宋芳
摘 要:讽世网络歌曲是二十一世纪以来“舆论自由革命”的产物,作为应时应事之作,它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是人们实行社会舆论监督最强有力的媒介工具。讽世网络歌曲歌词语言上体现出来的辛辣直白、调侃戏谑式的言语风格以及其在语音、用词上独到的修辞策略,对当下网络语言、讽世言语的研究都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对讽世网络歌曲的语言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语言学系统分析无论是对我国语言、文化还是社会等其他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讽世网络歌曲 语言 讽世策略 语用策略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已逐渐普及到千家万户。正是借着这股东风,网络歌曲走上了世界历史的舞台。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越来越多的人借助网络歌曲这种形式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创作主题除了流行歌曲中的常见爱情主题之外,还有大部分是针对社会现实给予嘲讽和批判的,即本论文所提到的“讽世”网络歌曲。这类歌曲多是歌手的“有感而发”,多数针对的是社会上的一些不道德、不正确、不合理的人或事。它表达了作者鲜明的态度观点和情感,社会性强且内涵丰富。
目前,从语言学的角度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流行歌曲的研究已颇有建树,但对网络歌曲的语言研究还有待扩充,特别是对本文提出的“讽世网络歌曲”这类特殊的曲种,关注者更是凤毛麟角。根据在中国知网的搜索调查,目前仅有一篇侯琳琦在《社会音乐生活》上发表的《透视网络歌曲中的“讽世”现象》这篇文章中对讽世网络歌曲的相关内容有所涉及。但它只是从音乐理论的角度对网络歌曲中的讽世歌曲进行了较为笼统地概括分析,对“讽世网络歌曲”并没有作一个较为明确的界定。
一、“讽世网络歌曲”概念的界定及其分类
(一)概念界定
“讽世”有讽喻世人之意。即讽刺、嘲弄世情,揭露、批判世态,从而给予世人以警醒。讽世网络歌曲正是此意,它借助音乐的艺术形式对丑陋扭曲的世间百态加以嘲弄批讽,表达了词作者鲜明且强烈的情感态度。内容上多数是针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现象,创作风格上多数是直接揭露批判和间接嘲讽愚弄,通过音乐和语言等各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以歌曲的形式表达和反映民情民意,从而起到呼吁、警醒的作用。
讽世网络歌曲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以文字为依托,借助修辞及各种表现手法,有针对性地再现了一定时期或某个地域的社会生活,表达了其对人间百态的种种感悟,可谓是“看世态炎凉,评人情冷暖,讽丑陋人生,刺不良现实”[1]。
讽世网络歌曲不同于其他题材的网络歌曲,它的创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歌词内容的编写更加融入了网络歌手的意识形态,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和倾向性。“讽世网络歌曲犹如一个多棱镜,折射出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2]因而,讽世网络歌曲不仅能够反映一个社会的文化,更能体现出一个时代的特点。
(二)不同视角下的类型划分
随着当代流行乐坛的发展,歌曲的种类也逐渐增多。切入点不同,同一首歌曲也可呈现出不同的类型特点。本文仅从对讽世网络歌曲的主题内容的不同、作者情感表达和创作意图的不同以及主题叙述方式不同等角度,对其进行一个简单的类型划分。
从讽世网络歌曲本身的主题即话题内容的视角来看,讽世网络歌曲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针对社会热点的事件型讽世网络歌曲,这类歌曲多是由事件引发创作的,有根可寻。如祭奠2010年幼儿园遇难孩子的歌曲《别砍我》;另一类是针对社会不良风气或不道德行为等的社会现象型讽世网络歌曲,这类歌曲大多来自于人们切实可感的生活体验,是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典型的代表是《2012社会嗑》。
从作者的情感表达和创作意图的视角来看,讽世网络歌曲又可分为直白揭批型和婉转讽喻型。直白揭批就意味着不留情面,一针见血,旨在警醒世人,令人深省,如歌曲《做人别太CNN》[3]。而对于情感表达的另一种类型来说,婉转讽喻类型要相对“和善”一些,它的创作意图则在于倡导、呼吁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同样是事件类型的《范跑跑之歌》[4]就采取了一种委婉劝说式的手段,全篇以“你不该”的形式贯穿始末,没有了针锋相对,反而是大众听者更加觉得别有一番滋味,令人深思。
从对主题的叙述方式上来看,讽世网络歌曲还可以分为直接反映型和间接反映型。所谓直接型,就是直接地对事件或现象进行描述的歌曲。《做人别太CNN》就是直接型的代表,作者在歌词文本中并没有避讳对CNN事件的直接描述与解释,将整个事件摊开在歌词文本中,让即使不清楚此事的听众都能对此有一个大致地了解。间接型则与之相反,如《减肥敢死队》中,作者并没有对这种不良的社会现象进行正面的叙写,而是选择了换位式的间接手段对社会上“瘦为美”引导下的减肥热潮进行了讽刺性地歌颂。对于这种错误的审美观,作者并没有采取针锋相对的方式,而是用这种迂回的手段对该现象进行了间接性的描绘,同样将自己的不屑与不满发泄地淋漓尽致。
二、讽世网络歌曲的语言特色
讽世网络歌曲作为一种语言的载体,生存于网络、媒体、舆论等各色的文化环境中,必定有其独有的言语特色。与传统的流行歌曲相比,抛开大众的世俗流言,它显然有些特立独行。网络的平台给予了它平民的自由,将所有的喜怒哀乐尽情地释放在这零束缚的空间里。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这也使得很多讽世网络歌曲也不免落于俗套。一直以来,语言学家一直对于网络歌曲的“低俗化”争论不休,认为其“媚俗”“不雅”[5]。但必须看到的是,讽世网络歌曲虽置身于泥潭之中,却依旧有其可塑性。创作者将主题的对象指向社会,时而激昂奋起,时而温婉绰约,字字句句挥洒着对人间百态的种种感悟。其言语风格上的技巧虽谈不上有所造诣,但依旧可圈可点。讽世网络歌曲的语言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狂荡不羁的抒情,辛辣直白的揭批
身处在网络创作的大背景下,讽世网络歌曲的写作可以将种种规约抛之脑后,尽情地率性而为。正是由于讽世网络歌曲写作的自由度,与其强烈的针对性和社会性,让作者的写作也泼辣直爽,毫无顾忌。亦是这份洒脱,让讽世网络歌曲的语言更加风格特异。endprint
“犀利、辛辣”一直是讽世网络歌曲创作者高歌的曲调,对于世态的炎凉,他们向来直言不爽,毫不留情;对于人性的丑恶,他们更加冷嘲热讽、肉中带刺。经过对现有语料的搜集、整理和初步的分析,讽世网络歌曲的这种辛辣揭批、直白抒情的风格主要体现在其对所讽事件或现象毫无遮掩的直抒胸臆和粗口、黑话等凡俗话语的频频使用上。如:
“打不过韩国就说恐韩,踢不过JAPAN就赖裁判。自作聪明把积分预算,最后还是过不了关。事到如今不怪主帅,中国足坛已病入膏肓。”
——节选自歌曲《进一个球好难》
“做人不能太CNN,开壳。要说我们做人别太CNN,西方媒体喜欢放TM狗臭屁,他们成帮结伙沆瀣一气,要把西藏从我们中国分裂出去。”
——节选自歌曲《做人不能太CNN》
(二)调侃戏谑式的讥讽
作为大众歌曲行列中的一员,讽世网络歌曲与多数歌曲一样,都有着质朴白化、通俗易懂的语言。王骥德曾说过:“世有不可解之诗,而不可令有不可解之曲,需令老妪解得方入众耳。[6]”近乎直白的口语,以及地方方言、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不仅可以拉近作者与听众的距离,更加能使听众感同身受。社会生活真实写照的讽世网络歌曲,要想达成词作者与听众交际双方之间的共识,不仅要有最日常生活化的语言作为沟通的桥梁,还要有最直观的形象、新奇生动的表述来促成这种共识平台的形成。这也就形成了讽世网络歌曲“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反传统话语个性讥嘲”的言语风格。
“先说阿姨好,再做自我介绍。今天我们就这事儿聊一聊,有啥话咱放在桌上摊开了唠。要是晚辈有啥不对还是有啥毛病,您这当长辈儿的还是多多指教啊,多多批评啊,多多指教。有啥毛病您就可劲儿的挑哇!……”
——节选自歌曲《爱情上甘岭》
“横行路中央,轿车轻飞扬,黄土地里养育着咱那霸道的爹娘。平凡的模样,可咱爸是局长,只手遮天的大树,还有神秘的力量。”
——节选自歌曲《我爸是李刚》
三、讽世网络歌曲的修辞策略
讽世网络歌曲要想达到预期的讽世效果,采取必要的修辞策略是必不可少的。从歌曲创作的现实意义角度来讲,讽世网络歌曲关注民生,是一种人文色彩极强的社会观察。在讽喻世间百态的过程中,它更加注重于唤醒公众意识,警惕世人。意识性的修辞活动,不仅可以使歌词文本的创作在炼词造句的处理上更为细腻,提高其讽世效果;在思维认知上还能引发受众者的创造性与联想性,促成认知共识平台的形成,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从语义和语法的角度出发,对讽世网络歌曲的修辞策略研究可以从语音、词汇、句子三个方面进行。
(一)语音的锤炼
语音修辞就是运用语言本体自身语音材料的一些特点和规律来提高言语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段。语音作为语言材料的物质外壳,在表音功能的基础上,同时还具有表义性。语音的修辞主要体现在词语的锤炼上。讽世网络歌曲语音修辞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谐音双关,同音别解
谐音修辞是语音修辞中最重要的一种修辞技巧。为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深化歌曲的讽世意味,在讽世网络歌曲的文本创作中,词作者们多数会采用谐音双关的方式来书写。在讽世网络歌曲中,这种同音异形的谐音双关多被用于含蓄婉约型和现象型的歌词创作,例如:
“从此以后你就叫郑钱花,钱是挣钱的钱,花是花钱的花,你的爸爸我现在是个穷光蛋了!你将来一切都靠自己了。”
——节选自歌曲《郑钱花》
2.语音复叠,传情达意
利用音节的复叠,既可以给人以听觉上的冲击,营造出音乐上的回环之美,又可给人以视觉上的刺激,增强意象上的画面感。结合语境,对词语进行合理恰当地复现,可以为受众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增强交际双方的互动。如:
“八月里你就拖拖拖,九月里你依然躲躲躲,难道金钱比善良离你更近么?”
——节选自歌曲《奶粉有毒》
(二)词语的锤炼
词语是作品意义和情感表达的基础。评判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炼词。词语的锤炼,既要强调意义表达地精准,又要讲究情感抒发地得当。作品在语词选择和意义上的反复推敲,不仅可以在修辞上收到最佳的效果,对于情感的抒发和主旨的升华也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说语音修辞是作品留给人的第一印象,那么词汇修辞则是真正能让人驻留欣赏的最佳理由。
1.奇称怪谓,雅谑横生
抓住事件或现象的某一特性,用漫画的手笔在称谓上进行缩影式的映射,给予别称,是讽世网络歌曲词汇修辞的一大亮点。这种特殊的撰写方式,在调侃戏谑之余倍感耳目一新。
“狼局长今年有四十多,日常的工作就是吃吃喝喝,反正啊都是那公款来请客啊,吃完了多开发票还能挣余额。”
——节选自歌曲《狼局十八摸》
2.专词泛用,妙语生花
所谓古词今用,就是指借助词语间意义或用法上的相似性,将一些专属词、古语词等刻意地穿插泛用到作品的创作当中,以期达到额外的言语表达效果。如:
“一家三口带太后,太子没敢养;朝九晚五上下朝,不敢向两边望;一年四季很朴素,龙袍走了样;一日三餐吃咸菜,饭量还见长。”
——节选自歌曲《寡人要买房》
3.巧用人名,绘声绘色
讽世网络歌曲善于用人们所熟知的人名来进行即兴的创作。借助公众人物的外形、气质、性格等方面的特点来引发受众者在思维上对所讽之人、所批之事的联想性与创造性,从而使得作品的画面感更加立体,情感色彩更加鲜明。
“姚明他进去,潘长江出来;刘欢冲进去,周杰伦出来;韩红走进去,章子怡出来;我们的股市你太有才了!”
——节选自歌曲《股市万花筒》
4.妙词新语,耐人寻味
选词上的标新立异、独树一格,不仅可以将情感抒发地更加透彻,对其主题意义的深化以及作品背后情感意识的表达都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如:endprint
“隔壁的白胡子老头 ,问我兽兽是不是一只野兽 ,楼下的小孩指着小狗,这样不穿衣服的阿姨羞不羞。……兽兽很温柔,兽兽不是野兽,兽兽也不是魔兽。”
——节选自歌曲《兽兽不是野兽》
在词语的搭配上,讽世网络歌曲也喜欢别出心裁。这一点,从其歌曲的命名上表现的就十分明显。如:
《留学垃圾》 《彩色的黑》
《枪毙娱乐圈》 《我杀了我的孩子》
《减肥敢死队》 《谁偷走了你的时代》
词语的这种超常搭配,不仅色彩鲜明,其造义上的别致新颖,更令人耳目一新。夸张式的拼接加之偏激式的和凑在让人眼前一亮的同时,更增添了词语的生命力。时而锋利如匕首,辛辣直爽,直击要害;时而和缓如弯刀,冷嘲热讽,咄咄逼人。看似荒唐的疯言疯语,实则发人深省、令人反思。
四、小结
网络的科技进步,使得旧时期以鲁迅为代表的“文字武器”似乎渐渐不适应当代电子科技发展的时代。而讽世网络歌曲借助网络的平台进行针对时事的戏嘲和讽刺无形当中却继承了先人的衣钵,其社会现实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另外,讽世网络歌曲的歌词作为一种文学小样,其语言的独特新颖也是值得我们语言工作者关注的。与其他讽世文学作品相比,讽世网络歌曲除了没有那些“咬文嚼字”的束缚之外,在言语策略上也有着自己特立独行的风格。因而,对讽世网络歌曲进行语言上的研究,不仅可以让我们一探当代网络歌曲词创作的语言发展动向,剖解当前讽世之作的语言形态;深一步讲,对网络语言的整顿、规范化工作,以及对流行语的探源、梳理等工作都能起到很好的推动和辅助作用。因而,对网络歌曲的研究,特别是对针对性、目的性极强的讽世网络歌曲进行研究,无论是对语言文字工作的导向、讽世文学的研究,还是对当前网络文化的构建、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其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语言价值都是非常巨大的。
本文仅从语言学的角度对讽世网络歌曲的语言风格和修辞策略进行了一个粗略式的框架探索,不足和待商榷的地方还有很多。要想真正解读其言语的奥妙,还有很多的工作等待着我们去做。
注释:
[1]摘自凤凰网连载的系列微型小说《讽世笔记》,作者灿烂之阳。
[2]侯琳琦:《透视网络歌曲的“讽世”现象》,社会音乐生活,2012年,第10期.
[3]《做人别太CNN》:作者慕容萱,针对CNN主持人在2008年4月9日新闻评论节目中对中国作出的有失客观公正的评价舆论事件而创作的歌曲。
[4]《范跑跑之歌》:针对四川大地震时教师范美忠弃学生而自我逃生的事件创作的歌曲,范美忠也因其在地震时跑得快而被大众嘲讽地称之为“范跑跑”。
[5]崔慧子:《网络歌曲“恶俗”风波之思》,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6][明]王骥德,陈多,叶长海注释:《曲律》,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宋芳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27316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