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综述
2014-09-21■徐文虹王玉玲江彩霞
■ 徐文虹 王玉玲 江彩霞
摘 要: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大学生就业能力已经成了制约就业的"瓶颈"问题。本文通过相关文献梳理,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定义及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以及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综述
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 就业形势严峻。2003年,全国高校自1999年大规模扩招后的第一届高校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目前就业市场已进入第一个应往届毕业生就业高峰期。当年的毕业生人数为212万,到2014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已到达720万。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但就业岗位增长数量有限。毕业生增长比例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比例不协调,导致用人的单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另一方面,由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冲击以及劳动力市场变化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影响着大学生成功就业,因此,就业能力培养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定义及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以及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及分类
能力就是一个人的才能和办事的本领,是一种个性心理特性,是完成工作和胜任某项任务必备的才能和力量。大学生就业能力,就是大学生相对于自己就业,或是在就业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条件、才能和力量。它包括大学生的知识(思维)、行为能力和语言表达三大板快。因此,就业能力就是“就业力”或“就业竞争力”。是大学生通过学习和在求职过程中积累和养成的从事相应职业的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一般分为三大模块。一般能力模块。包括:礼仪礼貌、语言文字表达、信息技术(电子通讯)、组织协调与领导、团队意识与意志品质、学习模仿与创造六个方面的能力;专业能力模块(特殊能力一)。专业能力就是大学生在所学专业(就业相关专业)方面能够表现出来的学习认知、学识水平、工作实践和创新研究四个方面的能力;就业专门能力模块(特殊能力二)。主要包括:职业设计规划、就业政策理解运用、就业信息收集处理、自荐文本和策略的谋划、面试技巧和工作适应于提升六个方面的能力。
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定义为:就业能力就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英国就业能力研究专家LeeHarvey 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个人的能力,通常表现为学生能够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瑞士学者戈德斯密德把大学生顺利就业并取得职业成功的五个要素归纳为:就业动机及良好的个人素质;出色的人际关系技巧;对丰富的科学知识的掌握;有效的工作方法;敏锐、广阔的视野。
刘建新(2006)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四个因素:应聘能力、团队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特征,从而对就业能力中三个维度——团队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特征对就业满意度有所提升。萨如拉(2004)指出社会对大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除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外,还有这几方面的要求: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经营能力等。钟一彪(2010)根据500多家用人单位反馈的实证数据统计结果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素质构成的基本因素、中层因素和精英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基本素质构成是毕业生“市场准入”的基础条件,中层素质构成是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决定性因素,精英素质是学生顺利走向社会后的可持续发展因素。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阮美飞(2009)在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1)学生的自我认识不足。自我认识包括个人的兴趣与特长、性格与价值观、选定的目标与需求、情商、工作经验、学历与能力、生理情况等七个方面。(2)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科学。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培养就业能力的方向标,也是地方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3)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不强。(4)学生的期望与就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差距较大。
闫大伟(2007)提出的就业能力“亚健康”强调更多的是个人的责任和能力不足。就业能力“亚健康”现状为:缺乏就业形势分析能力,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缺乏自我发展能力,缺乏求职应聘能力,缺乏就业心理素质。就业能力“亚健康”产生的原因为:“家庭温室教育”与“高考风向标”的影响,高等教育体制与学校培养模式的影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落后的影响。
三、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因素
徐惠红(2011)认为“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类型”有以下五种:经济困难型、学习困难型、身心障碍型、性别劣势型、能力偏失型。产生这五种类型的原因有以下:(1)家庭因素。每个大学生接受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一样,其性格特征、人格特征在近20年的家庭影响下已经形成并很难改变。(2)学校因素。一是由于高校一味扩大招生规模,忽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招生和人才培养中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了供需之间的不平衡,人才分布不均匀。二是面对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很多学校专业指导老师大大缺乏。(3)社会因素。虽然国家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现实生活中毕业生困难群体面临许多就也不公平现象。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王丽娟(2012)强调,大学生就业权的特殊保护严重不足,这一保护主要依政策而非法律,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大学生本该享有的利益落空。
余永英(2008)认为人才市场配置存在问题,她指出大学生进入市场的总量每年都在递增,而人才市场的服务手段、服务方式以及社会各中介服务部门为大学生就业的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日增重的总量配置需求和个性化服务还有差距,具体表现为定位初级、管理粗放、产品粗糙。
四、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
朱继光(2009)指出政府和社会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创造良好外部条件。第一,高度重视就业能力培养;第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指标体系框架;第三,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实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项目。李海萍(2011)认为无论是从大学本身的发展,还是从对社会的责任来看,大学都应积极作为,区分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目标,从坚持学术本位、深化教学改革和促进工学结合等方面入手,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
叶忠(2009)对教育与就业关系的转型提出了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论点,阐述了对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趋势。朱继光(2009)提出学校和企业应加强联系,共同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第一,加强校企合作,让高校了解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以及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第二,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让大学生及早了解用人单位的需要和要求;用人单位应提供给大学生更多的见习和实习机会。刘介明等(2010)提出校企联盟的运作方式。大学教育与就业的无缝培养模式主要通过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分阶段交叉引入实践体验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体验实践工作的具体流程,让学生明白成功者背后的艰辛,从而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储备,丰富对实践工作的认识和体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督促学生对于自身能力和未来发展定位的思考。
柳云飞等(2010)明确提出,就业能力概念由一个学术概念演变为政府关于就业问题的公共政策框架的一个核心概念,教育制度是影响劳动者就业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创新教育制度,包括创新国家教育理念、国民教育制度、国民教育目标、劳动者培训制度、创业教育制度是实现社会就业增长的现实选择。桑锦龙(2008)则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引向了其中的就业困难群体——专科毕业生,针对制约专科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从变革社会中的高等教育转型的视角给予了独特的阐释,为研究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非经济因素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五、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虽不是就业中的弱势群体,但是因为目前大学生毕业数量逐年上升,使得大学生就业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所以,有针对性的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应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教育等各种教育途径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企业应与学校合作,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政府应该制定各种有利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政策措施。只有高校、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才能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 万茗.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安康学院学报[J].2009(21).
[2] 刘建新.基于就业能力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效果的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2006(12):76-79
[3] 萨如拉. “实践课堂”教学探索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A] .民族教育研究.2004(3):23-28
[4] 钟一彪.大学生就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分析[J].中国社会学网. 2010
[5] 阮美飞.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09(8)
[6] 闫大伟.试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和培养[J].青海社会科学.2007 (6):29~30
[7] 徐惠红.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J].中国青年研究.2011(12)
[8] 王丽娟.论大学生就业权的特殊法律保护[J].江苏高教.2012
[9] 余永英.依法就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劳动力短缺的矛盾[J].中国西部科技.2008(1):114-116
[10] 朱继光,祝伟.英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 .世界教育信息.2010(5):69-71
[11] 李海萍.大学生就业困境中大学生应如何积极作为[J].大学生就业与创业.2011(6)
[12] 叶忠.教育与就业关系的转型: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A] .南京师大学报.2009(2):78-83
[13] 刘介明,史金平.科技创业月刊[J].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