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天龙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128例的研究

2014-09-21吴玲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5期
关键词:血行脑血管偏瘫

吴玲明

中风后遗症偏瘫是一种常见、多发的脑血管疾病;因其致残率高、复发率高, 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发展, 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与生活质量;近年来,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 国内西医在诊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如介入治疗脑血管梗塞, 有部分患者采用迅速取栓治疗效果大有好转, 但由于受血管本身粗细和位置的限制, 不是所有血管均能采用。西药后期治疗, 难以恢复、易复发、反复住院治疗等问题依然难解决。作者于2008年10月~2013年10月在门诊用全天龙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128例临床观察, 取得了新的成绩,不仅提高临床疗效, 而且缩短病程, 减少复发的机会;而且对患者的肢体恢复及患者的生活质量都有较大的改善,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河南省焦作沁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患者256例, 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128例, 其中男76例, 占发患者数的59.4%, 女52例, 占发病人数40.6%, 最小年龄28岁, 最大年龄82岁;平均年龄(55±6)岁;病程最短15 d, 最长3个月, 平均病程(26.3±6.4)d, 其中, 基底节区梗死58例, 腔隙性脑梗死22例,放射冠区梗死10例, 脑室旁脑梗死16例, 多发性脑梗死13例, 丘脑出血软化灶3例, 基底节出血软化灶6例。对照组128例患者, 其中男78例, 占发病人数61.0%, 女50例, 占发病人数39.0%, 其中最小年龄34岁, 最大年龄85岁, 平均年龄(56±6)岁, 其中基底节区梗死62例, 腔隙性脑梗死20例, 放射冠区梗死12例, 脑室旁脑梗死16例, 多发性脑梗死12例, 丘脑出血软化灶2例, 基底节区出血软化灶4例。

1.2 入选标准 ①年龄28~82岁。②入选病例均为发病15 d~3个月, 排除急性脑血管疾病。③入选病例包括脑梗死后遗症半身不遂, 脑出血后遗症半身不遂。④入选病例均经颅脑CT诊断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软化灶, 并且临床症状为半身不遂即偏瘫患者。⑤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2013年4月)。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患者采用全天龙补阳还五汤治疗。①药物组成:黄芪60~120 g, 川芎20 g, 当归10 g, 赤芍15 g, 地龙10 g,桃仁10 g, 红花10 g, 全虫6 g, 天麻10 g , 桂枝10 g, 川牛膝15 g, 甘草10 g, 石菖蒲10 g (若血压高者口服珍菊降压片1片)。②煎取方法:取上述药处方, 浸泡2 h, 头料旺火先煎煮10 min, 然后再用小火慢煎20 min, 取汁300~400 ml, 口服;二煎为旺火煎10 min, 小火煎10 min即可取汁300~400 ml, 口服。一般服药30 d为1个疗程。

1.3.2 对照组 每人均口服阿斯匹林肠溶片75 mg, 1次/d;尼莫地平片20 mg, 2次/d;辛伐他汀片10 mg, 1次/d。(高血压者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Ⅱ10~20 mg, 1次/d)。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基本能独立生活。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好转, 能扶杖行动或基本生活能处理。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未愈: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 甚或加重。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128例患者治愈84例, 好转25例, 有效13例,未愈6例, 总有效率为95.3%, 治愈率65.6%。 对照组128例患者, 治愈65例, 好转18例, 有效15例, 未愈30例, 总有效率76.6%, 治愈率50.8%。两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预防为主 近几年来脑血管疾病呈年轻化趋势发展,其发病主要与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习惯有关, 特别是年青人吸烟饮酒, 加之久坐少动, 精神紧张, 日夜操劳, 思虑过度,暗耗阴血等, 嗜食肥甘厚味导致肥胖病, 脂肪增厚, 血管变细, 血液循环阻力增加, 心脑血管压力较大而导致本病发生。所以中风应以预防为主, 禁吸烟、少饮酒, 饮食规律有节制,调情志, 多运动, 积极预防中风先兆症状发生。

3.2 中西药介入治疗, 目前状况分析 急性脑梗死或者急性脑出血等偏瘫患者均具有急性起病、缓慢恢复的病程特征,急性期15 d或1个月过后, 所留后遗症、肢体瘫痪或运动不遂、言语不利或失语、口眼歪斜等功能障碍;其中以肢体瘫痪为主的运动功能障碍最为常见[1],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何有效地促进脑血管病患者瘫痪肢体恢复, 减少并发症, 尽早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已成为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目的, 目前, 介入治疗脑血管梗死,有一少部分患者能接受治疗, 有一部分患者取栓后肢体达到迅速恢复;但是受患者血管位置与粗细, 以及年龄偏大、机体虚弱的限制, 大部分患者不接受或不能采用介入治疗;而西药在急性期治疗有效, 但在脑血管偏瘫、肢体恢复治疗中,其作用于单一机制, 单一环节、单一途径、单一靶点的药物,不足以阻断脑梗死后缺血损伤的级联反应[2], 偏瘫肢体难恢复, 即使恢复, 也易复发, 反复增加住院治疗次数, 而中医药物治疗, 重视整体观念, 强调综合调理, 中药的作用特点, 恰恰正是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 有着西药不可替代的优势。

3.3 中医药治疗的依据及药物分析和药效 中风病起病急骤, 变化多端, 加之素体肝阳偏盛、不良生活习惯或长期精神紧张, 阳气暴张, 引动风阳, 导致气血上逆, 清窍而发为中风病, 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大怒则形气绝, 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明确指出“薄厥”的病因是大怒伤肝, 肝阳暴张,引动内风, 挟气血上逆清窍而发病, 病理基础是肝风导致血随气逆, 血瘀于脑。离经之血即为瘀血, 阻于脑窍致使脑髓壅滞, 元神受困, 五脏失统, 六腑气闭, 肢体失和。本病初期肝风为致病因素, 后期气滞气虚血瘀, 经脉肢体血脉受阻为病机;而病情转归以气虚血瘀为主, 故治疗上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佐以平肝息风为治疗大法;作者据多年临床实践体会, 自拟全天龙补阳还五汤, 治疗中风偏瘫具有明显优势,全天龙补阳还五汤以黄芪为主药, 重用至60~120 g, 取其力专性走, 有补气之功, 使气旺则血行, 血行则瘀去而不伤正,为方中的主药、君药、大药、经典用药, 是中医学中“气行则血行, 气滞则血瘀”的治疗者, 是“气有固摄”、“气有气化”、“气有推动”等作用的执行者, 有别于西药扩管、溶栓易导致出血等副作用, 黄芪因其补气固摄之性, 使气行则血行, 血行则不会导致血液溢于脉管之外的典型药物代表;《中药药理学研究》黄芪有明显扩张外周血管, 如冠脉以及脑血管、肾血管等作用, 黄芪还可改善微循环, 同时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 防止理化因素所致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方中天麻、全蝎、地龙均有平肝息风、活血通络之功, 天麻味甘质润, 平肝息风而治疗头痛、手足半身不遂以及麻木等。全蝎、地龙为虫类药物, 药性善走窜, 具有搜风活血通络之猛功效, 《中药药理学》研究天麻对血管的作用, 天麻液腹腔或静脉给药可增加小鼠和兔脑血流量, 降低脑血管阻力, 扩张脑血管收缩, 调整脑血管功能。并且实验表明, 对大鼠腹腔或十二指肠给药, 降压时间长达3 h以上, 为天麻治疗头目眩晕、高血压提供了依据;此外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 地龙提取液, 可使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性降低, 地龙的抗血栓作用通过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等因素而实现。方中当归、川芎、赤芍、丹参、红花、桃仁等活血化瘀, 疏通经络共助君、臣药疏通瘀阻之经脉;其中川芎有效成份川芎嗪, 可迅速透过血脑屏障, 有利于脑部发挥作用, 改善脑的血液循环, 并对肢体血管有扩管作用。当归有效成份阿魏酸具有抑制肝合成胆固醇及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这对血管来说, 可以保护内膜不受损伤, 使脂质在动脉壁的进入和移动保持正常的动态平衡, 阻止血小板附壁形成血栓, 抑制脂质沉积于血管壁, 从而产生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大量临床实验证明:活血化瘀可以降低血液黏度,提高大脑动脉的血液供应, 抗血小板聚焦, 并且具有降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脑动脉供血、消除血管壁的斑块、减少增生等作用[3]。方中桂枝、石菖蒲开窍通络上行, 川牛膝引血引药下行温经通脉, 逐瘀血之作用, 诸药共奏, 通上达下, 补气活血, 气旺血行, 化瘀通络, 息风开窍之功效, 诸症自可渐愈。

临床实践证明:治疗组病例128例, 治愈84例, 好转25例, 有效13例, 未愈6例。治愈率65.6%, 总有效率95.3%,因有广泛的疗效和适应证, 值得推广应用。

[1]陈根成, 徐松虎.制马钱子治疗脑梗死软瘫期临床研究.新中医, 2010, 42(5):9-10.

[2]张春良, 刘宏顺.大黄通腑汤治疗痰热腑实证急性脑梗死神经系统损害80例临床观察.中医杂志, 2012, 58(6):499-502.

[3]孙丰雷, 田进文.中药药理与内科辩病用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15-332.

猜你喜欢

血行脑血管偏瘫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ADA、TB-DNA、TB-Ab在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的诊断应用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金黄色葡萄球菌血行感染对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影响的研究
PCT和白介素6对危重患者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价值评价
血液透析置管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