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抢抓机遇谋发展

2014-09-21黄继荣

当代贵州 2014年20期
关键词:小康小康社会全县

黄继荣

德江县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统筹发展,更加注重扩大投资规模、更加注重加快推进“四化同步,一业振兴”、更加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奋力赶超。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州省结合省情启动以县为单位开展的同步小康创建活动。德江县被铜仁市委、市政府列为全市第二批于201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县,迎来跨越发展、奋力赶超的新契机。

正视差距

德江地处遵义、铜仁、黔江三地的几何中心位置,是黔中经济圈与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桥头堡”。2013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0.2%。但对照加快建设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还存在四个方面的差距:

一是虽然经济总量有一定程度的扩张、产业结构有一定程度的优化,但未实现质的突破,一产大而不强;二产不大又弱;三产正起步还不活。2013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1.5∶20.0∶48.5,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差距较远。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一、二、三产业的依赖程度看,温饱主要靠一产,小康主要靠二产,现代化主要靠三产。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和关键所在,要建设实力小康,必须“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活三产”。

二是虽然城市在不断扩大且品位有所提升,但城市居民素质、城市发展环境、城市产业支撑的问题亟待规范解决。

三是虽然发展条件不断夯实,但区内外竞争更加激烈,资金、资源、技术、人才、信息、政策等保障要素优势不明显。

四是科技、教育、卫生、就业、文化等民生方面刚性需求较多,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矛盾突出。

明确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生活是中国老百姓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而小康社会则是中国共产党苦苦奋斗、孜孜追求、一心创造的幸福社会。德江要实现同步小康目标,任务艰巨,但全县干部群众有责任、有信心、有决心、有条件举全县之力建设一个实实在在、不含水分、人民得实惠、老百姓认可、发展和环境相协调的全面小康社会。

定位明确。2010年,省委、省政府以黔党发〔2010〕9号文件把德江定位为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把德江列为除贵阳、遵义之外,与其他7个市州并列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提出规划建设德江机场,并把德江城北工业园区纳入省级经济开发区;国发〔2012〕2号文件和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规划,将过境德江的三条铁路纳入规划,标志着德江将逐步形成“三高五铁一港口一机场”的立体大交通网络格局。

发展势头良好。近年来,德江的经济社会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2009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只有1.7亿元,2013年达到6亿元;城镇面积从2009年的7.8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18平方公里,人口从9万增加到17万,城镇化率从28%提升到35%,经营城市的做法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肯定并在全省作经验交流推广;工业园区从零起步,发展到现在的5平方公里核心示范园区,入驻企业45家,建成投产34家,建设的微企一条街在全省成为“德江经验”;加快建设3个省级农业示范产业园,集中发展五大农业支柱产业,争取到“第三届全国天麻大会暨中国德江天麻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今年11月在德江召开,在城镇建设、园区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民生改善等各个领域都取得重大突破。

有思发展、谋发展、盼发展的氛围。近年来,德江政治生态环境很好,干部群众思发展、谋发展、盼发展。县四家班子精诚团结,不折腾、不懈怠,始终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大局共谋发展,干部作风、社会风气有很大转变,广大干部群众始终把心思用在干事上,把精力用在干成事上。2013年3月,完成沙沱电站德江库5个乡镇近万移民搬迁,仅用时半个月,且没有一户强拆,实现和谐搬迁;近年在城市建设中征地拆迁2000余户,收储土地近2万亩,得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加快发展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为全面建设实业德江、活力德江、满意德江进一步指明方向。德江要紧扣“加速发展,加快调整,推动跨越”主基调,坚定建设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动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统筹发展,更加注重扩大投资规模、更加注重加快推进“四化同步,一业振兴”、更加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奋力赶超。

加快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省、市有关作风建设的要求,以扎实有效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作风大转变推动思想、观念的大转变,推动事业的大发展,推动廉洁政府的大建设。不仅要深化各方面改革,而且要用更多的精力抓开放,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倒逼发展,用外生动力推动内生动力,释放改革、开放“双活力”,以大开放推动产业大调整,积极融入黔中,沟通成渝,联络武陵,辐射周边,努力形成黔东北区域经济中心。积极争取省市出台支持德江县加快建设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政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瞄准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发达地区,主动融入黔中经济带,寻求对接点,引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规划建设“三高五铁一港口”和“一场一站五水库”的要求,毫不动摇地抓好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保持定力、顶住压力、形成合力,积极对接项目政策和形势要求,捕捉一切有利于推动发展的机遇,包装好、策划好、储备好、对接好、实施好各类项目,今年要在加大项目争取和建设力度的同时,全力争取和抓好黔北机场、昭黔铁路、德务高速、撤县建市、德江信息工程学院秋季招生5张名片的打造,以此作为德江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标志、形象的展示、实力的体现、潜力的挖掘。同时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载体,大力实施六项小康行动计划,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四化同步”战略。城镇化要按照“南连北拓中改西扩”的要求,抓好老城区改造和城南新区、城北新区、共和港区 “一城三区”建设,力争到2018年,城区面积拓展到3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2万人,城镇化率达50%以上。

工业化要按照加快推进城北工业园、煎茶工业园、共和工业园“三园”建设的要求,努力打造布局合理、多区联动、条件优越的新型工业园区,力争成为省级重点工业园。积极培育以茶果畜为主的农特产品加工业,以天麻为主的中药材、生物制药和保健品加工业,以机电设备制造、服务外包、产业承接为主的新型工业。到201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0家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20亿元以上。

农业现代化要围绕全省实施“5个100工程”的战略部署,按照构建“五个产业带”的规划布局,大力实施30万亩茶叶、40万亩核桃、100万平米天麻、20万亩蔬菜、30万亩竹子规划建设。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发展路径,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出实招、下大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同时,还要全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建设智慧城市。

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德江县坚持把更多精力用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上,把更多财力投到群众直接受益的事情上,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按照建设区域性教育中心、医疗卫生中心、文体中心“三个中心”要求,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协调发展。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的总要求,积极推进社会治理理念、制度、机制、方法创新,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重点解决好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切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作者系德江县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哈文丽)

德江县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统筹发展,更加注重扩大投资规模、更加注重加快推进“四化同步,一业振兴”、更加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奋力赶超。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州省结合省情启动以县为单位开展的同步小康创建活动。德江县被铜仁市委、市政府列为全市第二批于201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县,迎来跨越发展、奋力赶超的新契机。

正视差距

德江地处遵义、铜仁、黔江三地的几何中心位置,是黔中经济圈与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桥头堡”。2013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0.2%。但对照加快建设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还存在四个方面的差距:

一是虽然经济总量有一定程度的扩张、产业结构有一定程度的优化,但未实现质的突破,一产大而不强;二产不大又弱;三产正起步还不活。2013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1.5∶20.0∶48.5,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差距较远。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一、二、三产业的依赖程度看,温饱主要靠一产,小康主要靠二产,现代化主要靠三产。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和关键所在,要建设实力小康,必须“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活三产”。

二是虽然城市在不断扩大且品位有所提升,但城市居民素质、城市发展环境、城市产业支撑的问题亟待规范解决。

三是虽然发展条件不断夯实,但区内外竞争更加激烈,资金、资源、技术、人才、信息、政策等保障要素优势不明显。

四是科技、教育、卫生、就业、文化等民生方面刚性需求较多,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矛盾突出。

明确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生活是中国老百姓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而小康社会则是中国共产党苦苦奋斗、孜孜追求、一心创造的幸福社会。德江要实现同步小康目标,任务艰巨,但全县干部群众有责任、有信心、有决心、有条件举全县之力建设一个实实在在、不含水分、人民得实惠、老百姓认可、发展和环境相协调的全面小康社会。

定位明确。2010年,省委、省政府以黔党发〔2010〕9号文件把德江定位为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把德江列为除贵阳、遵义之外,与其他7个市州并列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提出规划建设德江机场,并把德江城北工业园区纳入省级经济开发区;国发〔2012〕2号文件和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规划,将过境德江的三条铁路纳入规划,标志着德江将逐步形成“三高五铁一港口一机场”的立体大交通网络格局。

发展势头良好。近年来,德江的经济社会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2009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只有1.7亿元,2013年达到6亿元;城镇面积从2009年的7.8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18平方公里,人口从9万增加到17万,城镇化率从28%提升到35%,经营城市的做法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肯定并在全省作经验交流推广;工业园区从零起步,发展到现在的5平方公里核心示范园区,入驻企业45家,建成投产34家,建设的微企一条街在全省成为“德江经验”;加快建设3个省级农业示范产业园,集中发展五大农业支柱产业,争取到“第三届全国天麻大会暨中国德江天麻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今年11月在德江召开,在城镇建设、园区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民生改善等各个领域都取得重大突破。

有思发展、谋发展、盼发展的氛围。近年来,德江政治生态环境很好,干部群众思发展、谋发展、盼发展。县四家班子精诚团结,不折腾、不懈怠,始终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大局共谋发展,干部作风、社会风气有很大转变,广大干部群众始终把心思用在干事上,把精力用在干成事上。2013年3月,完成沙沱电站德江库5个乡镇近万移民搬迁,仅用时半个月,且没有一户强拆,实现和谐搬迁;近年在城市建设中征地拆迁2000余户,收储土地近2万亩,得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加快发展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为全面建设实业德江、活力德江、满意德江进一步指明方向。德江要紧扣“加速发展,加快调整,推动跨越”主基调,坚定建设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动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统筹发展,更加注重扩大投资规模、更加注重加快推进“四化同步,一业振兴”、更加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奋力赶超。

加快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省、市有关作风建设的要求,以扎实有效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作风大转变推动思想、观念的大转变,推动事业的大发展,推动廉洁政府的大建设。不仅要深化各方面改革,而且要用更多的精力抓开放,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倒逼发展,用外生动力推动内生动力,释放改革、开放“双活力”,以大开放推动产业大调整,积极融入黔中,沟通成渝,联络武陵,辐射周边,努力形成黔东北区域经济中心。积极争取省市出台支持德江县加快建设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政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瞄准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发达地区,主动融入黔中经济带,寻求对接点,引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规划建设“三高五铁一港口”和“一场一站五水库”的要求,毫不动摇地抓好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保持定力、顶住压力、形成合力,积极对接项目政策和形势要求,捕捉一切有利于推动发展的机遇,包装好、策划好、储备好、对接好、实施好各类项目,今年要在加大项目争取和建设力度的同时,全力争取和抓好黔北机场、昭黔铁路、德务高速、撤县建市、德江信息工程学院秋季招生5张名片的打造,以此作为德江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标志、形象的展示、实力的体现、潜力的挖掘。同时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载体,大力实施六项小康行动计划,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四化同步”战略。城镇化要按照“南连北拓中改西扩”的要求,抓好老城区改造和城南新区、城北新区、共和港区 “一城三区”建设,力争到2018年,城区面积拓展到3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2万人,城镇化率达50%以上。

工业化要按照加快推进城北工业园、煎茶工业园、共和工业园“三园”建设的要求,努力打造布局合理、多区联动、条件优越的新型工业园区,力争成为省级重点工业园。积极培育以茶果畜为主的农特产品加工业,以天麻为主的中药材、生物制药和保健品加工业,以机电设备制造、服务外包、产业承接为主的新型工业。到201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0家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20亿元以上。

农业现代化要围绕全省实施“5个100工程”的战略部署,按照构建“五个产业带”的规划布局,大力实施30万亩茶叶、40万亩核桃、100万平米天麻、20万亩蔬菜、30万亩竹子规划建设。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发展路径,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出实招、下大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同时,还要全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建设智慧城市。

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德江县坚持把更多精力用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上,把更多财力投到群众直接受益的事情上,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按照建设区域性教育中心、医疗卫生中心、文体中心“三个中心”要求,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协调发展。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的总要求,积极推进社会治理理念、制度、机制、方法创新,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重点解决好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切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作者系德江县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哈文丽)

德江县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统筹发展,更加注重扩大投资规模、更加注重加快推进“四化同步,一业振兴”、更加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奋力赶超。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州省结合省情启动以县为单位开展的同步小康创建活动。德江县被铜仁市委、市政府列为全市第二批于201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县,迎来跨越发展、奋力赶超的新契机。

正视差距

德江地处遵义、铜仁、黔江三地的几何中心位置,是黔中经济圈与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桥头堡”。2013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0.2%。但对照加快建设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还存在四个方面的差距:

一是虽然经济总量有一定程度的扩张、产业结构有一定程度的优化,但未实现质的突破,一产大而不强;二产不大又弱;三产正起步还不活。2013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1.5∶20.0∶48.5,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差距较远。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一、二、三产业的依赖程度看,温饱主要靠一产,小康主要靠二产,现代化主要靠三产。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和关键所在,要建设实力小康,必须“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活三产”。

二是虽然城市在不断扩大且品位有所提升,但城市居民素质、城市发展环境、城市产业支撑的问题亟待规范解决。

三是虽然发展条件不断夯实,但区内外竞争更加激烈,资金、资源、技术、人才、信息、政策等保障要素优势不明显。

四是科技、教育、卫生、就业、文化等民生方面刚性需求较多,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矛盾突出。

明确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生活是中国老百姓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而小康社会则是中国共产党苦苦奋斗、孜孜追求、一心创造的幸福社会。德江要实现同步小康目标,任务艰巨,但全县干部群众有责任、有信心、有决心、有条件举全县之力建设一个实实在在、不含水分、人民得实惠、老百姓认可、发展和环境相协调的全面小康社会。

定位明确。2010年,省委、省政府以黔党发〔2010〕9号文件把德江定位为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把德江列为除贵阳、遵义之外,与其他7个市州并列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提出规划建设德江机场,并把德江城北工业园区纳入省级经济开发区;国发〔2012〕2号文件和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规划,将过境德江的三条铁路纳入规划,标志着德江将逐步形成“三高五铁一港口一机场”的立体大交通网络格局。

发展势头良好。近年来,德江的经济社会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2009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只有1.7亿元,2013年达到6亿元;城镇面积从2009年的7.8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18平方公里,人口从9万增加到17万,城镇化率从28%提升到35%,经营城市的做法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肯定并在全省作经验交流推广;工业园区从零起步,发展到现在的5平方公里核心示范园区,入驻企业45家,建成投产34家,建设的微企一条街在全省成为“德江经验”;加快建设3个省级农业示范产业园,集中发展五大农业支柱产业,争取到“第三届全国天麻大会暨中国德江天麻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今年11月在德江召开,在城镇建设、园区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民生改善等各个领域都取得重大突破。

有思发展、谋发展、盼发展的氛围。近年来,德江政治生态环境很好,干部群众思发展、谋发展、盼发展。县四家班子精诚团结,不折腾、不懈怠,始终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大局共谋发展,干部作风、社会风气有很大转变,广大干部群众始终把心思用在干事上,把精力用在干成事上。2013年3月,完成沙沱电站德江库5个乡镇近万移民搬迁,仅用时半个月,且没有一户强拆,实现和谐搬迁;近年在城市建设中征地拆迁2000余户,收储土地近2万亩,得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加快发展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为全面建设实业德江、活力德江、满意德江进一步指明方向。德江要紧扣“加速发展,加快调整,推动跨越”主基调,坚定建设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动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统筹发展,更加注重扩大投资规模、更加注重加快推进“四化同步,一业振兴”、更加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奋力赶超。

加快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省、市有关作风建设的要求,以扎实有效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作风大转变推动思想、观念的大转变,推动事业的大发展,推动廉洁政府的大建设。不仅要深化各方面改革,而且要用更多的精力抓开放,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倒逼发展,用外生动力推动内生动力,释放改革、开放“双活力”,以大开放推动产业大调整,积极融入黔中,沟通成渝,联络武陵,辐射周边,努力形成黔东北区域经济中心。积极争取省市出台支持德江县加快建设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政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瞄准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发达地区,主动融入黔中经济带,寻求对接点,引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规划建设“三高五铁一港口”和“一场一站五水库”的要求,毫不动摇地抓好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保持定力、顶住压力、形成合力,积极对接项目政策和形势要求,捕捉一切有利于推动发展的机遇,包装好、策划好、储备好、对接好、实施好各类项目,今年要在加大项目争取和建设力度的同时,全力争取和抓好黔北机场、昭黔铁路、德务高速、撤县建市、德江信息工程学院秋季招生5张名片的打造,以此作为德江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标志、形象的展示、实力的体现、潜力的挖掘。同时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载体,大力实施六项小康行动计划,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四化同步”战略。城镇化要按照“南连北拓中改西扩”的要求,抓好老城区改造和城南新区、城北新区、共和港区 “一城三区”建设,力争到2018年,城区面积拓展到3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2万人,城镇化率达50%以上。

工业化要按照加快推进城北工业园、煎茶工业园、共和工业园“三园”建设的要求,努力打造布局合理、多区联动、条件优越的新型工业园区,力争成为省级重点工业园。积极培育以茶果畜为主的农特产品加工业,以天麻为主的中药材、生物制药和保健品加工业,以机电设备制造、服务外包、产业承接为主的新型工业。到201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0家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20亿元以上。

农业现代化要围绕全省实施“5个100工程”的战略部署,按照构建“五个产业带”的规划布局,大力实施30万亩茶叶、40万亩核桃、100万平米天麻、20万亩蔬菜、30万亩竹子规划建设。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发展路径,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出实招、下大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同时,还要全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建设智慧城市。

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德江县坚持把更多精力用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上,把更多财力投到群众直接受益的事情上,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按照建设区域性教育中心、医疗卫生中心、文体中心“三个中心”要求,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协调发展。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的总要求,积极推进社会治理理念、制度、机制、方法创新,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重点解决好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切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作者系德江县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小康小康社会全县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小康微博互动
贵州28个县(市、区)同步小康创建达标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树立发展信心 培育增长动力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豌豆小姐和树洞先生
只要充满自信,做什么工作都能成功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