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盛世兴茶

2014-09-21王艳霞

当代贵州 2014年21期
关键词:茶文化贵州省茶叶

王艳霞

盛世兴茶,就必须要增强文化自信,认清和把握茶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机遇,切实推进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加强茶叶标准、品牌和诚信建设,让消费者喝上生态茶、放心茶、健康茶。

茶,源于中国、行于世界,我们的祖先最早发现茶、饮用茶和种植茶,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一大贡献。5月28至29日在遵义市湄潭县召开的2014第十三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中国(贵州·遵义)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上,来自国内外的1000多名各界嘉宾齐聚湄潭,共话茶语、共叙茶情、共论茶道。黔茶如何出山,如何走上国际市场,茶产业茶旅游如何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省内茶业界知名企业嘉宾、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茶类产品、茶叶加工机械和茶食器皿展销,茶与酒行业高端对话,万人品茗,贵州省第五届茶艺大赛及表演颁奖大会,圣地茶都·醉美遵义图片展等活动。

“三绿一红”树立贵州茶品牌

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保护。茶博会上,来自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茶文化友人及国内知名茶商、茶企业代表围绕贵州省出台的《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进行热烈讨论并给予高度赞许,纷纷表示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重点品牌的打造,是对贵州茶产业发展阶段与形势作出科学研判后的重大部署。

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宣布茶博会开幕时说,贵州生态良好,气候宜人,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贵州立足产业基础和自然条件,注重品种、品质、品牌建设,走出一条茶产业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成功路子,名优黔茶日益成为贵州的一张亮丽名片。当前,全省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贵州茶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方兴未艾,好戏还在后头。省委、省政府抓茶产业的决心很大、信心很足,将大力实施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以茶叶园区建设为平台,统筹推进品牌创建、市场拓展、加工升级、基地建设、文化宣传等重点工作,着力推介都匀毛尖、湄潭翠芽、凤冈绿宝石、遵义红的“三绿一红”品牌,推进茶产业转型发展,推动名优黔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本届研讨会暨茶博会在贵州遵义举办,必将进一步扩大黔茶的品牌影响力,促进贵州茶产业的大发展。恳切希望与会专家和来宾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真诚欢迎各地友人多到多彩贵州走一走、看一看,以茶交友、以茶会友,扩大交流、增进友谊,深化合作、共创事业。

近年来,贵州茶产业走出一条后发赶超、增比进位、跨越发展的成功之路,成为我省“五张名片”之一。未来三年,贵州要集中精力重点突破,打造四大全国知名品牌,以此引领贵州茶叶品牌方阵。四大品牌按形式分就是“一卷一展一圆一红”,一卷即都匀毛尖,一展即湄潭翠芽,一园即绿宝石,一红即遵义红。

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16年建成茶园面积700万亩,茶产业综合产值超过500亿元,农民人均茶叶收入1000元,打造2个以上全国知名品牌,旨在着力推进贵州省茶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品牌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复兴茶文化振兴茶产业

茶与茶文化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交相辉映的体现。在本届茶博会上,“盛世兴茶——茶的深度开发与综合利用”论坛吸引了很多海内外专家学者、茶企代表及茶友的关注,盛世兴茶,就是要形成“复兴中华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再创茶业强国辉煌”的目标共识。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说,面对当前中国茶产业发展实际,应注重茶业发展三大战略途径:一是科学制定质量标准,打造著名品牌,营造营销文化,优化企业团队,提高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力,提升国际茶叶市场话语权,扩大中华茶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二是推动“茶为国饮,以茶慧明,茶和天下”,弘扬“清、敬、和、美”的当代茶文化核心理念,使茶为国饮成为国家制度,大力提高年人均茶消费水平。要以茶和茶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四进活动为载体,弘扬茶文化,普及茶知识,营造“科学饮茶,健康消费”和“喝对茶、喝好茶、会懂茶、会泡茶、会品茶”的良好氛围,使饮茶成为人之需、民之俗、市之风。努力办好茶馆、茶饮、茶店等茶业服务业,为养心健身、社会和谐做出贡献。三是加强茶资源科技研发、综合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延伸茶业链,提升茶产业综合效益。要增强茶科技系统研发水平,注重茶产品的综合开发和精深加工,努力开发茶饮料、茶食品、茶日用品、茶化妆品、茶保健品、茶纤维和茶器具等多元衍生品,完善茶品类结构,提高茶资源综合利用率,增加茶产品附加值。

代表们表示,当前,贵州茶与茶文化方兴未艾,在复兴茶文化、振兴茶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盛世兴茶,就必须要增强文化自信,要认清和把握茶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机遇,切实推进转型升级,提升核心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加强茶叶标准、品牌和诚信建设,让企业真正认识到标准就是质量、品牌就是效益、诚信就是生命,切实让消费者真正喝上生态茶、放心茶、健康茶。

行业对话为茶产业发展寻路

茶博会期间,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名誉董事长季克良与原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世界茶联合会会长程启坤就茶与酒展开行业对话,为贵州茶产业发展寻路。

对话分别从历史渊源、地理环境阐述了贵州优势产业茶与酒具有的先天优势和不可复制性,分析为何以茅台为领军的贵州白酒走向了世界,但具有同样优势的茶产业却养在深闺人未识。针对如何做强贵州的茶产业并持续发展,季克良和程启坤认为应从产品质量着手、从营销渠道拓展找出路、从品牌塑造打造出行业标杆,同时要解决消费者顾虑,做到信息对称,才能塑造出大品牌。

“贵州的酒与茶,就是一对‘龙凤胎,酒奔放热烈,像个男孩,茶温顺醇和,是个女孩。”季克良说,在贵州这样生态环境极好的土地上,茅台酒和茶叶都是上天赐予的宝物。

谈到贵州茶产业的现状,程启坤说,“发展茶产业第一要讲究的就是品质,保持好的品质才有好的发展。贵州的环境得天独厚,茶的品质是全国拔尖的。不管如何发展,都不能破坏上天赐予的良好生态环境。”

此次茶博会的举办,是贯彻落实《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和重大举措。会议期间举行的招商引资签约仪式为当地引进各类茶产业投资项目27个,项目总额207.72亿元。(责任编辑/哈文丽)

《贵州茶》栏目介绍 《贵州茶》栏目由贵州省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与中共贵州省委当代贵州杂志社联合主办,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贵州省茶叶学会协办,栏目内容涉及独家茶企名人访谈、权威商业趋势解读、专业茶业报道、深度贵州茶产业发展调查,等等。栏目分设六大版块,从茶业动态、茶商茶农、茶旅之品、品茗会、茶与养生、茶学院等多个角度展现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栏目将通过极富主题性和目标性的选题内容,为贵州实施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让更多人知茶、懂茶、饮茶、爱茶,传承与促进中国茶产业不断发展,团结更多人士推动贵州茶产业实现新突破。栏目热线:0851-6408147 15286036605 投稿邮箱:183139281@qq.com

盛世兴茶,就必须要增强文化自信,认清和把握茶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机遇,切实推进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加强茶叶标准、品牌和诚信建设,让消费者喝上生态茶、放心茶、健康茶。

茶,源于中国、行于世界,我们的祖先最早发现茶、饮用茶和种植茶,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一大贡献。5月28至29日在遵义市湄潭县召开的2014第十三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中国(贵州·遵义)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上,来自国内外的1000多名各界嘉宾齐聚湄潭,共话茶语、共叙茶情、共论茶道。黔茶如何出山,如何走上国际市场,茶产业茶旅游如何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省内茶业界知名企业嘉宾、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茶类产品、茶叶加工机械和茶食器皿展销,茶与酒行业高端对话,万人品茗,贵州省第五届茶艺大赛及表演颁奖大会,圣地茶都·醉美遵义图片展等活动。

“三绿一红”树立贵州茶品牌

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保护。茶博会上,来自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茶文化友人及国内知名茶商、茶企业代表围绕贵州省出台的《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进行热烈讨论并给予高度赞许,纷纷表示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重点品牌的打造,是对贵州茶产业发展阶段与形势作出科学研判后的重大部署。

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宣布茶博会开幕时说,贵州生态良好,气候宜人,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贵州立足产业基础和自然条件,注重品种、品质、品牌建设,走出一条茶产业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成功路子,名优黔茶日益成为贵州的一张亮丽名片。当前,全省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贵州茶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方兴未艾,好戏还在后头。省委、省政府抓茶产业的决心很大、信心很足,将大力实施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以茶叶园区建设为平台,统筹推进品牌创建、市场拓展、加工升级、基地建设、文化宣传等重点工作,着力推介都匀毛尖、湄潭翠芽、凤冈绿宝石、遵义红的“三绿一红”品牌,推进茶产业转型发展,推动名优黔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本届研讨会暨茶博会在贵州遵义举办,必将进一步扩大黔茶的品牌影响力,促进贵州茶产业的大发展。恳切希望与会专家和来宾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真诚欢迎各地友人多到多彩贵州走一走、看一看,以茶交友、以茶会友,扩大交流、增进友谊,深化合作、共创事业。

近年来,贵州茶产业走出一条后发赶超、增比进位、跨越发展的成功之路,成为我省“五张名片”之一。未来三年,贵州要集中精力重点突破,打造四大全国知名品牌,以此引领贵州茶叶品牌方阵。四大品牌按形式分就是“一卷一展一圆一红”,一卷即都匀毛尖,一展即湄潭翠芽,一园即绿宝石,一红即遵义红。

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16年建成茶园面积700万亩,茶产业综合产值超过500亿元,农民人均茶叶收入1000元,打造2个以上全国知名品牌,旨在着力推进贵州省茶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品牌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复兴茶文化振兴茶产业

茶与茶文化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交相辉映的体现。在本届茶博会上,“盛世兴茶——茶的深度开发与综合利用”论坛吸引了很多海内外专家学者、茶企代表及茶友的关注,盛世兴茶,就是要形成“复兴中华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再创茶业强国辉煌”的目标共识。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说,面对当前中国茶产业发展实际,应注重茶业发展三大战略途径:一是科学制定质量标准,打造著名品牌,营造营销文化,优化企业团队,提高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力,提升国际茶叶市场话语权,扩大中华茶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二是推动“茶为国饮,以茶慧明,茶和天下”,弘扬“清、敬、和、美”的当代茶文化核心理念,使茶为国饮成为国家制度,大力提高年人均茶消费水平。要以茶和茶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四进活动为载体,弘扬茶文化,普及茶知识,营造“科学饮茶,健康消费”和“喝对茶、喝好茶、会懂茶、会泡茶、会品茶”的良好氛围,使饮茶成为人之需、民之俗、市之风。努力办好茶馆、茶饮、茶店等茶业服务业,为养心健身、社会和谐做出贡献。三是加强茶资源科技研发、综合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延伸茶业链,提升茶产业综合效益。要增强茶科技系统研发水平,注重茶产品的综合开发和精深加工,努力开发茶饮料、茶食品、茶日用品、茶化妆品、茶保健品、茶纤维和茶器具等多元衍生品,完善茶品类结构,提高茶资源综合利用率,增加茶产品附加值。

代表们表示,当前,贵州茶与茶文化方兴未艾,在复兴茶文化、振兴茶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盛世兴茶,就必须要增强文化自信,要认清和把握茶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机遇,切实推进转型升级,提升核心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加强茶叶标准、品牌和诚信建设,让企业真正认识到标准就是质量、品牌就是效益、诚信就是生命,切实让消费者真正喝上生态茶、放心茶、健康茶。

行业对话为茶产业发展寻路

茶博会期间,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名誉董事长季克良与原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世界茶联合会会长程启坤就茶与酒展开行业对话,为贵州茶产业发展寻路。

对话分别从历史渊源、地理环境阐述了贵州优势产业茶与酒具有的先天优势和不可复制性,分析为何以茅台为领军的贵州白酒走向了世界,但具有同样优势的茶产业却养在深闺人未识。针对如何做强贵州的茶产业并持续发展,季克良和程启坤认为应从产品质量着手、从营销渠道拓展找出路、从品牌塑造打造出行业标杆,同时要解决消费者顾虑,做到信息对称,才能塑造出大品牌。

“贵州的酒与茶,就是一对‘龙凤胎,酒奔放热烈,像个男孩,茶温顺醇和,是个女孩。”季克良说,在贵州这样生态环境极好的土地上,茅台酒和茶叶都是上天赐予的宝物。

谈到贵州茶产业的现状,程启坤说,“发展茶产业第一要讲究的就是品质,保持好的品质才有好的发展。贵州的环境得天独厚,茶的品质是全国拔尖的。不管如何发展,都不能破坏上天赐予的良好生态环境。”

此次茶博会的举办,是贯彻落实《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和重大举措。会议期间举行的招商引资签约仪式为当地引进各类茶产业投资项目27个,项目总额207.72亿元。(责任编辑/哈文丽)

《贵州茶》栏目介绍 《贵州茶》栏目由贵州省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与中共贵州省委当代贵州杂志社联合主办,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贵州省茶叶学会协办,栏目内容涉及独家茶企名人访谈、权威商业趋势解读、专业茶业报道、深度贵州茶产业发展调查,等等。栏目分设六大版块,从茶业动态、茶商茶农、茶旅之品、品茗会、茶与养生、茶学院等多个角度展现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栏目将通过极富主题性和目标性的选题内容,为贵州实施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让更多人知茶、懂茶、饮茶、爱茶,传承与促进中国茶产业不断发展,团结更多人士推动贵州茶产业实现新突破。栏目热线:0851-6408147 15286036605 投稿邮箱:183139281@qq.com

盛世兴茶,就必须要增强文化自信,认清和把握茶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机遇,切实推进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加强茶叶标准、品牌和诚信建设,让消费者喝上生态茶、放心茶、健康茶。

茶,源于中国、行于世界,我们的祖先最早发现茶、饮用茶和种植茶,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一大贡献。5月28至29日在遵义市湄潭县召开的2014第十三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中国(贵州·遵义)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上,来自国内外的1000多名各界嘉宾齐聚湄潭,共话茶语、共叙茶情、共论茶道。黔茶如何出山,如何走上国际市场,茶产业茶旅游如何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省内茶业界知名企业嘉宾、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茶类产品、茶叶加工机械和茶食器皿展销,茶与酒行业高端对话,万人品茗,贵州省第五届茶艺大赛及表演颁奖大会,圣地茶都·醉美遵义图片展等活动。

“三绿一红”树立贵州茶品牌

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保护。茶博会上,来自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茶文化友人及国内知名茶商、茶企业代表围绕贵州省出台的《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进行热烈讨论并给予高度赞许,纷纷表示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重点品牌的打造,是对贵州茶产业发展阶段与形势作出科学研判后的重大部署。

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宣布茶博会开幕时说,贵州生态良好,气候宜人,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贵州立足产业基础和自然条件,注重品种、品质、品牌建设,走出一条茶产业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成功路子,名优黔茶日益成为贵州的一张亮丽名片。当前,全省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贵州茶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方兴未艾,好戏还在后头。省委、省政府抓茶产业的决心很大、信心很足,将大力实施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以茶叶园区建设为平台,统筹推进品牌创建、市场拓展、加工升级、基地建设、文化宣传等重点工作,着力推介都匀毛尖、湄潭翠芽、凤冈绿宝石、遵义红的“三绿一红”品牌,推进茶产业转型发展,推动名优黔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本届研讨会暨茶博会在贵州遵义举办,必将进一步扩大黔茶的品牌影响力,促进贵州茶产业的大发展。恳切希望与会专家和来宾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真诚欢迎各地友人多到多彩贵州走一走、看一看,以茶交友、以茶会友,扩大交流、增进友谊,深化合作、共创事业。

近年来,贵州茶产业走出一条后发赶超、增比进位、跨越发展的成功之路,成为我省“五张名片”之一。未来三年,贵州要集中精力重点突破,打造四大全国知名品牌,以此引领贵州茶叶品牌方阵。四大品牌按形式分就是“一卷一展一圆一红”,一卷即都匀毛尖,一展即湄潭翠芽,一园即绿宝石,一红即遵义红。

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16年建成茶园面积700万亩,茶产业综合产值超过500亿元,农民人均茶叶收入1000元,打造2个以上全国知名品牌,旨在着力推进贵州省茶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品牌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复兴茶文化振兴茶产业

茶与茶文化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交相辉映的体现。在本届茶博会上,“盛世兴茶——茶的深度开发与综合利用”论坛吸引了很多海内外专家学者、茶企代表及茶友的关注,盛世兴茶,就是要形成“复兴中华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再创茶业强国辉煌”的目标共识。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说,面对当前中国茶产业发展实际,应注重茶业发展三大战略途径:一是科学制定质量标准,打造著名品牌,营造营销文化,优化企业团队,提高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力,提升国际茶叶市场话语权,扩大中华茶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二是推动“茶为国饮,以茶慧明,茶和天下”,弘扬“清、敬、和、美”的当代茶文化核心理念,使茶为国饮成为国家制度,大力提高年人均茶消费水平。要以茶和茶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四进活动为载体,弘扬茶文化,普及茶知识,营造“科学饮茶,健康消费”和“喝对茶、喝好茶、会懂茶、会泡茶、会品茶”的良好氛围,使饮茶成为人之需、民之俗、市之风。努力办好茶馆、茶饮、茶店等茶业服务业,为养心健身、社会和谐做出贡献。三是加强茶资源科技研发、综合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延伸茶业链,提升茶产业综合效益。要增强茶科技系统研发水平,注重茶产品的综合开发和精深加工,努力开发茶饮料、茶食品、茶日用品、茶化妆品、茶保健品、茶纤维和茶器具等多元衍生品,完善茶品类结构,提高茶资源综合利用率,增加茶产品附加值。

代表们表示,当前,贵州茶与茶文化方兴未艾,在复兴茶文化、振兴茶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盛世兴茶,就必须要增强文化自信,要认清和把握茶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机遇,切实推进转型升级,提升核心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加强茶叶标准、品牌和诚信建设,让企业真正认识到标准就是质量、品牌就是效益、诚信就是生命,切实让消费者真正喝上生态茶、放心茶、健康茶。

行业对话为茶产业发展寻路

茶博会期间,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名誉董事长季克良与原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世界茶联合会会长程启坤就茶与酒展开行业对话,为贵州茶产业发展寻路。

对话分别从历史渊源、地理环境阐述了贵州优势产业茶与酒具有的先天优势和不可复制性,分析为何以茅台为领军的贵州白酒走向了世界,但具有同样优势的茶产业却养在深闺人未识。针对如何做强贵州的茶产业并持续发展,季克良和程启坤认为应从产品质量着手、从营销渠道拓展找出路、从品牌塑造打造出行业标杆,同时要解决消费者顾虑,做到信息对称,才能塑造出大品牌。

“贵州的酒与茶,就是一对‘龙凤胎,酒奔放热烈,像个男孩,茶温顺醇和,是个女孩。”季克良说,在贵州这样生态环境极好的土地上,茅台酒和茶叶都是上天赐予的宝物。

谈到贵州茶产业的现状,程启坤说,“发展茶产业第一要讲究的就是品质,保持好的品质才有好的发展。贵州的环境得天独厚,茶的品质是全国拔尖的。不管如何发展,都不能破坏上天赐予的良好生态环境。”

此次茶博会的举办,是贯彻落实《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和重大举措。会议期间举行的招商引资签约仪式为当地引进各类茶产业投资项目27个,项目总额207.72亿元。(责任编辑/哈文丽)

《贵州茶》栏目介绍 《贵州茶》栏目由贵州省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与中共贵州省委当代贵州杂志社联合主办,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贵州省茶叶学会协办,栏目内容涉及独家茶企名人访谈、权威商业趋势解读、专业茶业报道、深度贵州茶产业发展调查,等等。栏目分设六大版块,从茶业动态、茶商茶农、茶旅之品、品茗会、茶与养生、茶学院等多个角度展现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栏目将通过极富主题性和目标性的选题内容,为贵州实施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让更多人知茶、懂茶、饮茶、爱茶,传承与促进中国茶产业不断发展,团结更多人士推动贵州茶产业实现新突破。栏目热线:0851-6408147 15286036605 投稿邮箱:183139281@qq.com

猜你喜欢

茶文化贵州省茶叶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牛采茶叶》
2021年5月国际茶叶拍卖市场行情
探究融合茶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形式的探索
《贵州法治发展报告(2017)》
乱倒茶叶导致美国独立
贵州省第四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获奖名单
Cup of Tea
便携式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