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绿色发展金钥匙
2014-09-21熊昌华
熊昌华
在生态文明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上,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曾许下诺言:“一年过后,且看我们交出的绿色成绩单。”
如今,一年之期已到。
碧绿的草地,满山的小树,微波荡漾的池塘……2014年7月11日,记者走进贵安新区的富士康第四代绿色工业园。
半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泥泞土地,荒草丛生。如今,在一片泛着绿色的土地上,三座现代化标准厂房点缀其间,宛如一副雅致的山水画。
践行绿色的诺言
“这里不像工厂,更像公园!”华尔街日报一名记者在富士康第四代绿色工业园感叹着。
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废水、废气的手机壳,环保易洁的水面镜,集节能照明、环境监控、安全监控于一体的路灯,玉米秸秆制造的无毒、可降解餐具,三秒检测农药及塑化剂的大气质谱仪……
在花样繁多的高科技产品身上,在产业园区的每个角落,处处洋溢着“节能、环保、生态”的气息。
摊开产业园效果图,其从南往北的逆时针布局暗藏玄机。“我们搜集了园区地理、日照、风向等大量相关数据并加以分析,发现区域内主导风向为南微偏向东。于是因地制宜,厂房按南北向逆时针旋转10度予以布置,无形中增加迎风面积,降低了通风、冷却成本。”对此,富士康科技集团副总裁吴惠峰显得很自豪,“这不仅是贵州大数据产业的一个基地,更是一个大数据应用的成功范例。”
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的建成,创下富士康项目在全国各地推进速度之最,也刷新了重大项目建设的“贵州速度”。
吴惠峰介绍,大数据产业需要很多、很大的大数据中心作支撑,其设备的运作将产生大量的热。因此,低成本的冷却方式是大数据企业降低成本、也是地方政府铺开大数据产业的重要性因素。
去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富士康在园区找到了一个垭口,常年风速2-3m/S,并在此建成了全球罕见的 “天然冷库”。该大数据中心冷库的建成仅花了8个月,效率之高相当罕见。
“相比传统的利用太阳能、风能来冷却,该天然冷库能节省900万度电,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400万公斤,植树464公顷。”吴惠峰说。
预计到2018年,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将实现500亿元产值,带动就业上千人。
富士康第四代产业园只是贵州践行绿色理念,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冰山一角。
2014年1月成立的贵安新区,肩负着“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内陆城市开放型经济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三大重任。因此,入驻园区的企业必须要具备这样的要素:“节能、环保、高新”。
贵安新区的大数据产业就像一块磁铁一样,引进了富士康、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等一批高新企业,逐渐形成了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开启了“绿色崛起”的时代征程。
“不是绿色的产业,一个也不要!”这不仅是贵安新区的承诺,更是贵州在绿色跨越路径的探索中的具体实践。
站在国际竞争前沿
“大数据将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促使各行各业决策智能化、操作简单化、效益最大化……”
世界知名公司麦肯锡预测,将来,大数据将给全球每年带来23000亿到53000亿美元的红利。仅到2017年,将有超过500亿美元的大蛋糕供世界分享。
对于这一切,《大数据时代》作者、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托似乎早有预测。而麦肯锡公司只不过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数字而已。
在7月11日云上贵州·大数据国际年会上,维克托·迈尔·舍恩是第一个发言的嘉宾。
在他看来,人类经历了漫长的三次革新浪潮: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而如今,人类却迅速卷入了第四次革命浪潮——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犹如一座新‘金矿,等待着在场的每一位去挖掘。”维克托·迈尔·舍恩的观点,引来一片掌声。
权威人士不止一个,同一个年会上,一位满头银丝的老人,刚一开口会场就变得安静异常。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也是大数据产业的力挺者。他说,“对于大数据产业的价值,用‘石油乃至‘金矿来形容,都不为过。”
“如今,发达国家纷纷利用大数据发展与应用索取新一轮制高点,国际IT巨头纷纷在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领域加强大数据产业布局,抢占先机。”邬贺铨说,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紧跟时代潮流。
“终于等来了大数据时代!”作为与会企业家代表,赛伯乐集团掌门人朱敏进一步阐释说,云计算、大数据作为一种新兴的IT运作模式,不仅能催生全新的产业链,吸引软件、信息服务业等相关上下游企业落户,带动信息技术硬软件业研发;同时将创造新的经济服务模式,带动现代金融业、制造业、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与“核聚变”。
当天,与会嘉宾共同成立了非盈利性的贵州大数据联盟,为成员单位之间搭建大数据研发与应用的广泛交流平台,共同解决联盟企业面临的技术与资源难题,保证大数据的科技成果快速有效转化,实现联盟成员合理分工衔接,促进自身发展,同时提升贵州省大数据产业整体竞争力。
“贵州大数据,是中国的大数据,也是世界的大数据。”朱敏的一席话博得满堂彩。下一步,联盟将发起成立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基金,为贵州大数据的国际化贡献力量。
大数据的多米诺效应
上世纪末的印度小镇班加罗尔,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快速发展高新电子产业。10余年后,班加罗尔一跃成为印度的希望之城,领衔“亚洲硅谷”和“软件之都”,成为美国“硅谷”为数不多的竞争对手。
“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成效初露端倪,目前签约项目150多个。”在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国际年会上,贵州省副省长王江平给嘉宾们带来了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7+N云”10月份基本能投入使用、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富士康示范工程、百度示范应用、电子商务物流示范基地、服务外包产业园等项目加快推进;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京东、华为、浪潮、华大基因、大唐移动、华唐教育等一批领军企业已经或者即将进入贵州……
中国西南腹地,云贵高原。贵州正在上演班加罗尔的奇迹。
“我们的大数据,不是引进几个产业项目,搞几个园区,凑点GDP就可以,而是要形成自身的造血功能,推动贵州经济持续发展。”7月11日晚,云上贵州·大数据国际年会高峰论道上,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陈刚如是说。
而在《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规划纲要(2014—2020年)》里,则描绘了这样一副绚丽蓝图。
到2015年,初步完成大数据产业基础构架和配套功能,力争相关产业产值达1100亿元。到2017年,初步建成国内一流数据资源中心,提供较为全面和专业的大数据分析、挖掘、组织和管理等产业链服务,实现产值3000亿元。到2020年,大数据产业基地基本建成,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4500亿元。
“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完全符合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符合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的时代潮流,符合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保芳说,大数据产业的魅力不仅限于自身,更重要的是对其他产业的多米诺效应。“大数据产业无论运用到医疗、交通、旅游、金融等行业,还是应用到政府管理环节,都将产生巨大、难以置信的裂变效应。”
以贵阳市互联网金融业为例,基于大数据产业应用,贵阳市将现代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先后编制、出台《贵阳市科技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发展规划(2014-2017年)》、《支持贵阳市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设立专项资金,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业。
根据规划,到2017年,贵阳市金融业增加值将达375亿元,年均增长18%。金融业将成贵阳第三龙产业龙头,引领贵阳成为西部地区科技金融创新城市和互联网金融创新城市……
多彩贵州,在诸多有利要素的叠加下,以一种空前开放的姿态拥抱大数据时代;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当下,贵州抓住历史机遇,在转型升级与后发赶超的路上,找到了“大数据”这把开启未来的金钥匙。(责任编辑/蒋叶俊)
在生态文明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上,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曾许下诺言:“一年过后,且看我们交出的绿色成绩单。”
如今,一年之期已到。
碧绿的草地,满山的小树,微波荡漾的池塘……2014年7月11日,记者走进贵安新区的富士康第四代绿色工业园。
半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泥泞土地,荒草丛生。如今,在一片泛着绿色的土地上,三座现代化标准厂房点缀其间,宛如一副雅致的山水画。
践行绿色的诺言
“这里不像工厂,更像公园!”华尔街日报一名记者在富士康第四代绿色工业园感叹着。
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废水、废气的手机壳,环保易洁的水面镜,集节能照明、环境监控、安全监控于一体的路灯,玉米秸秆制造的无毒、可降解餐具,三秒检测农药及塑化剂的大气质谱仪……
在花样繁多的高科技产品身上,在产业园区的每个角落,处处洋溢着“节能、环保、生态”的气息。
摊开产业园效果图,其从南往北的逆时针布局暗藏玄机。“我们搜集了园区地理、日照、风向等大量相关数据并加以分析,发现区域内主导风向为南微偏向东。于是因地制宜,厂房按南北向逆时针旋转10度予以布置,无形中增加迎风面积,降低了通风、冷却成本。”对此,富士康科技集团副总裁吴惠峰显得很自豪,“这不仅是贵州大数据产业的一个基地,更是一个大数据应用的成功范例。”
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的建成,创下富士康项目在全国各地推进速度之最,也刷新了重大项目建设的“贵州速度”。
吴惠峰介绍,大数据产业需要很多、很大的大数据中心作支撑,其设备的运作将产生大量的热。因此,低成本的冷却方式是大数据企业降低成本、也是地方政府铺开大数据产业的重要性因素。
去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富士康在园区找到了一个垭口,常年风速2-3m/S,并在此建成了全球罕见的 “天然冷库”。该大数据中心冷库的建成仅花了8个月,效率之高相当罕见。
“相比传统的利用太阳能、风能来冷却,该天然冷库能节省900万度电,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400万公斤,植树464公顷。”吴惠峰说。
预计到2018年,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将实现500亿元产值,带动就业上千人。
富士康第四代产业园只是贵州践行绿色理念,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冰山一角。
2014年1月成立的贵安新区,肩负着“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内陆城市开放型经济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三大重任。因此,入驻园区的企业必须要具备这样的要素:“节能、环保、高新”。
贵安新区的大数据产业就像一块磁铁一样,引进了富士康、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等一批高新企业,逐渐形成了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开启了“绿色崛起”的时代征程。
“不是绿色的产业,一个也不要!”这不仅是贵安新区的承诺,更是贵州在绿色跨越路径的探索中的具体实践。
站在国际竞争前沿
“大数据将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促使各行各业决策智能化、操作简单化、效益最大化……”
世界知名公司麦肯锡预测,将来,大数据将给全球每年带来23000亿到53000亿美元的红利。仅到2017年,将有超过500亿美元的大蛋糕供世界分享。
对于这一切,《大数据时代》作者、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托似乎早有预测。而麦肯锡公司只不过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数字而已。
在7月11日云上贵州·大数据国际年会上,维克托·迈尔·舍恩是第一个发言的嘉宾。
在他看来,人类经历了漫长的三次革新浪潮: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而如今,人类却迅速卷入了第四次革命浪潮——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犹如一座新‘金矿,等待着在场的每一位去挖掘。”维克托·迈尔·舍恩的观点,引来一片掌声。
权威人士不止一个,同一个年会上,一位满头银丝的老人,刚一开口会场就变得安静异常。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也是大数据产业的力挺者。他说,“对于大数据产业的价值,用‘石油乃至‘金矿来形容,都不为过。”
“如今,发达国家纷纷利用大数据发展与应用索取新一轮制高点,国际IT巨头纷纷在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领域加强大数据产业布局,抢占先机。”邬贺铨说,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紧跟时代潮流。
“终于等来了大数据时代!”作为与会企业家代表,赛伯乐集团掌门人朱敏进一步阐释说,云计算、大数据作为一种新兴的IT运作模式,不仅能催生全新的产业链,吸引软件、信息服务业等相关上下游企业落户,带动信息技术硬软件业研发;同时将创造新的经济服务模式,带动现代金融业、制造业、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与“核聚变”。
当天,与会嘉宾共同成立了非盈利性的贵州大数据联盟,为成员单位之间搭建大数据研发与应用的广泛交流平台,共同解决联盟企业面临的技术与资源难题,保证大数据的科技成果快速有效转化,实现联盟成员合理分工衔接,促进自身发展,同时提升贵州省大数据产业整体竞争力。
“贵州大数据,是中国的大数据,也是世界的大数据。”朱敏的一席话博得满堂彩。下一步,联盟将发起成立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基金,为贵州大数据的国际化贡献力量。
大数据的多米诺效应
上世纪末的印度小镇班加罗尔,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快速发展高新电子产业。10余年后,班加罗尔一跃成为印度的希望之城,领衔“亚洲硅谷”和“软件之都”,成为美国“硅谷”为数不多的竞争对手。
“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成效初露端倪,目前签约项目150多个。”在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国际年会上,贵州省副省长王江平给嘉宾们带来了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7+N云”10月份基本能投入使用、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富士康示范工程、百度示范应用、电子商务物流示范基地、服务外包产业园等项目加快推进;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京东、华为、浪潮、华大基因、大唐移动、华唐教育等一批领军企业已经或者即将进入贵州……
中国西南腹地,云贵高原。贵州正在上演班加罗尔的奇迹。
“我们的大数据,不是引进几个产业项目,搞几个园区,凑点GDP就可以,而是要形成自身的造血功能,推动贵州经济持续发展。”7月11日晚,云上贵州·大数据国际年会高峰论道上,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陈刚如是说。
而在《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规划纲要(2014—2020年)》里,则描绘了这样一副绚丽蓝图。
到2015年,初步完成大数据产业基础构架和配套功能,力争相关产业产值达1100亿元。到2017年,初步建成国内一流数据资源中心,提供较为全面和专业的大数据分析、挖掘、组织和管理等产业链服务,实现产值3000亿元。到2020年,大数据产业基地基本建成,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4500亿元。
“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完全符合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符合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的时代潮流,符合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保芳说,大数据产业的魅力不仅限于自身,更重要的是对其他产业的多米诺效应。“大数据产业无论运用到医疗、交通、旅游、金融等行业,还是应用到政府管理环节,都将产生巨大、难以置信的裂变效应。”
以贵阳市互联网金融业为例,基于大数据产业应用,贵阳市将现代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先后编制、出台《贵阳市科技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发展规划(2014-2017年)》、《支持贵阳市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设立专项资金,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业。
根据规划,到2017年,贵阳市金融业增加值将达375亿元,年均增长18%。金融业将成贵阳第三龙产业龙头,引领贵阳成为西部地区科技金融创新城市和互联网金融创新城市……
多彩贵州,在诸多有利要素的叠加下,以一种空前开放的姿态拥抱大数据时代;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当下,贵州抓住历史机遇,在转型升级与后发赶超的路上,找到了“大数据”这把开启未来的金钥匙。(责任编辑/蒋叶俊)
在生态文明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上,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曾许下诺言:“一年过后,且看我们交出的绿色成绩单。”
如今,一年之期已到。
碧绿的草地,满山的小树,微波荡漾的池塘……2014年7月11日,记者走进贵安新区的富士康第四代绿色工业园。
半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泥泞土地,荒草丛生。如今,在一片泛着绿色的土地上,三座现代化标准厂房点缀其间,宛如一副雅致的山水画。
践行绿色的诺言
“这里不像工厂,更像公园!”华尔街日报一名记者在富士康第四代绿色工业园感叹着。
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废水、废气的手机壳,环保易洁的水面镜,集节能照明、环境监控、安全监控于一体的路灯,玉米秸秆制造的无毒、可降解餐具,三秒检测农药及塑化剂的大气质谱仪……
在花样繁多的高科技产品身上,在产业园区的每个角落,处处洋溢着“节能、环保、生态”的气息。
摊开产业园效果图,其从南往北的逆时针布局暗藏玄机。“我们搜集了园区地理、日照、风向等大量相关数据并加以分析,发现区域内主导风向为南微偏向东。于是因地制宜,厂房按南北向逆时针旋转10度予以布置,无形中增加迎风面积,降低了通风、冷却成本。”对此,富士康科技集团副总裁吴惠峰显得很自豪,“这不仅是贵州大数据产业的一个基地,更是一个大数据应用的成功范例。”
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的建成,创下富士康项目在全国各地推进速度之最,也刷新了重大项目建设的“贵州速度”。
吴惠峰介绍,大数据产业需要很多、很大的大数据中心作支撑,其设备的运作将产生大量的热。因此,低成本的冷却方式是大数据企业降低成本、也是地方政府铺开大数据产业的重要性因素。
去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富士康在园区找到了一个垭口,常年风速2-3m/S,并在此建成了全球罕见的 “天然冷库”。该大数据中心冷库的建成仅花了8个月,效率之高相当罕见。
“相比传统的利用太阳能、风能来冷却,该天然冷库能节省900万度电,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400万公斤,植树464公顷。”吴惠峰说。
预计到2018年,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将实现500亿元产值,带动就业上千人。
富士康第四代产业园只是贵州践行绿色理念,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冰山一角。
2014年1月成立的贵安新区,肩负着“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内陆城市开放型经济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三大重任。因此,入驻园区的企业必须要具备这样的要素:“节能、环保、高新”。
贵安新区的大数据产业就像一块磁铁一样,引进了富士康、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等一批高新企业,逐渐形成了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开启了“绿色崛起”的时代征程。
“不是绿色的产业,一个也不要!”这不仅是贵安新区的承诺,更是贵州在绿色跨越路径的探索中的具体实践。
站在国际竞争前沿
“大数据将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促使各行各业决策智能化、操作简单化、效益最大化……”
世界知名公司麦肯锡预测,将来,大数据将给全球每年带来23000亿到53000亿美元的红利。仅到2017年,将有超过500亿美元的大蛋糕供世界分享。
对于这一切,《大数据时代》作者、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托似乎早有预测。而麦肯锡公司只不过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数字而已。
在7月11日云上贵州·大数据国际年会上,维克托·迈尔·舍恩是第一个发言的嘉宾。
在他看来,人类经历了漫长的三次革新浪潮: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而如今,人类却迅速卷入了第四次革命浪潮——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犹如一座新‘金矿,等待着在场的每一位去挖掘。”维克托·迈尔·舍恩的观点,引来一片掌声。
权威人士不止一个,同一个年会上,一位满头银丝的老人,刚一开口会场就变得安静异常。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也是大数据产业的力挺者。他说,“对于大数据产业的价值,用‘石油乃至‘金矿来形容,都不为过。”
“如今,发达国家纷纷利用大数据发展与应用索取新一轮制高点,国际IT巨头纷纷在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领域加强大数据产业布局,抢占先机。”邬贺铨说,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紧跟时代潮流。
“终于等来了大数据时代!”作为与会企业家代表,赛伯乐集团掌门人朱敏进一步阐释说,云计算、大数据作为一种新兴的IT运作模式,不仅能催生全新的产业链,吸引软件、信息服务业等相关上下游企业落户,带动信息技术硬软件业研发;同时将创造新的经济服务模式,带动现代金融业、制造业、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与“核聚变”。
当天,与会嘉宾共同成立了非盈利性的贵州大数据联盟,为成员单位之间搭建大数据研发与应用的广泛交流平台,共同解决联盟企业面临的技术与资源难题,保证大数据的科技成果快速有效转化,实现联盟成员合理分工衔接,促进自身发展,同时提升贵州省大数据产业整体竞争力。
“贵州大数据,是中国的大数据,也是世界的大数据。”朱敏的一席话博得满堂彩。下一步,联盟将发起成立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基金,为贵州大数据的国际化贡献力量。
大数据的多米诺效应
上世纪末的印度小镇班加罗尔,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快速发展高新电子产业。10余年后,班加罗尔一跃成为印度的希望之城,领衔“亚洲硅谷”和“软件之都”,成为美国“硅谷”为数不多的竞争对手。
“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成效初露端倪,目前签约项目150多个。”在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国际年会上,贵州省副省长王江平给嘉宾们带来了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7+N云”10月份基本能投入使用、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富士康示范工程、百度示范应用、电子商务物流示范基地、服务外包产业园等项目加快推进;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京东、华为、浪潮、华大基因、大唐移动、华唐教育等一批领军企业已经或者即将进入贵州……
中国西南腹地,云贵高原。贵州正在上演班加罗尔的奇迹。
“我们的大数据,不是引进几个产业项目,搞几个园区,凑点GDP就可以,而是要形成自身的造血功能,推动贵州经济持续发展。”7月11日晚,云上贵州·大数据国际年会高峰论道上,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陈刚如是说。
而在《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规划纲要(2014—2020年)》里,则描绘了这样一副绚丽蓝图。
到2015年,初步完成大数据产业基础构架和配套功能,力争相关产业产值达1100亿元。到2017年,初步建成国内一流数据资源中心,提供较为全面和专业的大数据分析、挖掘、组织和管理等产业链服务,实现产值3000亿元。到2020年,大数据产业基地基本建成,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4500亿元。
“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完全符合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符合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的时代潮流,符合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保芳说,大数据产业的魅力不仅限于自身,更重要的是对其他产业的多米诺效应。“大数据产业无论运用到医疗、交通、旅游、金融等行业,还是应用到政府管理环节,都将产生巨大、难以置信的裂变效应。”
以贵阳市互联网金融业为例,基于大数据产业应用,贵阳市将现代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先后编制、出台《贵阳市科技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发展规划(2014-2017年)》、《支持贵阳市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设立专项资金,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业。
根据规划,到2017年,贵阳市金融业增加值将达375亿元,年均增长18%。金融业将成贵阳第三龙产业龙头,引领贵阳成为西部地区科技金融创新城市和互联网金融创新城市……
多彩贵州,在诸多有利要素的叠加下,以一种空前开放的姿态拥抱大数据时代;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当下,贵州抓住历史机遇,在转型升级与后发赶超的路上,找到了“大数据”这把开启未来的金钥匙。(责任编辑/蒋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