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收缩人类活动边界

2014-09-21本刊评论员

当代贵州 2014年21期
关键词:贵阳边界环境保护

本刊评论员

生态环境有边界,人类活动也有边界,如果人类克制不住冲动,肆意扩展活动范围,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当人类向着它所宣告的征服大自然的目标前进时,它已写下了一部令人痛心的破坏大自然的记录,这种破坏不仅仅直接危害了人们所居住的大地,而且也危害了与人类共享大自然的其他生命。”52年前,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她那本影响深远的《寂静的春天》中,描述了人类活动严重破坏环境的悲剧景象。

《寂静的春天》促成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时至今日,生态危机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研究与应对的重大问题。人们意识到,全球必须行动起来,共同致力于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扰乱了人类对自然生态抱有的敬畏之心,大肆攫取自然资源、对科技所释放的负面影响控制不力,人类利益边界扩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消耗资源存量的同时,人类的长远生存基础也遭到严重侵蚀。目前的普遍观点是,无节制消耗资源、扩大环境负债的发展方式,不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发表的《贵阳共识》指出,人类应给予自然足够的关怀和尊重,给予足够的休养生息,实现永续利用和永续发展,而不能一味索取资源、消耗环境存量。

《贵阳共识》给出了人类“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路径选择,其中包括必须加快绿色转型、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制度约束、各方共同努力、全球紧密携手等措施,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人心所向与长远目标。

撒切尔夫人说过:“经济的健康和我们环境的健康,是相互依存的。”所以“保护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另一种说法,就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从长期看并没有给经济发展带来沉重成本,生态保护实际上是在培育竞争潜力,而且这种竞争潜力的基本特点是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绿色无危害的品质保障。

其实,立足长远,可持续与绿色经济不是发展负担,在可预见的未来,与生态环境和谐共荣的清洁发展必定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要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生态文明源于对发展的反思,也是对发展的提升,事关当代人的民生福祉和后代人的发展空间。

以文明形态出现在人们视野之内的环境保护,更加需要发展进程的协调与融合。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球责任,需要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政策互补与力量融合。不同经济体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目标都是规范和限制人类的生产生活行为,还给自然环境良好面貌,树立合理边界意识,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平衡共进。(执笔:岳 振责任编辑/蒋叶俊)

猜你喜欢

贵阳边界环境保护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守住你的边界
高速通到我的家
“学”字的意义
找朋友
白居易写诗
有边界和无边界
OF MALLS AND MUSEUMS
人蚁边界防护网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