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尧的传奇一生从码头棒棒到石油大王

2014-09-21文梓光

城市地理 2014年1期
关键词:洋行匪徒美孚

文+文梓光

图+寒溪夜浣 文梓光

英文导读: The Maan Shan 56 in Nanan district, is a small Western-style building. It has been the head office of a famous international oil company in China. It is also a residence of a legend.

南岸区马鞍山56号,是一栋青砖绿瓦的小洋楼,造型精致典雅、中西合璧,既有西式的门楣,又有中国传统风格的房梁,小洋楼内部则是一派欧式风情,甚是豪华。这里曾是著名跨国石油公司“亚细亚火油公司”的中国总部,也是一位民国传奇人物的居所。

从棒棒之王到绿林匪首

1933年5月6日凌晨,一辆乳白色的奔驰豪华轿车正在重庆到涪陵的道路上颠簸前行。当汽车行进到涪陵郊外,路面被大树挡住,司机急忙刹车。轿车刚停,四周就响起了激烈的枪声,成群的青衣蒙面持枪匪徒,朝轿车蜂拥包抄过来,司机持枪象征性抵抗一阵之后逃之夭夭。紧接着,匪徒们强行把包括美国《通报》记者张伯伦、英国《黑桥通讯》副主编博纳德在内的3名乘客拖出轿车,抢掠一空后将其带走作为手中的“肉票”。

洋大人被劫持,这可不得了,当地军阀政府接到消息后十分惊恐,彻夜等待匪徒们的要求。次日,官员们终于等到了匪徒们的回答:“我们的老大丁尧被官军抓住,所以要绑架这批人来作交换。”

人们不禁会问?这丁尧是何许人也,为了救他,竟然闹出这么大的阵仗来?

丁尧,荣昌县人,16岁时随族叔到重庆讨生活。他最早在重庆作码头工人,虽身材矮小,但特别精悍。因讲义气、做事有主意,在朝天门码头工人里颇有声望,后来因数次聚众为码头工人讨要欠薪,被人们戏称为“棒棒之王”。1929年,丁尧因聚众打死恶意拖欠薪金的雇主逃出重庆,跑到涪陵一带扯旗做了土匪。

右页图:当时重庆的报纸常常刊登亚洲火油公司的各式广告。All kinds of advertisement about Asia oil companies were often been printed in newspapers

丁尧在涪陵地界上作风蛮横血腥,不像以前的团伙收点保护费,他总喜欢“进门自取”,吓得当地乡绅纷纷筑城垒堡。横行乡里数年后,丁尧在刘湘和刘文辉的军阀战争中被刘文辉收编,奉命“滋扰地方”,不慎失手被擒。手下的兄弟们溃而不散,最后只得想出个绑票洋人的妙招营救老大。

坐镇监狱,指挥若定

劫车事件发生后,时任重庆市长的潘文华坐立不安。他手里攥着“四川王”刘湘“外人在本境被绑架,此事关系重大”的电令,深知这种涉及洋人的大事,一旦处理失当,便是个丢官失职的结局。于是亲自担纲,敦促涪陵督军王中申 “应负全责”,命令他“赶紧设法营救,以免外事棘手。”就这样,一天之内,从刘湘军政府到重庆市长潘文华,再到涪陵督军王中申,层层下达了武力剿匪的指令,不能不说是雷厉风行、声势浩大。

然而,在重庆“打滚”多日的丁尧一伙深知王中申等人是虚张声势,哪里愿意就此束手被擒。因此,当王中申率部赶到这群匪徒的窝点追剿时,他们干脆把“肉票”推上前端,当作“护身符”。这样一来,北洋军谁敢贸然开枪,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这伙匪徒押着“肉票”自由自在地转移。

在监狱这头,丁尧得到消息也开始闹腾。他让狱卒传出话来,如果再继续追剿,匪帮就立即撕票。同时还提出,应由双方指定地点进行谈判。最初,丁尧不过是想用洋人换自由。后来看见官方急于营救洋人,遂以为奇货,把筹码不断加重。本着这样一种“指导思想”,不知道这位神通广大的土匪头子用了什么手段,竟坐镇监狱,遥控部下放出一名“肉票”,让他向北洋政府当局转达了三项谈判条件:1.不得派军队前往剿捕;2.必须释放丁尧;3. 必须委任丁尧为旅长,配发3000人的军备和军饷。

这条件等于是要挟军政府“招安”,承认土匪为正规军。当上述三项条件在报纸上披露后,舆论哗然。军政府虽忌惮物议沸腾,但此时“洋大人”又发话限期全数救出外人,两相权衡下,只能委婉暗示前线指挥王中申在涪陵与土匪谈判,且再三敦促:“时机万分紧迫,希望务必迅速办妥此事,届时全数救出外人,以免滋生事端。”

于是,涪陵城外一场颇具戏剧色彩的官匪对话就此展开。匪帮代表声称,他们有3000人,愿编为两个混成旅,并要求参与谈判的外国代表担保中央政府遵守其所依允的条件。不许政府有半点还价。王中申半推半就一番后,也打算就此答应,早早结案。

就在双方即将妥协的当口,事情又起了变化。此前重庆的许多匪帮见丁尧劫车得逞,还把官军玩弄于鼓掌,十分羡慕,纷纷花钱打通关节,希望拜拜“丁大哥”的码头。于是看管丁尧的监狱成了会客厅,各色人等通过种种渠道纷至沓来。

丁尧见大批土匪前来投靠,更加趾高气扬,感觉早前订下的3000人的名额已不够用。于是派人连夜赶到会谈现场,传达了新的“指示”: 军政府要委任丁尧为“建国自治军”的“招抚司令。”而且这个“建国自治军”将下辖两个旅,编制要达到6000人。

这下王中申不敢拍板,只好连夜赶回成都密商对策。结果,在刘湘的监督下,决定采取“武装调停”、以剿为抚”的办法。王中申撤军回涪陵,从重庆借调大批军队,又从成都调来3辆装甲车压阵,部署妥贴后,公开下达10条“围剿命令”,摆出非剿清匪徒,救出被掳人质不可的架势。同时严密监视丁尧,不许再有任何消息透出。

左右页图:亚洲火油公司的遗址保存完好,新旧照片差别较小。The building of Asia oil company preserved well in Chongqing

匪帮没了头领,立刻着了慌,军政府此时又打着“以剿为抚”的旗号,与匪徒再次展开了对话。经过再三的讨价还价,终于才达成了以旅为编制招安的结果。丁尧等匪徒在超额实现了劫车目的之后,兴高采烈地发表了“就抚释票”通电,表示他们从此一定感恩图报,为国效忠,赴汤蹈火,誓无反顾。后来这伙人热衷于吞并其他匪徒武装,再没和刘湘军政府作对。这个在监狱里还牛气轰轰的丁尧也越来越受刘湘赏识,后来竟被调派成都,掌握了不小的权炳。

川军“土伙”执掌英伦洋行

丁尧在川军系统里着实逍遥了几年,直到到30年代中后期,国民政府势力开始进入成都,情况又发生了变化。此时川军的老军阀们纷纷交权下台,有的成了寓公,有的漂洋海外,还有的更是莫名其妙暴死家中。丁尧自然不甘心落得如此下场。于是果断辞职,携多年收刮下的大笔钱财入主南岸区马鞍山56号,成为亚细亚火油公司在重庆的最大股东。

说起这亚细亚火油公司,可并非等闲的小洋行。它成立于1903年 7月,由英国壳牌石油和荷兰皇家石油公司联合罗特希尔德公司共同出资创办。1906年英国壳牌石油与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合并为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后,成为该公司垄断亚洲市场的销售机构。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煤油、汽油大量进入重庆,并取代沿用千百年的桐油、菜油照明,亚细亚火油公司便在其中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到丁尧入主时,亚细亚火油公司在重庆已成为与美孚、德士古洋行并列的三大火油垄断企业之一。丁尧入主后,对外多方游说,将三家洋行联合起来,以对付外来势力。1941年,上海一洋行初次运来重庆3000箱煤油,美、亚、德三家立即联合围攻,杀价七八个月,最终,该公司血本无归。

吓退了外地后,三家洋行开始热衷于互相竞争、倾轧。美孚行员工江维德后人介绍说,三洋行经过1941年的短暂联合后,曾相互达成一个市场划分协议:美孚和亚细亚各占40%,德士古占20%。但实际协议很快失去效用,各方企图独占市场,互设眼线刺探。

起初,美孚行占得上风,占据重庆柴油市场70%份额,压倒另两家。丁尧经多方打听,发现美孚暗地破坏协议,悄悄给客户七折暗扣。丁尧不待上海的总行批示,直接对客户许以六折暗扣,并付特别佣金,允许赊销。同时他颇有远见地预感到重庆用油量在未来的巨大提升,于是赌博般地购置了“渝光”“滇光”“黔光”“安澜”等4艘运油专轮增加运量。后又在唐家沱租用土地4.51公顷,修建了五六座大型储油池和高级职员宿舍,以安置新招募的千余工人。美孚柴油主顾纷纷转向亚细亚,两年内,亚细亚在重庆销售柴油80多万吨,抢占70%市场份额。

等德士古和美孚发现时,因在重庆储油设备不足,难以满足客户对用油量日益剧增的需求,眼睁睁看着丁尧的亚细亚一家独大,自己市场一点点失去,只能撤离。不过,这场三国演义并没有最后赢家,解放后,西南区石油公司派员清点接收了三家家洋行的财产。

此时的丁尧早早转移了财产,他携带大量财产赴泰国定居,又轻车熟路地创办泰油贸易有限公司,并获得美国“宾赛”名牌润滑油及西雅图“巴达”石油公司在东南亚各地的代理权。1975年,这个年逾八旬依旧活力旺盛的“老土匪”还主持建起了一座占地16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润滑油及油脂调和厂,最终成为了泰国最大的油脂供应商。

左右页图:亚洲火油公司的遗址常作为内景地拍摄过不少影视剧。Many films have been shooted here .

猜你喜欢

洋行匪徒美孚
老码头
只知有莫,不知有英”
地理还是历史
汉口沧桑
不能忍
捷成洋行:险中求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