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许鞍华:因为你是女导演,人家就要抬高你

2014-09-21王茜

博客天下 2014年22期
关键词:许鞍华萧红鲁迅

本刊记者 / 王茜

许鞍华:因为你是女导演,人家就要抬高你

本刊记者 / 王茜

一个人如果从小开始看艺术片,那种影响是不自觉的,也是不能阻挡的。以后不管他从事什么行业,这都是一个参数,他的美感、鉴赏力都会完全不一样。

——侯孝贤

你曾说“每个导演拍的作品都带有自传性”,《黄金时代》里的萧红跟你有没有相似的地方?你欣赏她什么?

我们都是搞创作的,我很想知道她是怎么面对创作、面对生活。我的“黄金时代”是我最快乐的时代,萧红在生活困苦的时期内心是快乐的,这已经算是她的黄金时代了。有一点反讽的意思。她看事物跟一般人很不一样,她内心的渴求跟勇敢比现在的人多,这跟时代不可分割。民国的时候外在压迫更多、更难,(人们)内在的自由却更大。现在这种精神力量好像有点发挥不出来,其实我们外在自由蛮大,而且生活蛮好的。如果这样比较,我们应该努力像萧红一样强大自己的心灵,勇敢一点。

萧红的情感经历曲折,你觉得跟她的性格还是环境有关?

在那个时代,女性脱离男性独立特别不容易,所以她有点被逼的成分,跟一个男人一起生活才可能有收入。我越拍(萧红)越迷糊,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最后爱不爱端木?我不知道,(可能)她自己都没想清楚。很多东西到最后其实是一个秘密。比如我拍《天水围的日与夜》,本来想解释为什么这个男人杀了全家,然后把错放在社会上,因为人人都说是警察没做好他的工作。我一直在找资料,可找到后面,真是不知道他为什么杀人。

因为是女导演,有不公正的评论或待遇吗?

老实说,人家看我的戏,我从来没觉得被委屈,至少之前在香港,影片被说好,我觉得他们都蛮公正的。我反而觉得近几年内地(从《天水围》开始)对我有点过誉了—因为这种戏比较少,因为你是女导演,人家就要抬高你。我不是故意谦虚,我觉得知道才不会太过忘形。其实只要我老实地把感受拍出来,传递给观众,就可以了,我没有刻意要教育观众。

作为一个香港导演,拍五四时期的作家,你的理解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一直在香港念书的人都觉得文艺的正宗是朱自清、老舍、鲁迅。我们虽然没有经过不见了的“十年”,可是理解不深入,对当时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我想通过做萧红的故事来好好拍一部关于艺术家的电影。

陈丹青先生说“自己越来越不懂中国了”,你有同感吗?

其实我现在不懂香港、不懂内地,也不懂外国。我小时候一直觉得文化上特别混乱,我念的是英文,但我不懂书里所写的东西,因为香港没有他们说的“大红公共汽车”、“英国下午茶”,教科书上的内容跟我们的生活没有关系。香港回归以后,社会的变动是那么剧烈,我追不上。我在追赶香港文化有点把握的时候,又要来内地拍戏了。到内地后,我更不懂了,所有的人都用网络去交流,包括了解一些大事。我不懂网络,我都不知道。可能我真是一个过时的人,我也无所谓,反正没有办法。我心态比较好,虽然还在工作,但不在斗争的漩涡里—人家觉得你年纪那么大,不会跟他们竞争。

听说你拍完《黄金时代》变成了鲁迅的粉丝,怎么看鲁迅?钱理群先生说“这个时代更需要鲁迅精神”,你同意吗?

对,应该学学他的迂回战术。他写的杂文能够针对时事,立刻做出反应,并且避过攻击。

有没有特别想合作但没合作成的演员?

我很想跟梁家辉合作,可是每次都请不到他,可能是档期的问题,也可能是戏份的问题。他的演技越来越好。

很多人认为郭敬明的《小时代》标榜物质主义,你觉得呢?

我看过《小时代2》,我觉得挺写实的。我不觉得《小时代》标榜了物质主义,因为物质主义本来就存在。当然郭敬明不是我的偶像,我的偶像是黑泽明。但他是成功的,电影就应该多元。

你是否觉得张艺谋的《归来》过于煽情?

我看了,倒没哭,他拍得挺好而且完整。演出的喜怒哀乐是有点太明显了,因为一般人的生活如果很写实的话,不会有那么多细微的抖动。可所有的人都这样演,是可以接受的,问题是低调一点可能更感人。

你曾说要想把电影拍得写实且有深度,“其中的关键在于把电影拍得不像电视剧”,是什么意思?

我越来越知道电视剧跟电影的分别,但依然觉得困难。因为你要把一段故事拍出来,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同时让人家看了觉得有所启发,这真的不容易。独特的东西不一定让人家接受,因为没人是傻子,大家都觉得自己的看法比较好,但是否真的好就很难说。

你认为什么样的电影算成功?你有几部电影观众很少。

有观众就是成功的。观众少也是成功的一种。

许鞍华 / 导演

猜你喜欢

许鞍华萧红鲁迅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鲁迅,好可爱一爹
萧红:不要在寂寞时做选择
许鞍华:年轻人失去了什么?
鲁迅《自嘲》句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
论许鞍华电影中的城市日常生活空间
许鞍华:中国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自觉继承者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玉观音》与别样许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