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研究综述
2014-09-21李智美苏飞
李智美 苏飞
摘要:当前,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已成为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其城市适应性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亟需开展的重要研究内容。目前对城市适应性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框架,缺乏完善的研究体系。未来,应在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生计资本视角的研究体系,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能力及加快市民化进程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生计资本;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8-0016-02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入城市。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以其特殊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高度重视与关怀,同时也凸显了农民工问题的新特征及探讨和解决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的迫切性。因此,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问题,不仅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而且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对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近年来,已有学者从社会排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视角对农民工城市适应性问题进行研究,但是关于城市适应性的概念、城市适应性的评价体系等问题尚未达成共识。在此背景下,笔者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的概念进行探讨,重点从生计资本视角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并对未来城市适应性研究的重点进行展望,旨在为完善城市适应性的概念框架和研究体系,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能力及加快市民化进程提供科学依据。
二、概念界定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
新生代农民工近年来成为在农民工研究中广受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最早由王春光提出,他将“1990年代开始外出打工的且年龄在25周岁以下的群体称为新生代农民工”。许传新将新生代操作化为28岁以下的农民工。雷勇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是年龄介于20-30岁之间的二代农民工。虽然不同学者在对新生代的具体界定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他们对其概念的基本理解是一致的。
(二)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的概念
“适应”一词来源于生物学,后来被逐步引入到不同的学科领域。在社会学领域,“适应”主要指“社会适应”,指个体的行为、观念方式随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而改变,以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杜萍等认为农民工的社会适应是指以农民工进入到输入地那一刻为研究起点,在输入地继续社会化以及基本完成城市社会化的过程。雷勇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是指其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后,不断调整自身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对城市社会认同的行为,使之与城市社会文化生活相融合,实现经济、文化与社会结构再生产的社会化过程和状态。江立华强调农民工从传统向现代、从乡土向城市、从封闭向开放转变的过程和变化以及由此所获得的现代性特征。朱力通过对部分农民工进行调查,发现其适应状况有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的三个依次递进层次。
三、生计资本视角下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研究现状
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大量的农民工流入城市,其城市适应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也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国内学者对此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从生计资本视角,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相关研究进展如下。
(一)社会资本
就社会资本来说,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工社会权利保障、社会融入度、社会网络等。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农民工进城受到不公平的社会待遇,城市对农民工来说实际上是“经济接纳,社会拒入”,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度依旧很低。由于缺乏正式社会关系网络的支持,青年农民工在社会保障方面缺乏话语权和知情权,很难完全地接受政府社会保障政策的保护;另一方面,户籍制度的限制,把农民工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之外,使得农民在就业选择权利、居住权利、子女受教育权利方面都受着种种限制,进而妨碍了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涌入城市务工的大批农民,逐渐脱离农村的行政体制,不属于原来的农村政治区域,但是由于现实原因,他们也无法被城市的行政体制所接纳,徘徊在一个令人尴尬的真空地带。长期生活在农村,使得农民工所拥有的个人社会网络只是一些基本的初级关系,比如亲戚、朋友。进入城市后,农民工的个人社会关系网络主要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包括亲戚、老乡、同学、朋友过程中的依赖群体。在这样的群体内部,关系成了联系相似者的纽带,它的维系主要是依靠群体内部的互动和相互之间的帮助和支持,但是由于长期处于城市非主流领域,农民工很难得到城市居民的认同和接纳,因此,他们的个人社会网络群体很难扩大。
(二)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的研究集中在农民工教育情况,健康医疗状况,年龄性别结构等方面。魏玉东等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程度有所提高,但就业范围仍以低技术含量为主,与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仍然较低,他们绝大多数外出前没有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不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规范;医疗卫生方面,农民工享受不到城市居民同等的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绝大部分农民工不上正规医院看病,大多选择自己买药治疗或去个体诊所。这些都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黎翔认为性别对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当其他变量得以控制之时,男性农民工比女性农民工能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农民工职业和劳累程度对其城市适应性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农民工的身体劳累程度与其城市适应性呈现正相关,即从事脑力劳动的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不如普通劳动者甚至是体力劳动者。
(三)物质资本
物质资本是农民工拥有的物质财富,以及周边的基础设施,是农民工发展的物质基础。韩玉梅指出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问题在大多数地方还没有被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和城镇住房建设规划之中,农民工居住状况普遍较差。首先,新生代农民工的年龄正处在青壮年时期,从事的工作大多属于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但长期住的地方较为阴暗、潮湿,卫生条件较差,对身心健康十分不利,长此以往,农民工的人际关系、行为规范极易被严重扭曲;其次,农民工现有的居住环境只能解决农民工的基本的睡觉和休息需要,这仅仅满足了低级需要,难以提升他们的技能和自身素质,他们的发展与进步不仅会受到限制,生产效率也会受到影响;最后,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区是相对独立的,这是因为他们大多集中居住在务工场所、城郊等,与城市居民住宅小区相互隔阂,他们极少也不愿与市民联系,因此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四)金融资本
金融资本中除了工资收入水平,获得信贷的机会、获得亲朋好友借款援助的机会都是其重要构成要素。虽然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收入增加,但仍然不具备与城市居民相当的生活水平。首先是农民工经济收入的增加与他们不断延长的劳动时间是成正比的,他们的工作时间明显地高出正常水平,许多人根本没有节假日,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远超8小时。其次是他们收人的增加是靠着不停歇地工作换来的,它们的劳动投入与报酬呈现出非均衡性。韩玉梅指出我国农民工工资长期以来处于偏低的水平,并且一度几无增长,国民经济发展和企业效益增长的成果,农民工没有分享到,虽然近年来由于政府促进平等就业、劳动力供求偏紧等因素,农民工工资有了较快增长,但总体上仍然偏低,同工不同酬的问题也明显存在。
(五)自然资本
自然资本主要是指农民拥有的耕地、水域等自然资源,近几年由于经济建设,大型工程等因素,农民的土地被征用,成为失地农民,被动地进入城市,这一现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调查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用土地转为非农用地,全国每年至少有300万农民成为失地农民,已成为很庞大的社会群体。尽管一些地区经济发展很快,农民失地后得到的补偿也较高,但有关调查显示,失地农民失地后生活水平下降,部分失地农民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保障无份、创业无钱”的群体,由此引发诸多社会矛盾。此外,国家土地使用管理法只有针对农民用地补偿的条款,但是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以及之后他们能否真正适应城市的生活,没有相关法律的保护。征地后,失地农民收入大大减少,支出又大大增加,这就导致了他们入不敷出的生活状态,这种情况很容易引发他们对自己经济生存现状的不满和焦虑,以及对认同感的负面评价。
四、结语
学界从生计资本视角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当前的研究上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当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城市适应性概念框架,缺乏完善的研究体系,使得这一方面研究的客观性较难保证,针对性的研究有待加强。目前许多学者对城市适应性的理解以社会排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单一视角为主,少有学者从综合视角对城市适应性进行界定;其次,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不同研究之间的联系没有得到深入的挖掘。
未来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强研究:一是逐步完善城市适应性的概念框架和研究体系。完善的概念框架和研究体系对城市适应性研究至关重要。未来应逐步建立统一的概念框架,构建基于生计资本视角的研究体系,不断增强城市适应性研究的科学性、系统性与实用性。二是加强研究成果的政策支撑作用。作为城市的弱势群体,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政治地位、生活状况和前途已成为社会争论的焦点,但该问题还远远没有达成共识,将他们纳入整个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体系中去的相关政策、制度亟待完善。未来,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研究将继续为国家和政府改造旧的城市管理体制,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提供科学依据,缓解社会对立和矛盾,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 朱冠楠,吴 磊.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文献综述[J].管理工程师,2010(6).
[2]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
[3] 许传新.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及影响因素分析[J].学术探索,2007(3).
[4] 雷 勇.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问题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2(12).
[5] 杜 萍,扬尚鸿.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性的影响因素探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6] 江立华.城市性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J].社会科学研究,2003(5).
[7] 朱 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6).
[8] 马莉莎,苏 飞,潘云新.农民工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2(28).
[9] 陶 菁.青年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研究——以社会关系网络构建为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09(7).
[10] 魏玉东,赵 勤,魏宏纯.辽宁省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7).
[11] 黎 翔.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分析——基于厦门市的调查[J].发展研究,2009(1).
[12] 韩玉梅.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2.
[13] 张大维.生计资本视角下连片特困区的现状与治理——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区为对象[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4).
[14] 刘 猛,袁 斌,贾丽静,申俊利.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以大连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1).
[15] 黄建伟,喻 洁.我国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研究——基于七省一市的实地调查[J].农村经济,2010(12).
[责任编辑:金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