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语言解读

2014-09-19李双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5期

摘 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诗人海子的抒情名篇,该诗语言虽看似朴素,却“暗藏玄机”,渗透着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及想要表达的独特情感。该诗被选入现行的北师大版高中语文课本中,教材上强调了此诗表达的是诗人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而诗作真正要表达的又岂止于此。本文将从语言的角度对该诗进行鉴赏分析,充分利用起本诗作为课文的功用,进而让学生们领略到海子诗歌的魅力、现代诗歌的魅力。

关键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语言解读

本诗写于1989年1月13日,两个月后,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诗人一开篇就宣布了,“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介词短语“从……起”的意思就是从某个时间点开始,此时间点之后的情况会较之之前的发生改变,而诗人想要发生转变的时间点定在“明天”,也就是“明天”之后,“我”要做一个幸福的人,言外之意就是“过去”与“现在”的“我”并不幸福。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与上一句形成了矛盾。作为一个现代人,他的“明天”却是一番古代农耕世界的景象,这是时间上的矛盾。同时也反映着诗人心态上的矛盾,虽然身处现代社会却畅想着回到自给自足的农耕时代,他想要的“幸福”是“桃花源”一般纯粹自由的精神世界。但他的这种畅想因为建立在不合理的时间上,所以注定不会实现。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诗人话外之音就是现在的“我”活得不够现实,只是活在自己的构建的理想世界里,这样的生活状态让“我”遇到了挫折,所以从明天起“我”也应该关心一下物质的世界,这是诗人在向世俗无奈地“靠拢”。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又是一处矛盾,“房子”是此节诗中的一个意象,象征着归宿,“我有一所房子”就是诗人想找到一个归宿,而这个归宿是“面朝大海”的,这实质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逃离,他想要背对陆地,背对他应付不来的尘世,这就意味着他放弃了他之前所“畅想”的那种生活。矛盾挣扎过后,诗人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选择了孤独。这种“面朝大海”的孤独、脱离现实的生活,也许在世人看来是“不食人间烟火”,但于“我”而言却是一种“春暖花开”般的幸福。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我”对现实生活的放弃,是得不到人们理解的,所以“我”将要告诉“每一个”“亲人”我是“幸福”的。一系列叙述所呈现的画面只是诗人独自一人的舞台:“我”努力地“通信”,努力地“告诉”,不停地做,不停地说——却没有亲人的任何回馈。诗人西川在分析海子自杀原因时曾说道,“他的生活缺少交流,即使在家里也是如此。他与家人的关系很好,同大弟弟查曙明保持着通信联系。但他的家人不可能理解他的思想与写作。据说在家里,他的农民父亲甚至有点儿不敢跟他说话,因为他是一位大学老师……”“亲人”是一个多么温馨的词,但诗人在他们面前得到的只是无声的冷漠,反衬出了诗人的落寞感,“告诉”的背后是诗人孤独的灵魂。

两处“每一个”指代不同。第一个“每一个”,是指每一个亲人,不止是和弟弟的交流,更希望是和家里的所有人。第二处的“每一个”,是“每一个人”,这里代指的是世人。

“通信”而非“写信”,“通”,一来一往,也足见诗人所渴求的来自家人的回应。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诗人在他熟悉的现实世界中得不到“温暖”,得不到“幸福”,所以他只能把目光投向了“山”、“河”、“陌生人”。通常,人们在取名字时会将所有真诚的祝福都寄托于名字之中,所以给“河”、“山”取名,实际是在对“河”、“山”的祝福。诗人将所有美好的祝福都给予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这是在寄希望于别人。我们在寄希望于人时,一般都是认为自己没了希望。所以诗人在“祝福”这个尘世的背后却是在表达着对无法适应的尘世的自己的放弃。颇有一种“得不到的,不想要了”的落寞的洒脱。

由对“亲人”冷漠的绝望到对“陌生人”真心的祝福,是诗人由“孤独”到“释然”的过度。这些“祝福”都与“我”无关,“我”注定是得不到这些了,而且“我”也志不在此,没必要再吝啬对你们的这些祝福。“我”并未在“尘世”获得幸福,所以祝愿陌生人可以在尘世获得幸福,言外之意自己要告别不幸的“尘世”,自杀的倾向在此已见端倪。“我”已一无所求,“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个“只”字更表现出了诗人无奈的豁达。

纵观全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出现了两次,虽都是这八个字,但细细品来却不尽相同。首节中,缺乏明显的主语,主语可能是“房子”,也可能是“我”。主语的模糊性隐含着诗人复杂的精神世界。此时诗人的情感还处于徘徊矛盾之中,诗人的内心既渴望面向世人,被世人接受,又无法摆脱纯粹精神世界的诱惑。末节中,明确加了主语“我”,很明确地强调只有“我”一人,由群体向个体的转换,其本身就弥漫着一种强烈的孤独感。

全诗在朴素的语言里呈现出了一幅幅“温馨”的画面,但其背后却是诗人孤独的灵魂。这也是一种反讽,这种温暖色调下笼罩的孤独更显苍凉与落寞,形成了强大的阅读张力。表面上看来诗中的“我”,温暖阳光积极向上,但实际情况是,他的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生活的种种磨难让他最终放弃了这个世界。

作者简介:李双(1990-),女,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