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
2014-09-19黄燕
黄燕
摘 要:本文通过对广州市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缺陷分析,探讨了职业实用性体育在高职院校的应用,为解决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在校体育教育与其今后职业脱节这一问题提供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职业实用性体育 高职院校 教学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提出要构建新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把切实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放在首要的位置。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工作,并同时强调职业教育改革要跟上社会步伐。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不仅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和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等方面起关键作用,而且在培养学生职业身体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职业实用性体育的内涵
职业实用性体育具有很强的职业针对性,依据其职业岗位要求的特殊身体素质,在发展学生的一般身体素质的同时进行其职业所需要的特殊身体素质、保健知识的体育课程。它既包含了体育基础课程,也包含了职业特殊身体素质、职业保健知识的教育、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及社会能力培养。苏联专家马特维也夫明确提出:“职业实用性身体训练是缩短掌握职业期限的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对掌握职业工作质量的一种保证。”由此可见,职业实用性体育的作用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是不容忽视的。
二、广州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缺陷分析
1.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资源严重匮乏
据调查,尽管广州地区部分的高职院校近年来对体育设施不断加大投入,体育场地、器材以及师资等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与改善。但是由于受广州区位特点、地方政策及其经济发展特点等因素制约,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场地、器材以及师资还是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存在很大的差距,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受到不同程度的束缚。
2.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大部分体育教师对于职业实用性体育还不够了解,高职院校领导对此也还不够重视,致使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力度不高。虽然广州地区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课进行相应的改革,但实质仍然是实施普通高等教育的“改良压缩版”体育教学。高职院校的体育课课程内容出现与社会生活脱节,没有职业针对性,过于注重学生的运动技能,教学方法陈旧,致使高职体育课程体系仍然处在待开发的状态。
另外,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为三年或五年,其中至少有一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职院校在加强工学结合,进行精品课程建设与专业课程建设时却忽略了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建设,造成体育课程的课时被严重压缩与占用。课外体育基本上与课内没有关系,致使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缺乏连续性和持久性。
三、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
1.职业实用性体育的教学模式
针对广州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缺陷,高职院校领导需要转变观念,重视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加强体育师资建设并提高其业务水平。根据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要求,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参考应用以下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1)“1+1”模式。现在不少院校重专业轻素质教育,专业课占据强势地位,体育课课时严重短缺。在这种情况下可在第一学期进行体育基础课或选项课教学;第二学期注重进行职业特殊身体素质训练,讲授职业保健知识,着力培养不同专业所需要的社会能力及职业核心能力。
(2)“渗入融合式”模式。在每次上体育课的时候,将职业实用性体育的教学内容渗透到体育课堂教学当中。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岗位工作特征,有针对性地加强其职业特殊身体素质训练和相关的实用性体育理论的教学。同时还可以融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比如增加一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体验式的活动项目。
(3)短期培训模式。通过一两周集中式的短期培训,对学生进行短期的实用性体育教学,使学生领悟到职业实用性体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运动和学习。
2.职业实用性体育的教学内容
根据各高职院校的场地器材、学制特点及教学周期等实际情况,可因地制宜地选择与职业岗位相关的职业实用体育锻炼内容。在此基础上可根据所设专业的岗位职业特点及其应具备的特殊职业体育技能将不同的专业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类。
(1)生产制造、维修与安装专业,需要有氧耐力、动作协调性、平衡能力、准确性、肩带肌、躯干肌和脚掌肌力量、注意力的专注性和手指灵巧性等特殊职业体育技能。可进行中长跑、器械练习、体操、健美操、拓展训练、球类运动、单双杠、越野跑、职业病预防纠正的矫正操等内容的学习。
(2)地质、农林畜牧专业,需要有躯干肌和脚掌肌力量、有氧耐力、抗缺氧能力、定向越野能力及野外生存能力的特殊职业体育技能。可进行中长跑、身体力量训练、足球、越野定向运动、户外拓展训练等内容的学习。
(3)计算机、法律财经专业,需要有手指灵敏性、反应速度、爆发力、动作准确性、腰背肌、肩颈部肌肉力量、抗挫折能力、沟通能力、防卫能力等特殊职业体育技能。需要进行助跑跳远、反应跑、地掷球、健美操、视力保健操、球类运动、跆拳道、散打、拓展运动、长跑、职业病防治方法等内容的学习。
(4)营销服务、导游、商务文秘、记者等专业,需要有体态美、身体本体感觉与平衡能力、下肢静力性耐力、复杂反应能力、抗挫能力、适应性、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应变能力、协调性等职业体育技能。需要进行形体与礼仪训练、体育舞蹈、韵律操、拓展训练等内容的学习。
(5)航空乘务专业,需要有体态美、腰背肌、下肢力量、抗眩晕能力、高空作业能力、急救、游泳等特殊职业体育技能。需要进行形体与礼仪训练、野外生存、游泳与救护、高空跳伞、急救知识等内容的学习。
(6)土木工程专业,需要有上下肢、肩带、躯干力量、肩背部力量、静力性耐力、平衡能力、灵敏性、协调性、高空作业能力等职业体育技能,需要进行身体力量练习、爬杆、爬绳、乒乓球、体操健美操、拓展训练等内容学习。
(7)驾驶、运输专业,需要有手指灵敏性、反应速度、爆发力、注意力的转换力、一般耐力、腰背肌和颈部肌肉力量等职业体育技能。需要进行器械练习、乒乓球、篮球、武术、听信息跑、跳、投等内容的学习。
(8)海洋及地质勘探专业需要有上下肢、肩带、躯干力量与耐力、有氧耐力、高空抗晕能力等职业体育技能。需要进行体操、哑铃、单双杠、球类、爬竿、野外生存、游泳与救护、越野跑、拓展训练等内容的学习。
在进行职业实用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注意根据不同专业的职业特点对人体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和伤害,选择“抑其过补其缺”的教学内容开展体育锻炼,如进行颈椎保健操、太极操、桌椅健身操等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及掌握有关职业病预防保健操,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能够很好地解决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与社会脱节这一尴尬问题,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使他们能从学校体育教学中获益终生。
参考文献:
[1]马特维也夫.体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
广州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