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评施坚雅模式

2014-09-19王乐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5期

王乐

摘 要:施坚雅模式是一种结构——功能分析模式,它的理论基础是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施坚雅模式主要包括市场等级体系理论和区域体系理论。

关键词:施坚雅;区域体系;市场等级

一、市场等级体系

他依据各市场在经济上体现的不同功能和作用,把它们分为:标准市场、中间市场、核心市场。其中标准市场为腹地内农民提供产品交换。中间市场“通常在流通网络中处于战略性地位,有重要的批发职能。”核心市场则是负责销售外来日用品和收集本地产品运往外地市场的终点。在理想状态下,一个标准市场包括内环六个自然村落,外环十二个村落;六个标准市场围绕一个中间市场,;六个中间市场围绕一个核心市场。

二、区域发展周期理论

以《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为标志,施坚雅运用中心地理论对中国城市研究提出了一个新观点:中国的区域各有其发展的周期,这种周期可以取代朝代周期作为分析中国历史结构的基础。他论述中国的城市并不构成一个单独一体化的城市体系,而是构成好几个地方体系,地区之间只有脆弱的联系。他按照河流系统从支脉到干流的层次,把中国境内无数细小的区域,由小到大依次结合并构成九大区域,这九大区域有不同的地理因素、气候条件以及独特的政治社会背景,中央政令对各区域总有轻重之分,朝代更替对其有不同影响。这就打破了传统上以政治边界划分中国的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城乡观念。

有一批学者对此模式持高度评价。在本书前言中说道:本书的贡献之一,在于它讨论了社会经济层级作为一种理论构架对于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的社会进程、社会交流和文化变迁的重要意义。施坚雅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打破了韦伯模式,同时对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式提出挑战。施坚雅看到了中国历史的复杂性,他认为在西方“冲击”之前,中国各地区已经存在明显差异,它们本来就不是均质的。中华帝国晚期的社会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影响,但那只能说明沿海地区的问题,中国广袤的腹地自身也萌生出了新的生活和生活方式,这些变革不一定在西方“刺激”下产生。一些中国城市的商业、手工业、交通与居民生活方式甚至比帝国时期的巴黎还要“现代化”。施坚雅模式打破了中西方社会发展中的对立,有助于进入中国内部进行细微具体的观察,它促使人们注意一些重要的分析单位,而不是像韦伯那样主要从制度与文化层面来定义中国的历史与社会结构。区域发展理论也改变了历史发展的定向性,避免中国研究领域那种全盘的、规整划一的标准和理论。

但任何一种模式都不是完美的。施坚雅模式还有以下一些地方需要商榷。

首先,施坚雅是以高店子(今成都东南郊区三圣乡高店子)为研究对象,证明其将附近村庄整合为一个基层市场共同体,后来发展为有名的三级模式,并由四川推及全国,提出有名的九大区域理论。四川由于其地理因素,在晚清时期依旧很封闭。而同一时期的江南地区则商业发达、贸易繁盛。据樊树志研究,江南在15—18世纪就已经进入早期工业化阶段,棉布、生丝已经走向国际性市场。长江上游、中游地区的粮食,长江下游的丝织品和棉织品,东南沿海的茶叶,岭南的铁器以及长江中游的瓷器,在这五个区域内流通量都比较大。施坚雅以中国内陆最为封闭且相对独立的四川省为研究原点,而没有考虑中国区域的多维性和复杂性。

关于施坚雅模式中的九大区域划分是否得当的问题。周锡瑞曾提出“凭经验就可以作出判断,该地区的南部边界与施坚雅的模式不太吻合。在华北尤其要以中心大城市北京、天津为主,在华北,黄河不能通航,贸易的主载体是大运河”,这使华北与长江下游两大区联系起来,采用对运河上流通货物的收税所属范围可知,“鲁南,起码黄河北道(1855年后)和运河相交接的地方处于镇江集货区之内”,故二者的界限应划在鲁南一带,而施坚雅将华北区域的界限划在淮河以南,因为这里是一个密度小的“边缘区”中心。周锡瑞还指出,华北中心地带大部分地区人口稠密,但除了大运河附近地区以外,那里几乎没有商业,交通工具主要是手推车;还有,这一中心地区的商业化程度要地于胶东半岛大部分地区,而半岛地区在施坚雅看来却是属于边缘地区。

作为西方学者的施坚雅要反对西方研究中国的范式,但也不可避免的陷入了西方的理论范式,把中国当成印证西方范式的素材。但是瑕不掩瑜,施坚雅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依然是学历史尤其是中国城市史的必读书之一。

参考文献:

[1]施坚雅主编,叶光庭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版

[2]陈倩:《从韦伯到施坚雅的中国城市研究》,《重庆大学学报》,2007年第13卷第3期

[3]王旭、赵毅:《施坚雅宏观区域学说论述——中国城市史研究的理论探索》,《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7月

[4]王芳:《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对中国学者的借鉴作用》《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7月

[5]刘招成:《施坚雅模式研究——美国中国学社会科学化的一个剖析》,华东师范大学2003届博士学位论文

[6]陈君静:《近三十年来美国的中国地方史研究》,《史学史研究》2002年第1期

[7]周锡瑞著,张俊义、王栋译:《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樊树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995年版

[9]史明正:《美国学者对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