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徐复先生的训诂思想推理思维和审慎论断
2014-09-19杨莼莼
杨莼莼
摘 要:徐复在《从语言上推测“孔雀东南飞”一诗的写定年代》中根据“语言中的词汇,它是最现实的,也是变化最敏感的东西”这一指导思想,对《孔雀东南飞》一诗的写定年代进行推敲。他在文中着重找出那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词语,采用“掐头去尾”的排除方式给出了成书于东晋这一论断。在其整个推导过程中,徐复的训诂思想、推理思维和审慎论断得到彰显。
关键词:徐复;训诂思想;推理思维;审慎论断
一、词语判定、综合考辨的训诂思想
《徐复的训诂思想》一文曾详尽地对徐复的训诂思想进行了罗列,主要有:文字、声韵、训诂相结合,训诂中注意方言、俗语词,注意研究民习、民俗,注意语言的时代性,注意比较语言学的方法,注意考古的新发现,注意校勘和注意版本。而成文于20世纪50年代的《从语言上推测“孔雀东南飞”一诗的写定年代》则突出地体现了“注意语言的时代性”这一原则,然而判定语言的时代也绝非易事,徐复先生在推导过程中的诸多细节值得学习。
1、特定语料的选取
若要通过词语的探究路径来断定作品的写成时代,就要找出某些具有时代特征的词语,因而仅仅从《孔雀东南飞》这首诗入手显然看不出任何端倪。既然学界已把界限敲定于汉末至六朝之间,徐复先生就使用了许多这一时期写成或体现这一时期语言风格的语料。史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古注:裴松之《三国志注》、李善《文选注》、郦道元《水经注》、张湛《列子注》个人著述:葛洪《抱朴子》、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与苏武诗》、桓宽《盐铁论》、刘义庆《世说新语》这些语料的选取是很用心的。首先,汉末、晋、六朝这几个节点都有所体现,将语言的纵向发展态势充分表现出来;其次,选取语料价值高的作为依据,比如在《文选注》方面选用李善注弃用五臣注、充分挖掘通俗性强的《世说新语》;最后,就是大胆使用新语料,比如《列子》托名列子、《与苏武诗》托名李陵,但它们都被考定成书于晋代,不影响作为语料的使用。
2、关键词语的把握
突出词语的作用并不等于每个词语都有极大的探究价值,那样的话就陷入了“草木皆兵”的窠臼之中。徐复先生就是从关键词语入手,找出说服力强的、能够反映时代特征的词语来加以分析,正如文中的一级标题所示的那样:“解释‘兰家女这个词语”、“几个与时代有关系的词语”、“几个被错误掩盖了原义和时代关系的词”、“几个有关称谓的词”。
3、民习词语的决断
这里所讲的民习词语就是指反映风俗人情的词语,基本涵盖了衣食住行用的各个方面。徐复独具慧眼地利用起东晋时期的称谓语,据其分析“姥”、“新妇”、“小子”均是晋代新起用的词语,这就排除了成书于汉末的可能,而“妇称夫为君,夫称妇为卿”则是晋代的风俗习惯。在这一排除、一肯定的过程中实现了学术判定,可见民习词语在古籍断代中起到非比寻常的作用。
4、综合考辨的运用
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往往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单一的、孤立的举证方式并不能让人全然信服,除去时代性词语这条路径,作为辅助工具出现的古韵、语法和避讳也是和好的探究手段,徐文将综合考辨进行了全面阐释。
二、完善、谨严的推理思维
判定一个作品的产生年代如同在历史长河中硬生生地截取其中的一段,前人既已大致判定《孔雀东南飞》大致在汉末至六朝之间,而我方又推测为东晋,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排除东晋以前和东晋之后这两个时期。徐复先生的思路也是如此,我形象地称其为“掐头去尾”,“掐头”即排除汉末,“去尾”即排除六朝。“掐头去尾”法最得意的应用仍属“兰家女”的“兰”字释疑,因其同类用法只出现在成书于晋代的《列子》中,且晋代之前和晋代以后都无此类使用,故果断地判定了成书时间。
另外,“语言史”是徐文出现的一个闪亮名词,也许现今学界对其已司空见惯,但在20世纪50年代就高瞻远瞩地提出这种纵向历时考察途径,无疑对训诂学的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学术论断的审慎性
徐复以语言为探究路径得出大量事实之后,又用古韵、语法、避讳加以作证,最后又--排除学界现存的几种说法。这种论证方式有理有据、谨严完整,使得最终结论中出现了“都应该肯定”、“谁也不容否认”等措辞强烈的字眼,体现的是昂扬的学术自信。于是,徐复先生又在收尾时提出“《孔雀东南飞》的修改和润饰问题”来声明自己的无暇顾及之处,避免了以后多余的学术争端。
结语:
徐复《从语言上推测“孔雀东南飞”一诗的写定年代》一文影响深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开创了通过语言特别是词汇来勘定古籍写成年代的学术探究新方式;二是提出了《孔雀东南飞》的完成时代为东晋。而他综合考辨的训诂思想、谨严科学的推理思维和审慎负责的学术论断则是不可多得的学术遗产,将指引着我们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参考文献:
[1]徐复.徐复语言文字学丛稿[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2]徐复.从语言上推测“孔雀东南飞”一诗的写定年代[J].学术月刊,1958年第2期
[3]黄建中.徐复的训诂思想[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7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