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高血压患者神经症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2014-09-19寇长贵史杰萍吴燕华艾立哲于雅琴王希林
周 婕,寇长贵,史杰萍,吴燕华,王 崇,艾立哲,于雅琴,刘 粹,王希林
(1.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吉林 长春 130021;2.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北京 100191)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全球分布广泛,病程较长,迁延难愈,具有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极大的思想和经济负担。流行病学调查[1]显示: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长,现患高血压约2亿人,大约每10名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高血压。此外,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愤怒、紧张和压抑等负性情绪。研究[2]显示:焦虑、抑郁、愤怒、紧张和压抑等负性情绪不仅降低了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影响了高血压的病情发展和预后,故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适应能力对高血压的防治及改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有文献[3]报道:高血压可引起各种类型的精神障碍,神经症是其中重要的一种。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是指一组精神障碍[4]。世界卫生组织(WHO)在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Tenth Revision,ICD-10,1992)中对神经症提出如下描述性定义[5]:神经症是没有任何可查明器质性基础的精神障碍。主要临床表现有过分的焦虑、强迫、恐惧和抑郁等精神症状和癔症性症状。神经症患者对疾病有相当的自知力,行为可以受到很大影响,但接受现实检验的能力并未受到损害,一般仍能为社会所接受,人格亦没有破坏。国内外对神经症的报道较多,但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神经症患病情况研究相对较少,故本研究以吉林省长春市社区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 《世界卫生组织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 表 》3.0 版[6](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 3.0,WHO-CIDI-3.0)为工具,调查高血压患者神经症的患病现状、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为高血压患者神经症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的选择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将长春市城市和农村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城乡分层进行分层抽样,分别抽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9家,再由社区医生电话预约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健康档案登记的全部高血压患者,共计1 216人。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并顺利完成访谈者共999人,完成有效问卷999份,有效应答率为82.15%,其中城乡比例为1∶1。调查时间为2011年7—9月。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一级及一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诊断患有高血压且病程超过1年者;年龄≥18岁,性别不限。研究对象排除标准:并发其他严重躯体疾病者,如脑卒中、糖尿病、肿瘤和甲状腺疾病等;有明确的精神疾病病史者;因躯体残疾而难以回答问题者。
1.2 调查工具与方法 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CIDI-3.0中各种神经症的诊断量表(包括广场恐怖症单元、特殊恐怖症单元、社交恐怖症单元、惊恐障碍单元、广泛性焦虑障碍单元、强迫障碍单元、分离性焦虑单元和神经衰弱单元)和心理社会因素筛查量表 [杨德森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LE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Jean Endicott生活质量与满意程度量表(Quality of Life Enjoyment and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Q-LES-Q-SF)]对研究对象进行一对一面访式调查。由WHO认可的CIDI培训中心的指导教师对所有调查员进行统一的培训及考核,调查员均为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访谈前对调查对象进行动员和告知后,调查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诊断标准与诊断方法 根据ICD-10中各种神经症的诊断标准,使用 WHO-CIDI-3.0提供的各种神经症单元的诊断程序对研究对象进行ICD-10诊断,若患有任何一种神经症亚型即可诊断为神经症。
1.4 质量控制 本研究严格按照设计的抽样方法进行抽样,确保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经考核后进行预调查,保证调查员之间在理解和操作上一致;调查员每天对收集的问卷进行审核,检查是否有漏项、错项,并及时采取补访措施;CIDI访谈统一采用CAPI系统,其他纸版量表采用EpiData 3.1平行双录入,建立数据库。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高血压患者各种神经症的患病情况采用终生患病率、12个月患病率和30d患病率3个指标描述;12个月患病率人群分布特征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对高血压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和心理社会因素进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将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2 结 果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完成有效问卷999份,其中城市500人(50.1%),农村499人(49.9%);男性 350 人(35.0%),女 性649人(65.0%);汉族960人(96.1%),少数民族39人(3.9%);年龄为21~95岁,平均年龄(61.3±10.9)岁;已婚817人(81.8%),其他婚姻状况182人(18.2%)。
2.2 神经症的患病情况 依据ICD-10中各种神经症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本次调查中高血压患者神经症的终生患病率为14.6%(146/999),12个月患病率为10.8%(108/999),30d患病率为7.9%(79/999),其中特殊恐怖的患病率最高,其他各类神经症的患病情况见表1。男性神经症的12个月患病率为7.14%(25/350),女性神经症的12个月患病率为12.79%(83/649),女性高血压患者神经症12个月患病率高于男性高血压患者(P<0.05);不同年龄组高血压患者神经症的12个月患病率不同(P<0.05);城市高血压患者神经症的12个月患病率为8.00%(40/500),农村高血压患者神经症的12个月患病率为13.63%(68/499),农村高血压患者神经症12个月患病率高于城市高血压患者(P<0.05);不同民族、不同婚姻状况和不同受教育程度高血压患者神经症的12个月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高血压患者不同种类神经症的患病情况Tab.1 Prevalence of different kinds of neurose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η/%)
2.3 高血压患者患神经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高血压患者神经症12个月患病率为结局变量,以高血压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家庭居住地、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吸烟情况、体质量指数(BMI)和患高血压年限]和心理社会因素(正性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简易积极应对、简易消极应对、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总社会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和总生活满意程度)共19个因素为暴露因素,进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的性别、年龄、家庭月收入、家庭居住地、负性生活事件、简易积极应对、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总社会支持和总生活满意度与高血压患者神经症的患病有关联(P<0.05),其他因素均与高血压患者神经症的患病无关联(P>0.05)。将上述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引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的年龄、负性生活事件、简易积极应对和生活满意度4个因素是高血压患者患神经症的影响因素。60~69岁和≥70岁 年龄组的高血压患者患神经症的风险较<50岁年龄组小,OR(OR95%CI)分别为0.412(0.216,0.784)和0.308(0.139,0.683);患神经症组高血压患者的负性生活事件总分高于未患神经症组患者,OR(OR95%CI)为1.010(1.003,1.017);患神经症组高血压患者的简易积极应对总分和生活满意度总分均低于未患神经症组高血压患者,OR(OR95%CI)分 别 为 0.670(0.454,0.989)和0.934(0.896,0.974)。见表3。
表2 高血压患者神经症12个月患病率的人群分布特征Tab.2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12-month prevalence of neurose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表3 高血压患者神经症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Tab.3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eurose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3 讨 论
3.1 高血压患者神经症的患病水平 精神疾病患病情况调查时,常用的患病率指标有终生患病率、12个月患病率和30d患病率。终生患病率(lifetime prevalence)是指调查对象中,一生中患有研究疾病者所占的比例;12个月患病率(12-month prevalence)是指调查对象中,在过去12个月内患有研究疾病者所占的比例;30d患病率(30dprevalence)是指调查对象中,在过去30d内患有研究疾病者所占的比例。
本次调查采用 WHO-CIDI-3.0作为调查工具,依据ICD-10诊断标准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神经症的诊断,结果显示:本次调查中高血压患者神经症的终生患病率为14.6%,高于1993年全国七地区流行病学调查[7]的神经症患病率(15.11‰),也高于2005年广东省深圳市一般人群神经症流行病学调查[8]的神经症患病率(13.35%);其中特殊恐怖的终生患病率最高,为10.4%,高于辽宁省城乡居民焦虑障碍流行病学调查[9]中特殊恐怖的终生患病率(3.80%),也高于河北省流行病学调查[10]中特殊恐怖的终生患病率(10.48‰)。可见,高血压患者是神经症的高发群体,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人们一经查出高血压便过分关注病情的变化从而引起焦虑,也可能是由于某些医生知识掌握不全面或者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有意夸大病情,误导患者,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紧张,从而诱发神经症。
3.2 高血压患者患神经症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中将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因素分为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活事件、简易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程度5个方面。一般人口学特征中,年龄是高血压患者神经症的影响因素之一,60岁以后随年龄增加神经症的患病率降低,与李宁等[9]研究结果一致。
有研究[11]发现:应激和应对方式与疾病密切相关。应激生活事件总分越高反映个体承受的精神压力越大,负性生活事件引起的变化会产生应激,危害人体健康,其分值越高,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越大。本研究结果显示: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大会增加高血压患者患神经症的风险。除应激外,应对方式也与疾病密切相关。应对是心理应激过程中重要的中介因素,不同的应对方式能够引发不同的应激反应水平,应对不当则会加重应激反应[12],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积极应对能够降低高血压患者患神经症的风险。
此外,生活满意程度越高,患神经症的风险越低。因此,对高血压患者除采取降压治疗外,心理护理干预也是十分必要的。有文献[13]报道:心理治疗对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和降压有重要影响。杨淑琴等[14]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干预后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药物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更为明显。王德平等[15]也对高血压患者心理治疗的效果做过类似研究,结论与杨淑琴等[14]的结果一致。此外,有研究[16-18]发现:对存在焦虑情绪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联合降压和抗焦虑治疗较单纯降压治疗疗效显著提高,并能改善患者左心室肥厚。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神经症的患病率较高,应引起医务工作者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应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在高血压的防治过程中要重视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努力提高其生活质量,积极改善预后,这对高血压乃至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均具有重要意义。
[1]刘力生,王 文,姚崇华,等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1):11-30.
[2]蒋群英.门诊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其护理干预对策 [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11-613.
[3]桑德春.高血压病的心理治疗 [J].现代康复,2001,5(12):10-14.
[4]郝 伟.精神病学 [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5]WHO.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 [M].中文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6]寇长贵,谢 冰,史杰萍,等.在校大学生强迫性神经症现况调查 [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5(2):384-388.
[7]李淑然,沈渔邨,张维熙,等.中国七个地区神经症流行病学调查 [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31(2):80.
[8]张毅宏,胡纪泽,胡赤怡,等.深圳市神经症流行病学调查 [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7):866-867.
[9]李 宁,姜 潮,刘 辉,等.辽宁省城乡居民焦虑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2):179-181.
[10]高良会,崔利军,栗克清,等.河北省特殊恐怖性神经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7):1451-1452.
[11]Karaiskos D,Mavragani CP,Makaroni S,et al.Stress,coping strategies and social support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 prior to disease onset:a ret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 [J].Ann Rheum Dis,2009,68(1):40-46.
[12]钟 霞,姜乾金,吴志霞,等.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压力反应对医务人员应对方式的影响 [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5):560-562.
[13]贾 坤,王明生,杜秀丽,等.心理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疗效的影响 [J].中国医药导刊,2008,10(3):444-445.
[14]杨淑琴,张泽萍.老年高血压心理干预的疗效分析 [J].中国实用医药,2013,8(8):244-245.
[15]王德平,昂永贵.老年高血压心理治疗效果80例观察分析 [J].中国医学创新,2012,9(6):27-28.
[16]周艳红.抗焦虑治疗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降压疗效及左室肥厚的影响 [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0):79-80.
[17]范 利.高龄高血压防治的现代观念 [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1):21-23.
[18]程庆砾.高龄老人降压治疗 [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33(3):200-202.